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版教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5 16:51: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设计意图:图表的对比让学生一目了然了解课文。】 三、研读课文,体验作者情感 1.默读课文,完成填空。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的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课件出示5)

2.根据表格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看到的 感受的

密密麻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第一次 从前 家乡 麻的星

星 星群密

三年仿佛和朋友

第二次 南京 布的蓝

前 对话

天 第三次 如今 海上

半明半仿佛睡在母昧的星 亲的怀里

(课件出示6)(板书: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3.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况和感受会不同?

(明确:之所以不同,是因为随着作者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星空的观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着星天……母亲的怀里似的。”母亲的怀抱总给人以温馨的,表达了依恋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和我谈话一样。”表达了与星之亲密,投机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着那许多……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写出了海上望星的无比舒心、安详和陶醉的感受,以及与星的知心之情。)

4.看着满天的繁星,“我”获得了怎样的乐趣?根据句式练习说话。 看着满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件出示7)

5.文章之所以让我们愿意一读再读,是因为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你能找出来并读一读,品一品吗?

(大部分精彩语句在第3节,再读第三节,回味、感悟、交流。) (出示关键句) 比喻句——

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

(这句话将“我”眼睛模糊时所见的无数星星摇摇欲坠的情态,比作“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十分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种朦胧的美、梦幻的美。)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拟人句。(课件出示8) 拟人句——

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依次从触觉、听觉、幻觉的角度写出了海上柔美、静谧和奇妙,营造出童话般的意境,给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使读者受到强烈的感染。)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仿写排比句:

我们的生活是 的,是 的,是 的。(课件出示9) 教师范读,指导朗读。 四、总结仿写,拓展作业 1.总结:

作者在课文里写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为了表达他对星天的酷爱,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板书:热爱大自然 向往美好生活) 2.仿写:(课件出示10)

师过渡:在作者的笔下,繁星点点,胜似仙境,美妙无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为文章既有对星空真实的描绘,也有作者自己丰富的联想,这种写法就叫作虚实结合。模仿课文的写法,按照句式也写一段这样的话。

渐渐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见___________,我仿佛听见__________,我觉得_________________。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寻找虚写景物的句子。 (2)学生找出这些句子后进行赏析,并按要求写作。 (3)大组交流汇报自己所写的句子。 3.拓展。

(1)我们和作家巴金一同体验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们还从作家那儿学到了许多方法,收获真不小。其实,我们看过自然界许多事物,像太阳、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样那样的感受。现在我们就用刚学到的作家写事物的方法再进行一次语文活动,“看大海(月亮、太阳、蓝天……)”看谁写得快,写得精彩。 (2)画一幅星空图,并写上几句话。(课件出示11) 【设计意图:将写法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板书内容:

4 繁星

从前 家乡 仿佛回到母亲的怀里 热爱大自然 三年前 南京 仿佛和朋友对话 向往美好生活 如今 海上 仿佛睡在母亲的怀里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件出示12、13/14) 一、在带点字的正确读音后画上“√”。

半明半昧(mèi wèi) 坠落(duì zhuì) 二、根据意思写词语。

1.又多又密(多指小东西)。( ) 2.抬头看。( ) 三、仿写句子。

1. 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

虽然…然而……: 2.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

是 , , 。

四、读“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的怀里了。”想画面。

想画面: 【答案】

一、mèi√ zhuì√ 二、1.密密麻麻 2.仰望

三、1.春风虽然有些凉意,然而没有了冬天寒风的刺骨。 2.冬日的阳光是明亮的,是温暖的,是亲切的。 四、略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篇文章最动人之处在于它语言的美、意境的美,而朗读是最直接也最能体现这种美的。因此教学时教师的范读必不可少,通过反复的练习以及平时积累的基础,在课堂上我的范读比较成功地引发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教师→作者一下子产生了共鸣。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中的范读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不足之处: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要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课堂教学时间显得略微紧张,因此让学生自主交流、表现的的机会较少,同时,对于作者写景写感想的写作手法引导的也不太到位,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有所改进。 【教材分析】

《繁星》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巴金1927年去欧洲途中写的一篇游记,课文按时间顺序紧紧围绕繁星展开描写,描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发了由此产生的种种感受,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享受。 【作者介绍】

巴金(1904~2005),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1904年生于四川成都。建国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作协上海分会主席,上海文联主席,《收获》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中篇小说《憩园》,《寒夜》;散文集《保卫和平的人们》,《友谊集》,《随想录》;散文、小说、特写集《新声集》,《赞歌集》,还有不少短篇小说、童话、杂文等。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这篇文章选自巴金的《海行杂记》。1923年,19岁的巴金和三哥毅然冲破封建家庭的樊笼到了上海、南京,考入东南大学附中补习班。在学习期间,参加了一些社会活动,著名的“五卅”运动对他的影响较大,他的民主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1927年1月15日,他乘法国轮船“昂热号”离沪赴法,卫惠林同行,先后同船的中国学生计9人。他去法国是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进一步研究无政府主义理论,考察欧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2019新版教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kehw3jmo885bn78arf2570pk9t7uz00b56_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