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在设计规定的偶然时件发生时和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
(2)经济要求
设计时应满足造价投资少、维修投资少、管理费用少等经济要求。
3、两个极限状态设计准则
结构是否可靠或失效,其分界点就是极限状态,超出这一极限,则结构就无法完成某一功能。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a.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倾覆)。 b.结构构件或连接件因超过材料强度而破坏。 c.结构变为机动体。
d.结构或构件因达到临界荷载而丧失稳定。 e.地基丧失承载能力而破坏(失稳)。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a.影响正常使用或出现明显的难以接受的变形。 b.影响正常使用或耐久性能的局部破坏(包括裂缝)。 c.影响正常使用的振动(如楼顶的振幅过大而影响使用)。
d. 影响正常使用的其它特定状态,如基础不均匀沉降过大。
(3)、结构极限状态的设计表达式
5
①承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
V.S?R(V:重要性系数;S:荷载组合设计值;R:抗
力设计值)
②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表达式
S?C(C
结构或构件达到正常使用要求的规定限值)
6
第二讲 静力学基础
一、力和力系的概念 1、力的概念
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任何物体都受到力的作用,在力的作用下,物体可能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外效应),二是使物体产生变形(内效应)。 要完整地描述一个力,必须讲明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力是矢量,表示为F。
2、使用力与反作用力
力总是成对出现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3、力系的概念
在现实环境中的物体,往往受到的力不止一个。将物体受到的多个力总称为力系。
4、力的合成与分解(研究作用效果角度)
由于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与分解应符合矢量的运算法则。
A、力的合成
F3?F1?F2
7
B、力的分解
如下图,F1:可分解为
F1?F2?F3?F4?F5
如上图所示,同样的F1可以分解为:
F1?F2?F3?Fx?Fy
力F向X轴和Y轴的投影,是力的分解中最常用的。 5、二力平衡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一物体上。(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区别)
6、支座反力
物体放在支座上,物体会对支座产生作用力。同时,支座也给物体一个反作用力。在实际的建筑中,结构的支座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介绍三种常见的支座形式及其支座反力。
(1) 活动铰支座(滚轴支座)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