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题… … … … 号…场答线考…… … … … … 要 … … … … … 不… 名…姓…订 … … 内… … … … … … 级线…班………装封………………密…………………………
江苏省靖江市实验学校2013届九年级语文第一次课堂练习试题(无答案) 苏教版
试卷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30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guī宝。她音韵kēng锵,yì扬顿挫;她形体端庄,优美典雅;她含意丰富,引人xiá想。那一个个汉字在语言大师的点化下,或清新隽永,或慷慨激昂,或疾风骤雨……让人沉醉不知归路。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是 (2分) ( ) A.近期,反映我市文艺节历程的大型专题片《花开卅年》已进入影像资料的搜集和拍摄阶段。 B.仰望天空的大雁,不由想起刘禹锡的两句诗:“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C.昨日,绿化工程公司的苗木基地内,工人们正在培育“国庆菊”,准备国庆期间布置街头。 D.下雨了,不少人打了伞,红的、黄的、绿的、蓝的……饰着各种图案,远看,仿佛翩翩的彩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是(2分) ( ) A. 现在恰逢车市“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店里的多款汽车销量都不错,比去年同期略有增长。但记者在现场看到,销售日系车的多家店面门可罗雀....。这与日本“购岛”事件有关。 B. 班里不良现象已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严重影响同学们的学习。 C.游览了“三峡人家”景区,游客没有一个不感叹:这儿真是一个世外桃源。.....
D.泰州市区公交车万人拥有量仅为4.39标台,公交出行分担率不到5.5%,且运营时间较短,候车耗时过长,百姓对公交的不满也与日俱增....。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11分)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
②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并怡然自乐。 ③ ,望峰息心; ,窥谷忘反。 ④日星隐耀, ;商旅不行, 。
⑤而或长烟一空, ,浮光跃金, ,渔歌互答,此乐何极! ⑥日本策划“购岛”事件是别有用心的,用《醉翁亭记》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
⑦当你读到陆游忧国忧民的感人故事时,你一定会联想到《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吧,这两句话是: 。 5.名著阅读。(5分)
(1)《格列佛游记》作者是 (国籍)18世纪杰出的著名讽刺小说家和政论家 (人名)。(2分)
(2)这部名著的主人公格列佛游历了哪几个国家?请至少说出两个。(1分)
(3)请用自己的话概述一个给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故事情节(2分)
6.专题与综合实践活动。(6分)
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六十二华诞,为了反制日本非法购买钓鱼岛,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学校将开展“热爱家乡,歌颂祖国”的爱国主义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请你按照以下几个活动内容和要求完成所设计的题目。
【活动一:名句征集】九(1)班班长为了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想在同学们中征集“爱国名句”,你提供的爱国名句是(1分)
【活动二:热爱家乡】 电视节目已成为推广普通话的一个重要平台,但最近不少地方台却推出了一些方言类节目,如“方言说新闻”、“我爱靖江话”等,你如何看待这些节目。(3分)
【活动三:我抒我情】下面是一首歌颂祖国的诗歌,请仿照示例学些几句(2分)
每个人都是旗手, 每一座高山都是旗座,每一棵大树都是旗杆;每一个人都是鼓手,每一寸土地都是鼓面,每一次心跳都是鼓点;每一个人都是歌手,每一条江河都是琴弦, ;每一个人都是舞者,每一缕春风都是喜讯, 。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共60分)
(一)古诗词阅读(6分)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注】宋高宗建炎三年时,金兵南下,攻入江西,一直深入到造口。作者在赣州任江西提点刑狱时路过造口,想起当年人民的苦难,写了这首词,题在墙壁上。 7.阅读辛弃疾的词,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直接抒发对中原沦陷区的深切怀念的句子是: (1分)
(2)“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两句写得十分含蓄,耐人寻味,请分析这两句诗用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深刻含义。(3分)
座位号
(3)说说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8——11题。(共14分)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②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③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④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⑤退之暇,被鹤氅( chǎng ),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⑥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新建小竹楼记》)
注释:①椽:chuán 椽子,架在屋顶承受屋瓦的木条。②比屋:挨家挨户③吞:容纳。④丁丁: zhēng 形容棋子敲击棋盘时发出的清脆悠远之声。⑤公,是王禹偁(chēng),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⑥胜概:佳事,美景。
8.加点文言词语释义(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文言实词的意思。(4分)
①比屋皆然 ②被鹤氅 ..
