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机房选址原则
基站设置关系到无线网络效果、全网通信质量以及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此在基站选址时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
(1)充分考虑基站的有效覆盖范围,使系统满足覆盖目标的要求; (2)在话务密度较高的区域设置基站时,应在满足覆盖指标的前提下,根据系统可用无线带宽及未来1-2年话务增长的趋势,使得在1-2年内,只需增加基站的载频数量,而不对基站数量做较大调整就可满足容量需求;
(3)充分利用现有局站站址和其它通信资源;新建TD-LTE基站,要首先考虑与现网GSM或TD-SCDMA基站同址设置;基站的选址要考虑现有的传输条件,优先考虑有自建传输或便于自建传输的点;
(4)基站的选址要考虑将来的可扩展性,机房应具备适当的面积,便于扩容和新加其他系统;
(5)应考虑其他系统的干扰因素,保证必要的空间隔离;
(6)基站站址宜选在交通便利、供电可靠的地方;不宜在大功率无线发射台、大功率电视发射台、大功率雷达站和有电焊设备、X光设备或产生强脉冲干扰的热和机、高频炉的企业或医疗单位附近设站。
(7)远离加油站,至少保证:油量:<50m3间距:>12m;油量:50~1000 m3间距:>15m;油量: 1000~2000 m3间距:>20m。
(8)站址不应选择在易燃、易爆的仓库和材料堆积场,以及在生产过程中容易发生火灾和爆炸危险的工业、企业附近。基站尽可能避免设在雷击区。
(9)严禁将基站设置在矿山开采区和易受洪水淹灌、易塌方的地方。 (10)基站站址不宜设置在生产过程中散发较多粉尘或有腐蚀性排放物的工业企业附近。
(11)当基站需要设置在飞机场附近时,其天线高度应符合机场净空高度要求,并且需经相关部门批准。
(12)高压线附近设站时,通信机房应保持20米以上的距离,铁塔离开高压线距离必须在自身塔高以上。
(13)铁塔内缘至铁路线路中心水平距离不小于塔高(含避雷针长度)加3.1米。
2、 施工及验收规范 1.1土建和装修设计
1、承重设计
租赁机房和楼面简易机房必须经过荷载承重设计;
楼面简易机房、楼面铁塔(支撑杆、增高架)建设、楼面机房电池、主设备摆放位置,必须事先经过设计院进行承重勘查设计确认,设计院须出具《基站机房荷载承重报告》后,方可进行基站建设;
2、地质勘探
一体化基站、土建机房、地面简易机房、落地塔、通信杆基础在设计之前,必须对进行地质勘探;
地质勘探单位按框架合同要求的期限内出具站点的地质勘探报告,供建筑设计院作为设计依据;
勘探的孔数及范围由设计部门通过设计图纸(图纸上附勘探范围照片)提出,同时要求勘探单位把机房及杆塔位置的土层厚度、地下水情况等测试出来,并编入勘探报告。
3、土建设计内容
主要包括:土建机房的全套设计(含地面排水沟);地面简易机房基础、楼面简易机房基础(必要时,如若业主特殊要求、屋面坡度较大时)、挡土墙等设计;铁塔或通信杆、8米及以上超高支撑杆、8米及以上美化支撑杆等的基础及钢结构设计(通信杆钢结构设计除外)。
4、无线工艺图中配套装修设计(电气安装照明设计)内容
机房内装修(改造)的图纸:示意机房装修(改造)内容,例如墙面粉刷、地面砖铺贴、拆迁砖墙、新开孔洞、封堵门窗等;示意机房尺寸,通常要求机房必须有足够的空间高度,以便于安装机架、走线梯和布放电缆。一般要求机房净高≥2.7m。为了方便扩容,机房面积要求足够大,一般要>15m;
配套设备的平面布置:示意AC屏、避雷器、室内地排、室外地排、空调(包含空调室外机安装位置、铜管路由及铜管长度)等配套设备的安装位置;
