风号浪吼:狂风在号叫,波浪在怒吼。形容风浪大,叫声响。
【设计意图: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去开展教师指导,能及时发现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有重点地进行指导,能更有效地巩固学生对字词的掌握。】 三、再读课文,理清段落。
1.先按自然段阅读,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按“潮来之前”“潮来之时”“潮来之后”划分段落层次。
2.请按作者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课件出示9)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介绍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自然段):潮来之前,作者观潮的时间、地点及观潮人的心情。 第三段(第3、4自然段):潮来之时,作者听到的声音和看到的景象。 第四段(第5自然段):潮过之后江面上的情景。 全文也可分为两段。(课件出示10)
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第二段(第2—5自然段):写观潮的经过。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观潮的过程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可以使学生了解作者的观察顺序,掌握课文的整体脉络。同时,提供两种分段方法,提倡学生对课文的多元化理解。】
四、合作交流,反馈检查。 1.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3.继续搜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资料。
【设计意图:通过搜集资料,是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了更深的了解。】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11)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面画“√”。
霎时(shà sà) 屹立(qǐ yì) 人声鼎沸(dǐnɡ tǐnɡ) 二、看拼音写汉字。
cháo tóu zhú jiàn dùn shí kāi kuò ( ) ( ) ( ) ( ) 三、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到句中的括号里。 宽阔 辽阔
1.我家门前有一条( )的街道。 2.我们的国家地域( ),物产丰富。 平静 宁静
3.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 )。 4.海滨的夜色多么( ),多么美丽! 【答案】
一、shà yì dǐnɡ 二、潮头 逐渐 顿时 开阔 三、1.宽阔 2.辽阔 3.平静 4.宁静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知。 1.出示词语:(课件出示13)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漫天卷地 霎时 屹立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教师:这些词语是描写钱塘江大潮来临场面的成语,让我们根据它们想象一下画面吧!
2.播放课件中潮来时的声音(课件出示14)
教师:听!这是什么声音?你听到了什么?(学生自由说)
【设计意图:课件中播放潮来时的声音,将学生带入到情景之中,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调动起了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那么潮来之前又是什么景象呢?(板书:潮来前:风平浪静 人山人海) (学习第2自然段段,体会:平静、人山人海) 2.深入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钱塘江大潮。
(1)教师:潮来时的壮观景象,课文中也有描写,现在请你认真默读课文3、4自然段,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钱塘江大潮这一“天下奇观”写具体的?可以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感受深的语句,还可以在旁边做批注。 (学生边默读,边画批)
(2)小组内交流,边读边想象,把你感受到的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大潮来临时的壮观景象,体会作者的心情,受到感染和熏陶,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带入了文本当中,实现了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 (3)全班交流,深入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以下内容:
①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课件出示15)
【设计意图:通过句子的对比,让学生充分地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言,感受课文中的精彩描写,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并且在不断地朗读比较中,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把语言文字的训练真正地落到实处。】
教师指导:闷雷的响声是怎么样的?(低沉的)“轰隆隆”这个响声,作者用哪个词来形容?(闷雷滚动)指导读好这句话。
重点体会:人声鼎沸教师:怎么沸腾的,能表演一下吗? 学生表演:跳着叫着,挥手喊着:潮来了,潮来了
教师:刚才的场面可以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人声鼎沸,人们说话的声音就好像开了锅的水一样。(课件出示16)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阅读其他作家对潮来临时的文字,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
教师总结:潮来时的声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从课文中找出来吧!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课件出示17)
理解“水天相接”的意思(看图片指出位置)。
看到白线出现时,人群有什么反应?这个场面可以用哪个词来形容?(人声鼎沸)指导朗读。(课件出示18)
②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重点体会:横贯江面、形成一道两丈多高的水墙,同学们,这时你们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带着激动的感情读。 读到这儿,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面对这么壮观的潮水,你还有什么样的心情?吃惊、惊喜
体会两丈多高的水墙,引入范仲淹的诗句: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课件出示19) 【设计意图:播放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观,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身临其境之感,教师及时地抓住学生情感体验的高峰,引导学生体会不同的人观看钱塘江大潮之后的不同感受,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地理解进一步深化】 ③比较句子(课件出示20)
ɑ浪潮越来越近,犹如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B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C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小组讨论:体会潮来时声音之大,形态之壮观。) (板书:形状:一条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
指导朗读:多精彩的语句呀!我们来比赛,看谁把雄伟的气势给读出来了。要读出潮水越来越有气势的样子。
个人准备后指名读,评价后小组赛读,最后齐读。
【设计意图:把第2自然段和第5自然段进行简略处理,可以使学生能找准课文重点,防止学生学习内容过多,抓不住要点。】
(4)引入文字资料:钱塘江大潮来临时,另外一位作家这样写到:(课件出示21) 潮头已经带着雷鸣般的声响铺天盖地的来到眼前,后浪推着前浪,前浪引着后浪,浪拍着云,云吞着浪,云和浪绞成一团,水和天相撞在半空,好象千万头雪狮踏江怒吼,乱蹦乱跳,撕咬格斗你撞我,我撞你,一起化为水烟细沫,付之流水,波涛连天,好象要和九天银河相汇,大浪淘沙,好象要淘尽人间的污染,潮水腾跃,好象要居高临下,俯瞰风云变幻的世界。 自己读,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5)播放视频。(课件出示22)(快看,钱塘江大潮来了!) 你有什么新的感受?假如你是一个游人,你会怎样赞叹?
教师:同学们,请闭上眼睛想:成千上万的游人来到钱塘江观潮,这观潮的人山人海当中有老人,有小孩,有中国人,有外国人,有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有国家元首,有胆大的人,有胆小的人,有走遍世界的旅游者,也有很少到外面的乡下老奶奶,他们看到了这伟大的钱江潮,会发出怎样的赞叹?(教师随机采访学生)
(6)教师:是啊,不论是谁,当看到了钱江潮的壮观景象后,无不发出赞叹。请你把自己的感受送入课文之中再来读一读。
(7)同学们,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潮来时的情景的呢?(板书:顺序:远—近) 3.潮过后,还能称作是奇观吗?
(学习第5自然段:重点体会“漫天卷地”“风号浪吼”等词语)(板书:潮来后: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