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外国文学2复习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4 2:40: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62.“他人就是地狱”这句话出自萨特的剧作(D)

A秃头歌女 B苍蝇 C死无葬身之地 D禁闭

63.《红与黑》不同于一般现实主义作品的重要艺术特征是(D) A下意识和潜意识的展示极细腻 B有恐怖神秘色彩

C心理描写极出色、细腻 D用了高超的寓意、象征手法 64.《双城记》的主题是(D )

A反对资产阶级功利哲学,表现劳资矛盾 B.反映金钱关系的罪恶

C.表现资本主义入侵农村造成的悲剧

D.表现革命爆发的必然性和以“仁爱”化解社会矛盾的思想

65.《复活》中聂赫留朵夫不止一次地进行过灵魂扫除工作,但促使他真正开始作深刻忏悔的动因是(C) A在法庭上玛丝洛娃认出了他 B在法庭上他认出了玛丝洛娃 C在探监时他遭到玛丝洛娃痛斥 D在探监时玛丝洛娃宽恕了他 66、《红与黑》的副题是(D)

A外省风俗 B一个纯洁的女人 C一个人遭遇 D一八三〇年纪事 67.欧洲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小说是(B)

A名利场 B玛丽·巴顿 C简·爱 D呼啸山庄 68、莫泊桑的成名作是(D)

A《包法利夫人》 B《项链》 C.《我的叔叔于勒》 D.《羊脂球》 69、果戈理写“小人物”的杰作是(A )

A.《外套》 B.《死魂灵》 C.《钦差大臣》 D.《穷人》 70、《约翰·克利斯朵夫》是一部取材(D)的小说

A无产阶级 B.农民 C.小市民 D.知识分子 71.《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是(C)人。 A.英国 B.法国 C.德国 D.俄国 72.《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主人公是一名(B)

A.画家 B.音乐家 C.诗人 D.教师 73.欧洲文学中最早反映劳资矛盾的是(B)作家。

A.法国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74. “国家的法律跟我心里想的不一样,可我不信那些法律是正确的。”“我一定要弄清楚,究竟是社会正确,还是我正确。”说这番话的是( D )

A安娜 B玛丝洛娃 C 苔丝 D娜拉 75.托尔斯泰将下层劳动人民作为正面主人公的作品是( B)

A安娜 B复活 C.战争与和平 D自传三部曲》 76. 玛丝洛娃精神复活的转折点是 (C)

A.男主人公对她的玷污 B堕入青楼 C被诬陷下狱 D.和政治犯一起被流放

三、多项选择题

1、《老人与海》在艺术上充分运用的手法有(BD)

A.夸张 B.象征 C.讽刺 D.寓意 E.拟人 2.下列作品中属于果戈理创作的有(BD)

A《当代英雄》 B《钦差大臣》 C《穷人》 D《死魂灵》 E《父与子》 3.下列作家是美国的有(ADE)

A海明威 B罗曼·罗兰 C卡夫卡 D马克·吐温 E欧·亨利 4.下列文学流派中,属于现代主义的有(ACDE)

A象征主义文学 B感伤主义文学 C存在主义文学 D意识流小说 E黑色幽默小说 5.《老人与海》中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有(BCDE)

A鲸鱼 B大海 C马林鱼 D鲨鱼 E狮子

6.卡夫卡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称为“卡夫卡式”。这种“卡夫卡式”小说的艺术特色具体表现有(ABDE)

A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 B一定的自传色彩 C结构完整 D怪诞 E象征

7.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其描写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对拉美民族历史文化的再现 B.布恩蒂亚家族7代人充满神奇色彩的生活和经历

5

C.哥伦比亚反动独裁政权的残暴 D.美国侵略者对拉美民族的政治压迫和经济掠夺 E.拉美人民应该告别愚昧、孤独,走向觉醒与文明 8.福楼拜小说的主要特点有(ABC)

A结构精致严谨 B描写客观真实 C作家退出作品 D异国情调 E卓越的心理分析 9.意识流小说艺术上的共同特征有(ABC)

