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我国藜麦资源的加工利用现状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6:44:2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近两年,我国藜麦生产加工企业数量呈现较快增长。全国组织机构信息核查系统数据显示,我国注册的藜麦生产加工企业为40家,主要集中于山西地区,其中,山西29家、青海3家、北京3家、甘肃2家、吉林2家、河北1家。在这40家企业中,山西亿隆藜麦开发有限公司是全国较早开展藜麦米生产加工的企业之一。该公司具备年产3000t藜麦米的生产规模,并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签订了产品开发合作协议,新建了复合藜麦片和藜麦粉的生产线。吉林博大东方藜麦发展有限公司在吉林建立了自有藜麦种植基地,开发了藜麦米和藜麦茶等产品,目前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藜麦生产企业。山西忻静藜麦种植推广有限公司、山西稼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山西华青藜麦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是山西比较知名的藜麦生产企业,均建有不同规模的藜麦种植基地,开发了藜麦米、藜麦面粉、藜麦面条等产品。乌兰三江沃土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是青海规模较大的藜麦生产企业,建有133.33hm(2000亩)藜麦种植基地,开发了藜麦米产品。 4.2藜麦生产加工设备

秘鲁和玻利维亚等藜麦原产国在藜麦的播种、收获、脱粒、脱壳、分级筛选、除皂苷、产品加工方面积累了较多的生产实践经验。从最初的刀耕火种到21世纪初的播种机、收割机、脱粒脱壳机、分级筛选设备以及除皂苷设备的使用,再到2012年的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其藜麦的生产过程已经实现了机械化操作。我国藜麦生产各个环节的机械化水平差异较大。在播种、脱粒脱壳、分级筛选和除皂苷方面,通过套用或改装谷子或其他作物生产使用的设备,初步实现了机械化。但在藜麦田间收获方面,由于缺乏可大面积推广的品种,目前国内种植的藜麦多存在成熟期不一致的问题,给藜麦的机械化收获带来了较大的困难。若在藜麦成熟初期采用联合收割机收获,则会造成未熟子粒的混杂,影响最终产品质量;若在成熟后期收割,则前期成熟的子粒将散落田间,造成减产。藜麦收获设备的机械化程度与藜麦育种的发展水平息息相关,只有加大藜麦品种选育和推广,才能推进藜麦收获的机械化。 4.3藜麦加工产品

藜麦在中国市场是一种崭新的粮食,其加工以及深加工都需要有一定科研力量的支持,为市场提供高产优质、适销对路的产品。随着各地纷纷引进藜麦试种,势必会有大量的藜麦粗产品,如果不加以合理利用,不管是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益都会有很大的损失。如以市场为导向,将藜麦进行深加工,开发一些藜麦食品、营养品等特色产品,相信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将取代大部分粗粮和杂粮,同时可延伸藜麦产业链。近年来,国际市场上的藜麦新产品不断涌现。2011年,法国一有机食品店内销售的藜麦产品就有13种。目前国内企业生产加工的藜麦产品主要为藜麦米。部分企业生产了藜麦面粉、藜麦面条、藜麦片、藜麦糊等产品。此外,藜麦片、藜麦复合粉、藜麦黄酒等产品也进入了中试生产阶段。但由于藜麦在我国的食用历史不长,且缺少相关国家级或行业性质的质量标准,在办理食品生产许可时难以得到质检部门的批准。2015年8月,国家粮食局发布了我国第一个藜麦质量标准———LS/T3245-2015《藜麦米》。该标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制定,可为藜麦米的生产提供质量控制依据,有助于推动藜麦米加工市场的有序发展。 5.藜麦现状改良方式 5.1积极建立培育加工企业

[12]

2

5

在藜麦种植地区建设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加工厂,以公司为龙头,加工厂为核心,市场为导向,形成公司+工厂+基地+专业合作社+市场的产业链。在示范的基础上与专业合作社签订种植购销合同,由公司统一加工销售,实现可持续生产的多元发展模式。藜麦营养丰富,研磨成粉可做成各种糕点、主食或营养添加剂等。目前,市场上流行的食品除以藜麦为主要原料做成保健食品外,还可添加藜麦做成各种甜点、小吃和饮品,如藜麦面包、饼干,以及藜麦苹果汁、藜麦白酒等。此外,藜麦作为药物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其在治疗出血和囊肿,甚至是治疗风寒中都有所应用。应参考国际上已流行的产品类型,加快深加工研发步伐,结合中餐及中国人就餐特点,开发适合中国人食用的速食食品、功能食品等,同时开发保健食品。

[12]

