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割玻璃而出的,应用专用铜管套口套好,同时用相应颜色的防晒纸粘好,已损坏的玻璃应及时更换。
(6)应用专用铜管夹将铜管固定牢固,尤其应固定好室外部分。 (7)铜管的保温包扎应注意匀称,避免出现一凹一凸的现象。 4、排水管部分
(1)排水管的安装及空调机组的防水首先应按照安装手册或说明进行施工。 (2)排水管的布置必须注意美观,原则上应同铜管一起包扎加套管穿墙。 (3)排水管的连接部分必须使用标准水管附件,以确保连接口不漏水。 (4)排水管必须与基站的排水管,孔相连,直接将冷凝水排出基站。 (5)排水管的材质应符合要求。支、吊架数量符合要求(间距不大于0.6m)固定可靠,并应做防腐处理。
5、空调的其他要求
(1)空调搬运、运输要求:禁止翻滚;室外机不能倾斜超过45度;堆放时注意室内外机朝上的方向,不要倒放;搬运时请注意轻放。
(2)噪音的说明:基站用2匹~5匹空调机,室内机噪音不大于48分贝,室外机噪音不得大于58分贝。 1.7室外走线架
1、材料:室外走线架材料可使用热镀锌、不锈钢或铝型材,且必须满足强度要求,一般采用L40*4的热镀锌角钢制作,镀锌厚度要求不少于65微米,走线架宽度不小于40CM,横担间距不小于80CM。
2、走线架应稳固、结实,安装部放保持横平竖直。
3、室外走线架及过桥的位置宜低于馈线窗下沿不少于100mm,走线架与塔桅的连接端应不高于与机房的连接端。
4、走线架上相邻固定点之间的距离不能大于 2 米。
5、焊接采用对接焊做电气连接;焊接处要求必须双面焊且焊缝必须饱满,所有焊接点必须进行除渣、防锈、防腐处理,焊接长度镀锌扁钢为大于宽边的2 倍、且要求三边围焊,圆钢为直径的10 倍。
6、室外走线架(或槽道)必须有可靠接地。 1.8普通支撑杆(8米以下)制安
(1)支撑杆使用材料根据设计文件为指导执行,一般主杆材料宜采用结构用优质碳素无缝钢管,规格不小于Φ76*5;斜撑材料宜采用Q235B角钢,规格不小于L75*4。
(2)支撑杆材料焊接应采用E4300~E4313焊条,且满焊施工。
(3)支撑杆构件制作完成后必须做热浸镀锌处理,一般要求构件厚度不小于5mm时镀锌层厚度须不小于86μm,构件厚度小于5mm时镀锌层厚度须不小于65μm。
(4)天线支撑杆安装位置定位应已设计文件为指导,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准确的定位放线。
(5)天线支撑杆安装应遵守《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安装时不允许使用气割或电割现场开孔或扩孔。
(6)天线支撑杆底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空隙处应垫铁片,并灌以水泥砂浆。
(7)支撑杆杆体的支撑脚、主杆底板应落于梁、柱等承重结构上,并采用宜采用化学锚栓固定。
(8)支撑杆顶部必须安装避雷针,并应安装牢固安全,可承受规范所规定的荷载;支撑杆底部用避雷带与避雷接地网连接,要求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避雷带的连接采用焊接,焊接长度不小于10mm,焊接后作防锈处理;支撑杆的爬梯设计必须保证维护和保养人员能安全、方便地进行操作;螺栓穿入方向应一致、合理,拧紧后外露长度为3至5扣。
(9)安装后,确保支撑杆垂直度,允许垂直偏差≤(支撑杆高度/1500)。 (10)垂直度调节完成后,支撑杆基础宜采用不小于C15的混凝土包封,包封尺寸在300*300*150为宜;混凝土包封应根据施工现场确定,应避开雨水口。 1.9美化外罩(美化杆)
1、贴墙安装的美化外罩(如变色龙)
(1)美化外罩支架与墙面固定时宜采用化学螺栓进行固定;
(2)美化外罩支架及抱杆需进行接地连接且接地电阻满足小于10欧姆,焊接位置必须做防锈处理;
(3)安装完成后需检查美化外罩维护窗口是否能正常开启。
2、楼面安装类烟囱型、方柱型、圆柱型、水罐型美化
(1)美化外罩支架与地面固定时宜采用化学螺栓进行固定;当采用膨胀螺丝进行固定时,宜先在空洞中先注入植筋胶;
