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训:强身、笃学、励志、创新
——桦南县第六小学校训解读
校训是学校的一种精神,更是学校长期积累沉淀下来的一种文化,是一所学校的传统办学理念和办学宗旨。校训是学校精神风貌的象征,是学校办学育人的追求,也是学校校园文化个性的鲜明标识。它往往给师生传统的熏陶,品位的传递,奋斗的激励,甚至一生的影响。桦南县第六小学的校训是“强身、笃学、励志、创新”。这八个字包含着那些内容呢?
“强身”——是指强壮的身体。它寄托着人类的美好愿望,是积极工作和学习的力量保障,故列为我校校训之首。强身健体,展示、张扬着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人生追求,是一种大众文化。强身,是合适营养造成的生理上的健康状况的反应,更是人积极锻炼的结果,是营养和人生态度的结合体。我们横江小学一直坚持“强身”理念,十分注重师生的课间锻炼、课外活动的锻炼。打乒乓球、篮球、课间跑、课间游戏等活动已蔚然成风,积蓄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办学以来,每次参加全县竞技体育比赛,都能进入前八名。我们也希望师生一如既往地用“强身”理念激发爱校、爱教、爱学的情怀,充实在校生活。
“笃学”—— “笃学”一词出自勤学《论语·泰伯》。“笃学”的“笃”是笃实、笃厚(深厚)的意思,强调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学问。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如果不能专心致志地去学习,那是肯定学不好的。我们希望我们的学生笃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风,终身受益。他们将来无论从事哪个岗位的工作,都面临着知识更新,与时俱进的问题。笃学是做到与时俱进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学校的老师有一种爱讨论、爱争论的学术学风氛围。我们也希望我校教师能坚定不移地去学习,能耐得住寂寞,在精神和知识上多充实自己。“笃学”包含着时间上的概念,体现了学无止境的终身学习思想。我们把“笃学”作为校训,能够更加坚定师生的学习信念、兴趣、热情,也希望全体师生携手共建一个笃学的学习型校园。
“励志”——励志是做学问、成才的前提和保证。古人云:“志当存高远。”“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有志者,事竟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立志者,为学之心也;为学者,立志之事也。”可见,励志和笃学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治学环节。人因为有了远志的支撑点,他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有力量焕发出蓬蓬勃勃的生命活力,他的智慧才得以进一步开掘,他的情感才得
以进一步丰富,他的意志得以进一步坚定。抱负极大,志向极远,它所产生的力量就会令人惊异和震颤。古有励志求索之例。屈原在《离骚》一文中写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祖逖闻鸡鸣而起舞;司马迁忍重辱而著史;匡衡凿墙壁而“偷”光??励志事例举不胜举。厚重的历史赋予我们励志奋发的精魂,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我们振起搏击长空的翅膀。
“创新”——“创”是指创始、首创。创新就是首创前所未有的事情,想出新办法,建立新理论,开创新局面,做出新成绩。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创造性是二十一世纪人才必须具备的品质。我们教师担负着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的重任,就要全面推进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造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个学校,要创新,作为教师要不满足现状,积极投身教研教改,不断摸索、探求高效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业绩。作为学生要多动手、善思考,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争取有新发现、新发明。师生在教与学中就要有所为,为他人不敢为,开辟学校新局面,曾经取得的成绩要保持,曾经没取得的成绩要突破;创造学校新特色,曾经没办过的事要去干,要敢干,做出新项目。当然,我们的管理更要创新,要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宽松和谐的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