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交警如何构建文明交通助推“文明城市”创建
“文明城市”称号是我国城市的综合性荣誉,有很高的荣誉价值。为争取到“全国文明城市”这块含金量最高的城市名片,近年来,常德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动员全市人民稳扎稳打、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我们在享受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好处的同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城市管理的社会治安、环境卫生、交通秩序、经贸市场、建设工地和娱乐场所等管理工作中,交通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展现时代文明和城市文明的窗口,同时,文明交通创建又是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最难的部分,难就难在影响交通文明的涉及面广、提高群众文明交通意识的时间长。在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我们常德交警坚持以民为本,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通过采取一系列手段、长期持之以恒的坚持构建文明交通,不仅以畅安、和谐的交通秩序强有力支持了文明城市创建,更是借助创建活动大大提升了常德交警形象。笔者结合我们常德交警构建文明交通、创建文明城市的话题谈谈我们的一些做法和认识,或许能给大家一些有益的启示。 一、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
文明城市是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综合反映,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综合体现。作为交通管理的三个重要因素的人、车、路的文明程度如何将代表这个城市的整体交通文明水平。作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道路交通文明的构建,我们认为只有付出巨大努力,树立长期创建的思想;认识到动态性的交通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开创交通管理工作新局面;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从道路、交通流和管理者三者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着手,才有可能构建真正文明的交通。通过我们积极参与常德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认为,文明交通主要包括:交警部门自身的文明执法水平;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意识;良好的交通秩序;安全、畅通的交通环境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二、城市交通不文明行为的主要表现 通过我们常德市近些年创建“文明城市”,构建文明交通的长期工作中,我们对城市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了归纳和调查,发现城市不文明交通行为主要包括:打开车窗就吐痰、 过路口不走斑马线、自行车驶入机动车道、行人和非机动车闯红灯、出租车急行调头、汽车鸣笛、机动车长时间停在非机动车道上等。在非机动车类不文明交通行为中,最让人讨厌的是“非机动车上机动车道”和“逆向骑车”行为;在行人类不文明交通行为中,最让人讨厌的是“不走人行横道,突然横穿马路”和“不按行人交通信号灯走”行为;在机动车类不文明交通行为中最让人讨厌的分别是“与行人抢道”、“不排队前行、乱并线乱插队”、“不礼让斑马线”和“长期占用超/快车道”行为。除了这些交通行为上的不文明外,还出现了交通违法人员在接受交警处理的过程发生言语不文明等不文明现象。无论是交通行为的不文明甚至违法,还是在我们在管理和被管理过程中发生的这样或那样的不文明现象,都不是一个城市文明所容忍的。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提升城市交通文明水平和打造城市文明名片,只有相关部门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于城市交通管理之中,加速改善交通“软”环境,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文明走路、文明行车、文明停车,文明遵守道路交通法律法规,争做文明市民,才能真正创造文明交通环境,创造整个城市文明。 二、积极构建文明交通助推城市文明
在城市交通管理中之所以会存在这些不文明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素质、文明程度还不够高;其次是基础设施没有配套,不能让老百姓感觉到便捷;再次就是一些管理还有不到位的地方。怎样才能构建文明交通,推动城市整体文明水平,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1.统一思想、长期坚持。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无论做什么工作,只有思想认识到位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在文明创建工作中,最大的难点莫过于提高整个
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要想提高市民参与交通的整体文明意识需要公安交警部门和整个社会付出巨大努力,必须树立长期创建的思想,认识到动态性的交通管理不可能一劳永逸,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必须立足现在、展望未来,从道路、交通流和管理者三者构成道路交通的基本要素着手,才有可能真正构建文明的交通。
2.社会联动、齐抓共管。必须建立健全城市交通文明联动机制,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共同推进城市文明交通的构建。文明的城市交通,能够对推动城市发展的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资源整合和集约化管理,使之产生高效能的管理效果。因此,要把文明交通发展放在整个城市发展的战略地位,建立健全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推进城市交通文明的联动机制,在城市市政管理、公共交通、公民教育、交通安全宣传等方面,进行联动式建设和管理。像我们常德市在今年“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就紧密结合“交通文明行动计划”开展长期的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和宣传教育工作,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市委书记、市长亲自部署工作,副市长专抓,各部门认真定位、积极参与,交警、城管、交通、工商、公安派出所等部门更好地实现了配合联动,形成了巨大合力。同时,学校、企业、社区、街道办事处等单位更是主动协助搞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维护秩序,整治效果十分明显。这表明,只要建立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长效机制,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就能真正构建起和谐、文明的交通环境。