(2)美化外罩支架与楼面直接连接固定时需做防水处理,支架底座需用的水泥沙包封;当美化外罩支架需制作水泥承台连接固定时,承台宜采用不低于C20的混凝土制作,承台大小宜大于美化外罩支架10~20cm,承台高度宜在5cm~15cm之间;
(3)天面安装时需保证水平,当楼面不水平时应用高标号的水泥初平后方能施工,美化外罩支架不得直接固定在架空的隔热砖上;
(4)美化外罩支架安装完后,需测试杆体的垂直度,单节杆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H/750,整体垂直度偏差不大于H/1500;
(5)美化外罩支架及抱杆需进行接地连接且接地电阻满足小于10欧姆,焊接位置必须做防锈处理,焊接必须采用双面焊;
(6)安装完成后需检查美化外罩维护窗口是否能正常开启,检查并清理美化外罩,保证美化外罩隐蔽及正常维护功能;
(8)美化外罩室外馈线要用PVC管、钢管、铝线槽进行隐藏,PVC管、钢管、铝线槽的颜色宜与美化外罩颜色协调。 1.11地网
1、一般情况
(1)移动通信基站所在地区土壤电阻率低于700Ω2m 时,基站地网的工频电阻宜控制在10Ω以内;当基站的土壤电阻率大于1000Ω2m 欧姆2m 时,可不对基站的工频电阻进行限制,此时地网的等效半径应该大于20M,并在地网四角敷设20~30M的敷设型水平接地体。
(2)自建机房地网应沿机房建筑物散水点外设环行接地装置,同时还应利用机房建筑物基础横竖梁内两根以上主钢筋共同组成机房地网。当机房建筑物基础有地桩时,应将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与机房地网焊接连通。
(3)对于装修机房,应尽量找出建筑防雷接地网或其它专用地网,并就近再设一组地网,三者相互在地下焊接连通。找不到原地网时,应因地制宜就近设一组地网作为机房工作地、保护地和天线支撑防雷地。工作地及防雷地在地网上
的引接点相互距离不应小于5m。
(4)铁塔地网:
A、当铁塔位于机房旁边时,铁塔地网应延伸到铁塔地基四角外1.5m远的范围,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m33m,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还要利用塔基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铁塔地网与机房地网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连接点不应少于两点。
B、当铁塔位于机房屋顶时,铁塔四脚应与楼顶避雷带就近不少于两处焊接连通,同时宜在机房地网四角设置辐射式接地体,以利散流。
C、当使用通信杆时,宜围绕杆塔3m远范围设置封闭环行(矩形)接地体,并与杆塔地基钢板四角可靠焊接连通。杆塔地网应与机房地网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
(5)当地网的接地电阻值达不到要求时,可扩大地网的面积,即在地网外围增设1圈或2圈环行接地装置。环行接地装置由水平接地体和垂直接地体组成,水平接地体周边为封闭式,水平接地体与地网宜在同一水平面上,环行接地装置与地网之间以及环行接地装置之间应每隔3~5米焊接连通一次;也可在铁塔四角设置辐射式延伸接地体,延伸接地体的长度宜限制在10~30m以内。
(6)若依照传统方式建设接地确有困难时,可以采用深埋接地极,施放降阻材料等措施降低接地电阻;部分开挖面积受到限制的基站,可以采用电解离子接地极等产品以增加与土壤接触面积;必要时,也可采用换土等措施。
2、地网类型及适用范围
(1)地网接地体的包围形状以封闭环行为佳,在实际运用中,应根据对基站的构筑物布局、环境、地质地形、占地赔偿等因素综合考虑,采取较为灵活的建设方式。
(2)一般条件允许的基站,宜采用封闭环行地网。 (3)辐射型地网,适用于铁塔在机房顶部的基站。
(4)网格状地网,根据规范建设铁塔(杆塔)、变压器地网宜采用的形式,部分受地形地域限制的基站,可在围绕基站环行接地体的一侧,采用网格状地网结构,以便各地网连接成联合地网。在城区或山地,受开挖面积限制,附近仅能提供局部区域使用的基站,可以采用此种结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