A“作家退出小说” B淡化情节 C内心独白和自由联想 D.时空交错和象征暗示 E.语言使用上的创新和变异 10. 下列作家属于北欧的有(BE)

A.卡夫卡 B安徒生 C.罗曼·罗兰 D.萨特 E.易卜生 11.《红与黑》中的重要人物有( ABCD)

A于连 B德瑞那夫人 C玛特儿小姐 D德瑞那先生 E欧也妮 12死魂灵中的人物有(ACE)

A泼留希金 B瑞那夫人 C乞乞科夫 D赫列斯塔科夫 E玛尼罗夫 13、《人间喜剧》中的名著有(BCE) A、《红与黑》 B欧也妮·葛朗台 C纽沁根银行 D双城记 E舒昂党人 14托尔斯泰的自传性作品有(BCD ) A、《一个地主的早晨》 B、《幼年》 C、《少年》 D、《青年》 E、《安娜·卡列尼娜》 15.高尔基成长为著名作家的主要因素是(ABCD)

A苦难的人生经历 B热烈的读书兴趣 C积极的革命活动 D辛勤的创作实践 E舒适的生活条件

16、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文学流派有 (BCDE)

A现实主义 B表现主义 C超现实主义 D存在主义 E荒诞派戏剧 17、下列作家属于法国的有(ACE)

A普鲁斯特 B卡夫卡 C.萨特 D.高尔基 E.罗曼·罗兰 1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现代主义继承和发展了前期现代主义的反传统和非理性精神,并把它推向极端,

体现了超越现代主义的一系列企图。这时期的主要流派有(ABCE)

A.存在主义 B.荒诞派戏剧 C.黑色幽默 D.象征主义 E.魔幻现实主义 19、萨特是当代存在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其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主要有(BCE) A.存在可以实现人神统一 B存在先于本质 C自由选择 D生是存在,死亦是存在 E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痛苦的 20、19世纪英国文学中描写劳资矛盾的作品有(ACDE)

A《玛丽 巴顿》 B《萌芽》 C《艰难时世》 D《名利场》 E《简·爱》 21、巴尔扎克把《人间喜剧》中的“风俗研究”分为(ABCE)等六个部分。 A、私人生活场景 B、外省生活场景 C巴黎生活场景 D、贵族生活场景 E、乡村生活场景

22、下列人物形象中,属于欧洲文学中著名的吝啬鬼形象的有(BDE)

A、夏洛克 B、阿巴贡 C、答丢夫 D、泼留希金 E、欧也妮·葛朗台 23.下列作品属社会问题剧的有(ABDE )

A《群鬼》 B《人民公敌》 C《费德尔》 D《社会支柱》 E.《玩偶之家》 24.果戈理作品创作的有(BCE)

A《当代英雄》 B《死魂灵》 C《外套》 D《狂人日记》 E《钦差大臣》 25.狄更斯作品有(ACDE)

A《双城记》 B《名利场》 C《艰难时世》 D《老古玩店》 E《董贝父子》 26、下列作品作者是托尔斯泰的有(AD)

A《战争与和平》 B.《老人与海》 C.《母亲》 D《复活》 E《彼得堡故事》 27、马克·吐温的代表作有(BCDE )

A《匹克威克外传》 B《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 C.《镀金时代》 D.《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 E.《汤姆·索亚历险记》 28、海明威的代表作有(ABCD )

A《永别了,武器》 B《丧钟为谁而鸣》 C《老人与海》 D《太阳照样升起》 E.《双城记》 29、属于精神探索型贵族的有(ABCE )

6

A聂赫留朵夫 B安德烈 C列文 D玛丝洛娃 E彼尔 30、陀思妥也夫斯基笔下的人物(ABC)

A小人物 B双重人格 C被侮辱与被损害 D.硬汉 E流浪汉 31、着力塑造下层妇女形象的作品有(ABC)

A《包法利夫人》 B《德伯家的苔丝》 C《复活》 D《安娜卡列尼娜》 E《简爱》 32、俄国文学中继承“小人物”主题的作家有(AB)