3.提升素养、教育先行。全面提高市民的交通守法意识和道德素质,才能整体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交通水平。提升群众的交通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把全社会实行交通文明教育和公民终身教育相结合;要将事业发展和交通文明意识培育相结合;要把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教育和惩戒相结合;要把现代文明交通法规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要经过长期不断的教育和严格管理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构建交通文明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所有交通参与者必须首先是守法,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其次就是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只有在守法、遵守基本公民道德的时候才谈得上文明。一是要在不同人群中广泛开展以“文明出行、和谐交通”为主题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中开展“带头守法,树好形象”主题教育活动。二是要结合文明城市创建,积极组织开展文明交通社区创建、文明交通单位创建等活动,建立健全公务用车使用管理制度加强对公务车辆管理;在交通管理执法部门中开展“文明执法,服务群众”主题教育活动。三是要规范文明用语、规范值勤指挥、规范执法行为,加大警用车辆管理力度;在客货运公司、出租汽车公司、公交公司等单位中开展“诚信经营,优质服务”主题教育活动。四是要加强对客货车驾驶员、车主、乘务员的教育管理,严禁违章超车、争道抢行、不按站点上下客等违法行为;在城市社区中开展“创文明社区,保交通安全”主题教育活动。五是要通过道路交通法规知识竞赛、文明交通文艺演出、文明交通安全社区创建等形式,加大对社区居民进行交通法规和交通安全常识的教育力度;在中小学生、青年志愿者、和外来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中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文明交通,我参与我快乐”主题教育活动,努力使这部分人群成为文明交通的模范群体。
4.认真履责、主动作为。全面提高市民的交通守法意识和道德素质,才能整体提升城市居民的文明交通水平。提升群众的交通综合素质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只有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把全社会实行交通文明教育和公民终身教育相结合;要将事业发展和交通文明意识培育相结合;要把对不文明交通行为的教育和惩戒相结合;要把现代文明交通法规与传统道德教育相结合,要经过长期不断的教育和严格管理才能实现这一目标。笔者认为,构建交通文明的最基本条件就是所有交通参与者必须首先是守法,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其次就是在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情况下,遵守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只有在守法、遵守基本公民道德的时候才谈得上文明。这一切的实现,都要求我们公安交管部门要履行职责、主动作为。 5.规范行为、狠抓常态。一是加大整治,规范各类交通行为。要重点查处机动车不分道
行驶、逆行、违法载物、违法载人、骑乘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无牌无证、乱停乱放、违禁行驶、在禁鸣路段鸣放喇叭等机动车违法行为;规范重点路段、重点路口和重点车型,在城
区各主要交通路口安排足够警力,加强管理;转变工作方式,突破常规管理模式,加大交通违法行为查处力度,采取错时异向弹性工作制,加大对每天上下班、上学、放学、夜间等重点时段、重点路段的交通管控力度。通过重点治理、严格管理,规范交通秩序、消除不安全因素,使机动车无机会违法。二是要狠抓常态,严格管控非机动车和行人。在非机动车和行人管理上广度求宽,除对重要进出城通道进行日常管理外,进一步强化对城区重要路口非机动车、行人秩序的管控,做到“白天见警察、夜间见警灯”,将警力摆上路面,提高见警率,让群众时刻感到严管氛围;大力发挥文明交通劝导员和文明交通志愿者作用,在城区重要路口合理安排劝导员和志愿者加大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法行为的纠正和劝导力度;在处罚的力度上求严,在非机动车、行人管理中杜绝随意执法,降格处罚,对严重的违法人员该罚款的坚决罚款,该拘留的坚决拘留,坚持出重拳、使狠招;在执法的质量上求实,要求民警依法对行人、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教育,切实做到严格、公正、文明执法,提高群众“满意率”。
6.规范执法、文明服务。良好的道路交通秩序是靠严管出来的,发达国家事故少、秩序好、交通文明,就是靠严管的结果。因此,要以道路交通安全法为准绳,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公正、公开、公平,保障平安畅通。对人车流量大、交通参与者安全意识差等问题,实行经常性教育管理;对客车超员、超速行驶、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法律上限严处,形成依法严管态势;开展严厉打击盗抢机动车、假牌、假证、挪套号牌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综合治理,严打严治,从严打击;加大对驾驶员和车辆安全性能源头管理力度;以人为本,千方百计降事故、保畅通、保平安。要通过教育、培训、管理,强化对道路交通管理人员的素质养成,提升他们的人文、法制、道德素质;转变执法观念,把严格的执法作为最大的文明服务来抓,牢固树立“人民交警为人民、我为人民管交通”的理念,以自身严格公正执法,热情文明服务,模范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