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必修理研究月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57: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临沭一中2013级迎期末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 2015.1

说明:试题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试题答案请用2B铅笔或0.5mm签字笔填涂到答题卡规定位置上,第II卷书写在试题相应位置上,否则答案无效。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根据下图回答1~2题。

1.该区域具有的特征有

①一定的面积和形状 ②明确的边界 ③明确的区域特征 ④一定的政治地位 A.①② B.③④ C . ②④ D.①②③ 2.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各自具有的特征是

A.相对一致性和差异性 B.绝对一致性和相对一致性 C.差异性和整体性 D.地带性和非地带性

小明计划考察某地,地理老师建议他最好把时间安排在8月至10月,要带上墨镜、遮阳帽、防晒霜、羽绒服和防水服等物品。按照老师的建议,小明顺利地完成了考察活动。据此回答3~4题。

3.小明考察的目的地是

A.青海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 B.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 C.四川大熊猫自然保护区 D.内蒙古大草原 4.下图的四幅照片中,由小明在考察地拍摄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世界某地区图和该地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回答5~6题。

- 1 -

5、20世纪50年代以后,该区经济趋于衰落,有关其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鲁尔区铁矿资源主要来自法国西南部,运输成本不断提高

B.煤炭开挖深度的增加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使得鲁尔区所产煤的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 C.钢铁出现了世界性的供过于求的状况,鲁尔区的钢铁工业受到各国钢铁产品低价的冲击 D.能源消费从“煤炭时代”进入了“石油时代”,世界对煤炭的需求量明显下降 6、图中反映该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 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下降,化学工业比重上升 读下图,回答7~8题

7、图中耕作方式产生的原因是由于该地区

A.水利设施不足 B.环境污染严重 C.人口密度过大 D.干旱少雨

8、D地区20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小,地价上升

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③水稻种植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

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 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② D.①②④

江苏是全国最缺电的省份之一,同时又是风能大省和科技大省,潜在风力发电量2 200万千瓦时,约占中国风能资源的1/10,发展风电等新能源的条件优越。据此回答9~10题。 9. 从生态角度分析,发展风电( )

A. 对缓解温室效应效果不大 B. 可以获得较大的投资回报 C. 能够减轻大气污染 D. 能够实现能源的多样化

- 2 -

10. 江苏正在如东市建设世界上最大的风电场,在连云港建设田湾核电站,关于其背景叙述正确的是( )

①江苏经济基础雄厚,风力发电经验丰富 ②江苏常规能源短缺,电力需求增长迅速 ③江苏综合运输网络不够健全,导致能源运输不畅 ④江苏能源结构单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 A.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②

2011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遭遇50年来最严重干旱,湖北、湖南、江西、安徽纷纷因缺水告急。谁是这次大旱的“罪魁祸首”?不少人把矛头直指三峡工程。认为是三峡工程造成了气候反常,成为下游干旱的“元凶”。下图表示长江三峡的位置,读图回答11~13题。

11.长江三峡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发生在( )

A.中下游 B.中上游 C.库区 D.源头 12.假设长江 中下游的干旱和长江三峡有关,主要是因为( ) A.三峡的存在使夏季风减弱,到达长江中下游的水汽减少 B.三峡加剧了副高的强度,扩大了副高的控制范围

C.三峡的蓄水量增加,到达下游的水量减少,蒸发量减少 D.三峡的建立破坏了长江上中下游的水体联系 13.长江三峡建立后取代了伊泰普成为世界第一大水电站,但建成后的实际发电量却少于伊泰普水电站,主要是因为( )

A.水库的需水量差别较大 B.设计主要目的不同 C.区域的降水量差别较大 D.建设的技术水平差异

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工程目前已经通过国务院标准审批。下图为肯斯瓦特水利枢纽位置示意图。根据图文材料,回答14~16题。

14.下列关于新疆玛纳斯河流域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流域面积广,植被覆盖率高 B.流域内地形雨丰富、蒸发量小

- 3 -

C.地处温带非季风区内,降水稀少

D.地处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15.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建成后,对下游水电站的影响为( )

A.发电量减少 B.冬季发电量增大 C.利用率降低 D.夏季发电量增大 16.玛纳斯河肯斯瓦特水利枢纽的建设,对当地的影响有( ) ①满足当地对电力的新要求 ②有效控制和调蓄山区洪水,降低洪灾年发生频率和对下游的危害程度 ③使下游灌区水资源配置量减小 ④改善玛纳斯河的船运条件 A.③④ B.①② C.①③ D.②④ 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了我国民居摄影展活动,下图是读者拍摄的我国两个地区的民居照片。读图回答17~18题。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雨耐水性差 B.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风保暖性好 C.蒙古包所在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小 D.蒙古包是当地牧民永久居住的住所 18.解决右图所在地区居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A.建风力发电站 B.建造沼气池 C.营造薪炭林 D.割草拾柴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山区某聚落分布情况。读图回答19~20题。

19.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地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 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 20.下列措施中,既能提高农民收入,又能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是

A.在陡坡上修梯田种粮 B.不断扩大内河水产养殖规模 C.大力发展山区旅游业 D.在山坡上有计划地栽培果树

2012年12月18日,江西日报刊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成江西对外开放亮丽“名片”。文中介绍江西引进的重大项目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大多数落户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已成为江西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和重要“王牌”。据此回答21~22题。

21.鄱阳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之一,有关湿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4 -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必修理研究月考 的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理研究月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3ly725u99f98i84ny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