A果戈理 B陀思妥也夫斯基 C托尔斯 D契诃夫 E车尔尼雪夫斯基 33、俄国文学中塑造“新人”形象的作家有(CDE)

A果戈理 B陀思妥也夫斯基 C托尔斯泰 D屠格涅夫 E车尔尼雪夫斯基 34、著名“新人”形象(ACDE)

A英沙罗夫 B安德烈 C拉赫美托夫 D巴扎洛夫 E罗普霍夫 35、塑造“新人”形象的作品有(CDE)

A《复活》 B《死魂灵》 C《父与子》 D《怎么办》 E《前夜》 36、“现代主义”是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主要包括(ACDE)

A未来主义 B现实主义 C表现主义 D存在主义 E超现实主义 37、19世纪后期有强烈叛逆色彩与创新意义的文学流派有(AD)

A唯美主义 B意识流 C表现主义 D象征主义 E存在主义 38、19世纪无产阶级文学包括(ABCD)

A法国工人诗歌 B英国宪章派文学 C德国革命诗歌 D 巴黎公社文学 E.象征主义文学 39、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形成和发展的背景是(ABD)

A世界大战 B俄国革命 C经济危机 D巴黎公社革命 E资本主义的发展 40、20世纪现实主义小说的发展趋势有(ACDE)

A描绘人物主观精神世界 B自传手法加强 C.情节淡化 D.与现代主义相互交融 E.篇幅更长

41、《双城记》中,作为狄更斯“仁爱”理想化身的是(ACDE)

A.马奈特 B得伐石太太 C卡尔登 D路茜 E代尔那 42、《红与黑》中展示的于连性格特征有(BCDE)

A高傲 B胆怯 C虚伪 D动摇 E坚定 43、高尔基以流浪汉生活为题材的作品有(ABE)

A《底层》 B《切尔卡什》 C《母亲》 D.《海燕》 E.《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44、下列作家属于英国的有(ACE)

A.哈代 B.果戈理 C.萧伯纳 D.海明威 E.高尔斯华绥 45、下列作家属于俄国的有(DE)

A巴尔扎克 B易卜生 C.莫泊桑 D.托尔斯泰 E. 果戈理

四、简答:

1、简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

答:1、广阔、真实地描绘社会现实,对社会现实的揭示有相当深度。2、反映社会时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批判现实主义”因此而得名。3、注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又通过典型人物性格的形成过程来反映社会。同时注重细节描写。

2、为什么人们认为安徒生童话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重要成果?

答:(1)安徒生童话饱含了现实社会的内容,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倾向一致。(2) 揭示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卖火柴的小女孩》(3) 对上层统治阶级进行无情的鞭挞、揭露:《皇帝的新装》(4) 赞美穷人的品德,同情他们的不幸:《丑小鸭》

3、《人间喜剧》中“人物再现法”、“编年史”方法是怎样的?

答:1、“编年史”法:把作品中的人物当成历史上的人物,逐年写出他们的兴衰变化,从而展现了贵族阶级一步步走向灭亡、资产阶级一步步胜利的过程。

2、“人物再现法”:让以前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后来的作品中再次出场,以此把《人间喜剧》中的许多典型人物贯穿起来,不仅使主要人物的性格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把原本独立的单篇也联结成一个艺术上互相关联的整体

7

4、《人间喜剧》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人间喜剧》分为三大类: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其中,“风俗研究”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和“乡村生活场景”,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1)描写了封建贵族的衰亡史。波旁王朝复辟后,封建贵族妄图卷土重来,但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凭借经济上的优势向封建贵族接连进攻,使贵族阶级在金钱进攻下节节退败。《高老头》。(2)描写了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塑造了各种类型的资产阶级典型形象,通过他们的活动再现了19世纪上半期资本主义的发家史。《高利贷者》(3)揭露金钱的罪恶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特别在家庭婚姻方面。《欧也妮·葛朗台》