③第见风沙水鸟 ④ 亦谪居之胜概 ..9.下列各句中的“以”和“以其价廉而工省也”中的“以”用法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嘱予作文以记之 B.祭以尉首 ..C.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D.扶苏以数谏故 ..10.用“/”标出下边句子的一处朗读节奏。(1分) 手执《周易》一卷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
(2)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2.这篇文章是王禹偁被贬黄冈时所作,他被贬后过着怎样的生活?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具体事例。这是怎样的生活态度?(3分)
(三)阅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戏曲》,完成12-14题(共10分)
①中国戏曲在世界剧坛上独树一帜,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 ②首先,中国戏曲强调神似,强调写意。戏曲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与现实生活的形态是不同的,它是对现实生活的提炼和加工,是变其形而传其神、写其意。戏曲一般不用布景,..
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舞台上此刻可以是书房,
但剧中人一转身,舞台就可以变为花园,甚至可以变成千里之遥的另一地点。由此可见,戏曲舞台的空间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写意性地虚拟出来的。这样,戏曲就可以自由灵活而又连贯流畅地表现无限广阔、瞬息万变的空间,也就可以十分自由地表现极其丰富复杂的生活事件。而西方戏曲强调摹仿,造成了西方戏剧的写实观念,主张运用布景按照生活的样子确定空间,亦即舞台上所表现的生活和现实生活形态是相同的或相似的。
③中国戏曲的情节有时也是写意性的,如二将相斗几个回合,便可表示千军万马的一次复杂的战斗,甚至只要吹奏一个曲牌一场宴会便已结束。
④在表演方面,戏曲中有许多虚拟的动作。《打渔杀家》中肖恩父女划船,舞台上只有桨而没有船,但却给人以划船的真实感觉。难怪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1935年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表演此剧赞不绝口呢!
⑤还有,中国戏曲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戏剧形式,中国戏曲包含着诗、音乐、舞蹈、雕塑、美术、建筑等各种艺术因素,也包含着诗、词、曲、赋、散文、小说等各种文学成分,这些因素在音乐节奏的指挥下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⑥再有,中国戏曲具有很高的传统技艺性。演员的念诵、吐字、行腔、哭、笑、身段、动作,都有高度的技巧,处处讲究形式美。可以说,中国戏曲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和典型代表。 (选自《中国戏曲文学史》,齐鲁书社。有改动) 13.阅读全文,说说中国戏曲“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美学特征”体现在哪三个方面。(3分)
14.简析“戏曲一般不用布景,舞台上代表什么空间,可以通过演员的表演随意而定,自由变化”一句中“一般”一词的表达作用。(3分)
15.第④段中写布莱希特看梅兰芳的表演有什么作用?(4分)
(四)阅读鲁先圣的《读书是风雅乐事》一文,回答15-17题。(共10分)
①我十分钦佩杨绛先生关于读书的观点: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请高明,和他对质。
②把读书看成了拜师访友,是那种没有任何功利的读书,优雅而闲适。如果我们真的能够像杨绛那样去看待读书,把读书当做是去拜访高人名流,那读书就纯粹是一件风雅乐事了。 ③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读书却没有这份风雅的。读书是为了寻找黄金屋、千钟粟和颜如玉的,因而就要头悬梁、锥刺股。这里,读书是为了入仕博名的,读书的快乐当然就荡然无存了,反而让人生出几分胆怯和畏惧。今天我们中的许多人,多是借读书之名,取利禄之实,读书不过是一种装潢而已。
④林语堂认为读书的主旨在于摆脱俗气。黄山谷说不读书便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说的
题 ……………………………………… 有些过头了。淳朴的乡村农夫目不识丁,并未见其面目可憎,但是说读书摆脱俗气,使人优雅,倒是确切的。
⑤读书的目的有很多,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读书会使人生充实,读书会让我们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