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中地理必修理研究月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2:24:5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II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包括3小题,共40分)

31.根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共18分) 材料1:见图甲。

材料2:图乙表示黄土高原地区降水、植被与侵蚀之间的关系。

材料3:下表是图甲中A—B线上某乡的有关材料。

海拔高度(m) 年降水量(mm) 自然环境 ≥10℃积温(℃) 土壤侵蚀强度[t/(年·km2)] 植被覆盖率 灌溉面积(hm2) 人均耕地(hm2) 每公顷土地投入成本(元) 土地产值(元/hm2) 耕作方式变化 1981~2005年

1600 350 2997 5200 较高 显著降低 1900年 2005年 0.0 0.57 0.23 1970年 2005年 4185 5610 1955~1980年 歇地→小麦→豆科类→马铃薯或杂粮→歇地 小麦→小麦→小麦→马铃薯→马铃薯 - 9 -

(1)根据材料1,从B至A反映出________和________地域分异规律,穿过的经济地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根据材料2,当年降水量小于300毫米时,森林的覆盖率较低,降水的侵蚀力______________。当年降水量在______________毫米时,降雨侵蚀力急剧增大,而森林的水土保持作用仍较小。当年降水量超过450毫米之后,森林对水土的保持作用明显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3,从干湿区上划分,该乡属于________区,耕作制度是________ 。 (4)根据上述材料,目前该乡的人地关系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协调?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材料一 下图是1985年与2002年珠江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发展的比较图。

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受土地、资源、劳动力价格、环境四方面的影响,促进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向粤东、粤西和粤北转移。 (1)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是( )

①逆城市化 ②城市规模迅速扩大 ③城镇数量猛增 ④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说出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

(3)说出粤东、粤西和粤北吸引珠江三角洲部分工业迁入的原因。 33、(16分)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土地利用发生了深刻变化,流域状况受到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

材料一:我国某流域区位示意图和近20年的人口、GDP变化表。

- 10 -

材料二:下图是该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统计图。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1990年以来,全流域土地利用的显著变化是:__________类型明显减少,__________类型急剧增加,呈现出典型的__________ 过程。

(2)该流域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在流域的开发过程中,该地区河流水文主要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近20年来全流域人口增长了180.39%,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在流域开发过程中,从流域布局和规划的角度分析如何保障水资源的水质环境。

- 11 -

临沭一中2013级迎期末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参考答案 2015.1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16 B 31 B 2 A 17 C 32 C 3 A 18 A 33 D 4 B 19 D 34 B 5 A 20 D 35 C 6 B 21 B 36 D 7 A 22 B 37 D 8 C 23 A 38 B 9 C 24 C 39 A 10 C 25 A 40 A 11 C 26 C 12 C 27 D 13 B 28 B 14 C 29 D 15 B 30 C 31.(共18分)

(1)从赤道到两极 从沿海到内陆 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5分) (2)较低 300~450 增强(3分) (3)半干旱 一年一熟(2分)

(4)存在的问题:①降水量少(或半干旱区),降水季节不均(或年际变化大),气候灾害对农业影响大;②垦殖过度,土地贫瘠,土壤侵蚀强度大(或水土流失严重);③耕作不合理,土地收益低,土地生产力低,土地利用不合理(或土地利用向恶性发展);④人口增长,人均耕地减少;⑤农业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写任意4点得4分)

协调措施:①改善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草;②治理水土流失;③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提高土地生产力;④调整农业结构;⑤政府支持;⑥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⑦控制过度放牧;⑧(适当)移民,缓解环境压力。(写任意4点得4分)

33.(16分)

(1)耕地、林地;城镇用地;城市化(3分)

(2)东北向西南降低;含沙量增大、水质变差、水位季节变化增大(4分)

(3)经济发展快;收入高,就业岗位较多,吸引大量移民;国家鼓励的移民政策(3分) (4)上游保护森林,保护河源环境;全流域植树造林,减少水土流失;中下游布局污水处理厂,减少城镇、工业用水直接排放;上游布局自来水厂;下游布局有污染企业。(6分)

- 12 -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中地理必修理研究月考 的文档
高中地理必修理研究月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3ly725u99f98i84ny2_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