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
2010-2011学年汽车设计试卷(B)卷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整备质量: 指车上带有全部装备(包括随车工具、备胎等),加满燃料、水,但不包括货物以及乘员时的整车质量。
2、离合器后备系数: 离合器所能传递的最大静摩擦力矩与发动机最大转矩之比。 3、悬架静挠度: 指汽车满载静止时悬架上的载荷Fw与此时悬架刚度c之比,即fc=Fw/c。
4、前轮垂直线:通过左、右前轮中心,并垂直于地面的平面,在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投影线。
5、比能量耗散率: 单位衬片摩擦面积的每单位时间耗散的能量。
二、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国标规定:单铰接式客车不应超过( B )。
A、17m B、18m C、19m D、20m
2、膜片弹簧分离指数目n常取为18,大尺寸膜片弹簧可取( C ),小尺寸膜片弹簧可取12。
A、20 B、22 C、24 D、26 3、法规规定,乘用车的比功率应为 ( D )kW/t。 4、汽车主减速器齿轮的常用材料为 ( A )。
A、18CrMnTi B、45Si2Mn C、60 Si2MnA D、40CrNiMo 5、货车转向盘从中间位置转到每一端的圈数不得超过( C )圈。 A、1 B、2 C、3 D、4
6、与单级主减速器相比,双级主减速器在保证离地间隙相同时可得到大的传动比,io一般为( A )。
A、7 ~ 12 B、8 ~ 13 C、9 ~ 14 D、10 ~ 15
7、中间轴式变速器第一轴上的齿轮外径,和壳体前壁轴承孔的尺寸相比,( C )。
A、前者大 B、一样大 C、后者大 D、不一定哪个大
8、钢板弹簧常采用( D )和减少表面脱碳层深度的措施来提高钢板弹簧的寿命。 精品文档
A、不大于4.0 B、不小于4.0 C、不大于4.8 D、不小于4.8
精品文档
A、回火 B、渗碳 C、氰化 D、表面喷丸处理工艺 9、j=0.6g,制动初速度为100km/h时,乘用车盘式制动器的比能量耗散率宜不大于( D )W/mm。
A、1.8 B、2.8 C、4.0 D、6.0
10、两套独立的驱动制动器的管路,当其中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完好的管路应保证汽车制动能力不低于没有失效时规定值的( B )%。 A、20 B、30 C、40 D、50
三、比较题 (每空1分,共8分) 1、同步器的比较: 体积(大/小) 转矩容量(大/小) 2、钢板弹簧和扭杆弹簧的比较: 单位质量储能量(大/小) 应用(大客/轻客) 小 大客 钢板弹簧 大 轻客 扭杆弹簧 锁销式同步器 大 大 锁环式同步器 小 小 2
四、判断题 (每小题1分,共6分)
1、在国标规定的汽车分类中,最大设计总质量超过5000Kg的载客车辆应属于N2类。( X ) “M3” 应为 “N2”
2、发动机缸数越多,后备系数β选得越大。( X )正:β选得越小
3、汽车的轴荷分配是指汽车在空载或满载运动状态下,各车轴对支承平面的垂直负荷,也可以用占空载或满载总质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
4、所谓传动轴的临界速度就是当传动轴的工作转速接近于其固有振动频率时, 即出现共振现象。 ( X )
5、悬架设计师可通过选择悬架纵倾中心位置来获得预期的抗前俯效果。(√ ) 6、 悬架动挠度直接影响车身振动的偏频. ( X )“动挠度” 应为 “静挠度” 。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五、问答题 (每题8分,共56分)
1、 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乘用车有何优点?(以下每点2分,答对4点即得8分) 答:1)前轴负荷大,转向性能好;
2)越障能力强;
3)车内地板凸包低,提高乘坐的舒适性 4)行李箱大
5)散热良好 6)操纵机构简单
7)易改装成客货两用车或救护车 8)发动机横置时,构造简单,质量轻
2、说明要求十字轴万向节连接的两轴夹角不宜过大的原因都是什么? 答:原因是夹角过大会引起:(以下每点2分)
1)振动:动力总成支承振动和悬架弹性元件振动
2)冲击和噪声:与输出轴相连齿轮的冲击和噪声和驾驶室内的谐振噪声 3)滚针轴承寿命下降 4)降低传动轴的疲劳强度
3、膜片弹簧工作点最佳位置应如何确定? 请画草图说明。
答:新离合器在接合状态,膜片弹簧工作点B一般选在凸点M和拐点H之间,且靠近或在H点处,λ变化不大。(4分) 图(4分)
4、为什么中间轴式变速器的中间轴上齿轮的螺旋方向一律要求取为右旋,而第一轴、第二轴上的斜齿轮螺旋方向取为左旋?请绘图说明。 答:1)斜齿轮传递转矩时,要产生轴向力并作用到轴承上。(2%)
2)在设计时,力求使中间轴上同时工作的两对齿轮产生的轴向力平衡,以减小轴承负荷,提高轴承寿命。(2%)
3)右图为中间轴轴向力的平衡图,轴向力Fa1和Fa2可相互平衡,作用在中间轴齿轮上的圆周力Fn1和Fn2同样可以相互平衡。(2%) 精品文档
1B
=(0.8~1)λ
1H
,使摩擦片在最大磨损限度△λ内压紧力
精品文档
图(2%)
5、第一级为锥齿轮,第二级为圆柱齿轮的双级主减速器有哪三种常见布置方案?各有什么优缺点?
答:有三种布置方案:纵向水平布置、垂向布置、倾斜布置。(2分)。
1)纵向水平布置:可降低质心高度,但使驱动桥纵向尺寸加大;用于长轴汽车可稍减传动轴长度,用于短轴汽车会增大万向节的夹角。(2分)
2)垂向布置:使驱动桥纵向尺寸减小,可减小传动轴夹角;但∵主减速器壳固定在桥壳上方,∴增大垂向尺寸,且↓桥壳刚度→对齿轮工作不利。适用于贯通式驱动桥。(2分)
3)倾斜布置:则对传动轴布置和提高桥壳刚度有利,但不显著降低质心高度和减小传动轴夹角。(2分)
6、以纵置钢板弹簧悬架为例说明轴转向效应。为什么后悬架采用钢板弹簧结构时,要求钢板弹簧的前铰接点比后铰接点要低些?
答:轴转向效应是指前、后悬架均采用纵置钢板弹簧非独立悬架的汽车转向行驶时,内侧悬架处于减载而外侧悬架处于加载状态,于是内侧悬架缩短,外侧悬架因受压而伸长,结果与悬架固定连接的车轴的轴线相对汽车纵向中心线偏转一角度,对前轴,这种偏转使汽车不足转向趋势增加,对后桥,则增加了汽车过多转向趋势。(4%)
使后悬架钢板弹簧前铰接点(吊耳)比后铰接点(吊耳)低,是为了使后桥轴线的偏离不再使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的趋势。由于悬架钢板弹簧前铰接点(吊耳)比后铰接点(吊耳)低,所以悬架的瞬时运动中心位置降低,处于外侧悬架与车桥连接处的运动轨迹发生偏移。(4%)
7、设计悬架时,应当满足哪些基本要求?(以下每点2分,答对4点即得8分) 答:1)具有足够的行驶平顺性 2)合适的衰减振动能力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3)良好的操纵稳定性
4)制动或加速时,保证车身稳定,减少车身纵倾,转弯时车身侧倾要适当。 5)良好的隔声能力。
6)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7)可靠地传递力力矩,满足质量小的同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寿命。
精品文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