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22 4:37:2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其解释为:(1)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决定了货币的总需求。 (2)货币总需求决定货币总供给。

(3)货币总供给形成了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

(4)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必须与商品和劳务的总供给保持平衡。 2、如何理解货币均衡与货币失衡。(10.1;难;综合应用)

答:第一,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现象。这里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货币供给量为名义货币供给量,而货币需求量为实际(或真实)货币需求量。 (2)不能将货币均衡单纯的理解成为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的绝对相等,而是相对意义上的相等。

(3)货币均衡并不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在某一时点上的偶然相等,而是一种货币供求的动态均衡。

(4)货币均衡不仅指货币供求总量上的均衡,还包括货币供求结构上的均衡。

(5)货币供应的时间和货币需求的时间要均衡,否则也影响到货币供求的均衡,时间分布的不均衡也会影响商品的供求平衡,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 第二,货币失衡,是相对于货币均衡而言的,是指货币供应量与货币需求量之间的不相适应已达到了影响经济正常运行的程度,即供求之间出现了严重的失衡。它有两种表现形式,即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大于货币需求。当货币供求失衡时,宏观上就表现为物价上涨或经济衰退。 3、简述恶性通货膨胀的危害。(10.2;较难;综合应用) 答:恶性通货膨胀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1)出现地区之间物价上涨幅度极不均衡的现象,促使资源配置不均,必然导致正常的生产经营难以进行。

(2)使债务的实际价值下降,如果利息率的调整难以弥补由物价上涨所造成的货币债权损失,那么正常的信用关系也会极度萎缩。

(3)会引起突发性的商品抢购和挤兑银行的风潮,甚至引发政治动荡。 (4)最严重的恶性通货膨胀会危及货币流通自身,可能导致货币制度的崩溃。

4、简述西方经济学界对通货膨胀给经济带来影响的分析。(10.2;难;综合应用)

答: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促进论,其基本观点是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有效需求不足、国家实行通货膨胀政策,扩张财政支出,增加货币供给量,刺激投资支出,就能达到增加有效需求,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他们认为通货膨胀提高了全社会的投资,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二是促退论,基本观点是持续的通货膨胀会破坏正常的生产和流通秩序,增加生产性投资风险,提高生产成本,从而引起资金由生产部门流向商业部门

和投机;同时,货币不断贬值,存贷款等借贷活动风险增大,甚至导致正常融资活动的瘫痪。他们认为通货膨胀会损害经济增长。

三是中性论,他们认为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既有正面的效应也有负面的效应。

5、简述治理通货膨胀的宏观紧缩政策。(10.2;难;综合应用) 答:宏观紧缩政策主要是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其中紧缩性货币政策又称为抽紧银根,即中央银行通过减少流通中货币量的办法,提高货币的购买力,减轻通货膨胀压力。具体包括:(1)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以相应地减少经济体系中的货币存量;(2)提高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提高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和金融市场利率水平,缩小信贷规模;(3)提高商业银行的法定准备金,以缩小货币发行的扩张倍数,压缩商业银行放款,减少货币流通量。在政府直接控制市场利率的国家,中央银行也可直接提高利率,或直接减少信贷规模。

紧缩性的财政政策,通常包括增加税收、压缩政府支出、缩小财政赤字等。税收的增加,减少了企业和家庭可用于消费和投资的资金来源;政府支出的减少则直接意味着总需求的下降。 五、论述题。

1、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

2、论述引起通货紧缩的各种成因。(10.3;难;综合应用)

搜索更多关于: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的文档
第十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kqjc4yluw2xzhu2l5gp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