5、《双城记》中是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

答:(1)两组人物,仁爱的化身和仇恨的化身。小说中得伐石太太的形象是复仇女神的化身,她疯狂地向贵族阶级复仇,连马奈特和路茜也不放过;和她丧失理性的疯狂复仇行为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马奈特,路茜,法、伐尔那和卡尔登身上的基督教仁爱精神,他们是仁爱的化身。

(2)两种行为,人道与暴力。马奈特等宣扬“勿以暴抗恶”,用仁爱,宽恕的态度对待敌对阶级;法国贫民在推翻封建贵族时,暴力使他们丧失理性,变成疯狂地野兽,尤其是得伐石太太。

(3)两个城市,安宁的伦敦与混乱的巴黎。小说描写的是发生在巴黎和伦敦两个城市的故事以法国革命时动荡混乱的巴黎和安宁的伦敦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当时英国国内的情况以及英国情况不发生根本转变,法国历史定将在英国重演。

6、于连向上爬经历了怎样的阶段?

答:在少年时代就显示其性格的虚伪。到市长家里当家庭教师是他踏进社会的第一步,那时性格的主要特点是敏感、反抗;在与这个家庭关系渐渐近了之后,性格中有了妥协。

勾引市长夫人,最终败露,被迫进入贝尚松神院学习。在神院学习期间,步步小心,事事提防,性格更加虚伪,随后随院长到巴黎。当上了木尔侯爵的私人秘书,与侯爵女儿在一起,获得了称号、庄园、军衔,初步实现了他的个人野心与愿望,反抗性消失。后来贵族阶级与教会狼狈为奸,让市长夫人写信告发他,他打伤了市长夫人,最终被判处死刑,而在法庭上以死来抗议社会,恢复了他的反抗性。于连的性格发展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的过程。

他的反抗与妥协随着环境、地位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当处于失势时,他反抗的一面占上风;当得意时,妥协的一面就占上风。对贵族阶级他既有本能的反感,又想依附他们往上爬。

7、《百年孤独》题名的含义是什么?

答:“百年”指的是历史。小镇马孔多所经历的创建、繁荣、沦落和消亡的百年沧桑,影射和浓缩了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至19世纪初到20世纪上半叶的历史。在文明程度下的低下,在外国经济势力入侵之时,马孔多人只能任人摆布,经济上处于附庸地位,政治上昏聩。

“孤独”指人的精神状态。小说在对布恩蒂亚家族众多人物形象的刻画中,着力表现了他们身上共同具有的特征——孤独。从第一代到第六代,每个人都各自生活在自己营造的孤独之中,而且努力保持着这种孤独。“孤独”在布恩蒂亚家族中代代相传,周而复始,恶性循环。它制造了愚昧、落后、保守、僵化的状态,它在亲人之间筑起了无形的墙,使人离群索居、与世隔绝、不思进取、停滞倒退。“孤独”的本质是人们因为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的绝望、冷漠和疏远感。它是家族衰败、民族落后、国家灭亡的根源。小说描写布恩蒂亚家族连同马孔多小镇被飓风刮走,深刻揭示了由孤独所产生的社会悲剧的必然。

8.“新人”形象出现在哪个国家?其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19世纪60年代出现在俄国政治舞台上的平民革命家。

特征:实事求是的精神、从事艰苦劳动的习惯和进行实际工作的能力。他们道德高尚、意志顽强、摈弃贵族道德观,与人民息息相通,他们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在处理家庭、恋爱婚姻等问题时遵循合乎理性的原则。如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叶琳娜;《父与子》中的巴扎罗夫

9.简述聂赫留朵夫、玛丝洛娃性格的发展历程。

答:聂赫留朵夫:青年时期:天真热情,纯洁善良,与卡秋莎建立了纯洁的爱慕关系; “动物的人”占上风时期:成了专门追求享乐,荒淫无度的利己主义者;

由“忏悔”走向“复活”时期:在为玛丝洛娃奔走上述过程中受到现实生活的教育,越来越认识到本阶级的罪孽深重,思想渐渐发生转变。

8

搜索更多关于: 外国文学2复习题 的文档
外国文学2复习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kogk7nnzc5o77k3185o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