6.中国藜麦产业发展方向

藜麦产业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产业本身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栽培育种方面,存在优异种质资源少、优良品种缺乏、配套栽培技术不完善等问题,需要藜麦工作者大力开展引种工作,加快培育优质、高产、广适的藜麦品种,加强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同时加快绿色有机食品认证。在生产加工方面,存在专用生产加工设备缺乏、产品结构简单、高附加值产品缺乏等问题,需要加快适应不同生态区域的播种、收获、脱粒及产后加工设备研发和集成,研发藜麦方便食品、婴儿食品及高附加值功能产品,丰富藜麦的产品形式。随着国内藜麦市场的发展,藜麦将很快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中国的新主粮。7.结束语

藜麦营养丰富,但从事藜麦生产加工的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产品种类单一,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短,特色品牌未形成和专业化的加工设备不齐全等;种植方面,市场上品种混杂,栽培技术不规范,播种、收获的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较高,且藜麦市场不健全,销售渠道不畅通,企业和农户信心不足,直接影响藜麦产业的发展;市场体系培育方面,藜麦兴起时间较短,民众对其认识不足,国内销售主要集中在电商平台,实体销售仍需要时间。总之藜麦产业发展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任贵兴,杨修仕,么杨. 中国藜麦产业现状[J]. 作物杂志,2015,05:1-5.

[2]王晨静,赵习武,陆国权,毛前. 藜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02:296-301.

[3]王黎明,马宁,李颂,王春玲,刘晶鑫. 藜麦的营养价值及其应用前景[J]. 食品工业科技,2014,01:381-384+389.

[4]OSHODI AA, OGUNGBENLE H N, OLADIMEJI M O. Chemical composition, nutritionally valuable minerals and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benniseed (Sesamun radiatum), pearl millet (Pennisetum typhoides) and quinoa (Chenopodium quinoa) flours [J]. Int JFood Sci Nutr,1999, 50(5): 325 - 331.

[5] COMAI S, BERTAZZO A, BAILONI L, et al. The content of proteic and nonproteic (free and protein-bound) tryptophan in quinoa and cereal flours [J]. Food Chem, 2007, 100(4): 1350 - 1355.

[6]JANCUROV魣M, MINAROVI cOV魣L, DAND魣R A. Quinoa: a review [J]. Czech J Food Sci, 2009, 27(2): 71 - 79.

[7]ALVEREZ-JUBETE L, AERNDT E K., GALLAGHER E. Nutritive value of pseudocereals and their increasing use as functional gluten-free ingredients [J]. Trends Food Sci

[14]

[1]

6

& Technol, 2010, 21: 106 - 113.

[8]刘美正, 郭忠武, 惠永正. 皂甙研究新进展 [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97, 9(2): 81 - 85. LIU Meizheng, GUO Zhongwu, HUI Yongzheng. Recent Progress of saponins research [J]. Nat Prot Res Dev, 1997, 9(2): 81 - 85. [9]胡伟莲, 陈雪君, 段智勇, 等. 皂甙对畜禽的营养作用[J]. 中国畜牧杂志, 2005, 41(3): 35 - 36. HU Weilian, CHEN Xuejun, DUAN Zhiyong, et al. The function of saponins in animal nutrition [J]. Chin J Anim Sci,2005, 41(3): 35 - 36. [10]陈毓荃, 高爱丽, 贡布扎西. 南美藜种子蛋白质研究[J]. 西北农业学报, 1996, 5(3): 43 - 48. CHEN Yuquan, GAO Aili, GONGBU Trashi. Studies on quinoa seed proteins [J]. Acta Agric Boreal-Occident Sin, 1996, 5(3): 43 - 48

[11]FORMICA J V, REGELSON W. Review of the biology of quercetin and related bioflavonoids [J]. Food Chem Toxicol, 1995, 33(12): 1061 - 1080

[12]黄杰,杨发荣. 藜麦在甘肃的研发现状及前景[J]. 甘肃农业科技,2015,01:49-52.

[13]Bazile D,Bertero D, Nieto C. State of the art report of quinoa in the world in 2013. Rome: FAO & CIRAD,2015.

[14]魏玉明,黄杰,顾娴,金茜,刘文瑜,杨发荣. 甘肃省藜麦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 作物杂志,2016,01:12-15. [15] Mulica A. Andean grains and legumes [G]// Bermujo J E H, Leon J.Neglected Crops: 1492 from a Different Perspective. Rome: FAO,1994:131-148.

[16] 王静晨,赵习武,陆国权,等.藜麦特性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J].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4,31(2):296-301.

7

搜索更多关于: 我国藜麦资源的加工利用现状 的文档
我国藜麦资源的加工利用现状.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2xi609bn3j4lf875m1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