室内电气安装、照明示意图纸:示意机房内所有用电、照明线路的敷设、日光灯、插座、开关的安装位置,各部位连接线缆线径及工程量(含空调室内机到
2室外机线缆);
施工图设计应指导施工,准确反映实际安装数量、规格、位置和工程量。 1.2装修(租赁)机房施工要求
1、内墙要求
内墙线灰要平整,墙面要洁白,用乳胶漆或ICI 粉刷,墙面无污迹、无霉斑。墙壁不得有裂痕、缝隙或污迹,不得有脱落,达到不透风不渗水的效果。
2、外墙、天面要求
对已经有渗漏迹象和可能发生渗漏的墙体或天面进行内外部的防水预处理。保证5年保修期内不发生渗漏现象。
3、空洞封堵
施工单位进场开始施工,原则上首先用塑料布包扎拖布将卫生间便器、地漏及室内的下水管道封堵严密,防止倒灌,严禁任何人使用(空调排水处除外),并做好防鼠、防蛇、防蜂、防虫的措施。
4、封窗
封窗应无裂缝,无渗水现象。具备条件的,要求用砖或铝扣板、铝塑板封窗; 如果业主不允许封窗,贴遮光纸、用玻璃胶密封。遮光纸应完整无起边现象,不透光,平整不起泡。
5、机房门、门槛
机房门要求安装甲级钢质防火防盗门、外开;砌筑100mm 高防水门槛,三面粘贴大理石;门框、窗框和屋内地脚部分不得使用木质材料。机站房屋内有内门的,也必须要换成钢质防火防盗门。
6、地板砖、踢脚线
地砖面层表面洁净,色泽一致,接缝均匀,无空鼓,周边顺直,板块无裂纹,掉角、缺棱等现象。地砖宜采用水磨石或耐磨砖,不能采用水泥地面;
装修机房如原机房已有踢脚线则沿用,如需重新装修则按土建机房要求施工。
7、吊顶及机房内管线构件处理
当机房层高较高大于1.5m或存在需隐蔽的构件时,可以采用吊顶,吊顶材料一般采用彩钢板,彩钢板厚度不小于100MM;
如机房内有管线构件(例如消防管、风槽等)时,原则上需要拆除,如无法拆除,则必须进行封堵。
8、机房电气照明
机房的主要光源应采用荧光灯,荧光灯数量一般应不少于4 盏(满足照度要求);
矩形灯具的边缘应与顶棚面的装修直线平等,灯具对称安装时,其纵横中心轴线应在同一条直线上,偏斜不应大于5mm。日光灯管组合的开启式灯具,灯管排列整齐,其金属间隔片不应有弯曲扭斜等缺陷;
照明及空调电缆应使用线槽布防,不得沿走线架进行布放、绑扎; 插座、开关牢固端正,位置准确,四周无缝隙;器具表面清洁,灯具内外干净明亮;
插座电源不应与照明电源同一回路;高度为距地面300mm; 照明开关距地面高度为1.4m,距门框为0.2m;
配电箱安装位置准确,部件齐全,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零线经汇流排连接,无绞接现象;箱体油漆完整。内外清洁,箱盖开闭灵活,箱内接线整齐,配电箱进线口需增加防刮护套保护,回路编号齐全、正确。 1.3一体化基站
1、一体化基站基本要求 (1)组成及特点
包括通信塔、机房和配重系统,其特征在于通信塔固定设置于配重系统上,由几段的塔段构成,其底部与配重系统做刚性连接,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整个基站组装方便灵活,无需现场焊接,全部采用螺栓连接,塔体和基础一体化设计,整个杆塔工程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建设。
(2)机房
由金属波纹板及夹芯板整体焊接组合而成,其内部可安装通信系统设备、交直流配电、蓄电池、温控设备、及其他配套设备,能为内部设备正常工作提供可靠的机械和环境保护。
机房使用钢板加绝热材料方式时,基板厚度不小于1.2mm,应选用隔热性、强度及稳定性、防火性较好的绝热材料,传热系数应不大于0.021W/ (m22K)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