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音教学论文双语教学论文:汉语语音教学在双语教学
中的重要性
我们在这几年的汉语教学中深刻地认识到汉语语音教学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观察到,汉语普通话说得很标准或比较标准的,人数不多,也可以说很少。造成这种局面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一方面,我们民族学校的汉语教师本身的发音是不标准的,另一方面学生学习汉语专业,多数是为了从事其他专业,所以对自己的汉语水平特别是语音要求不高。也有人认为,只要学生能听懂﹑表述就行了,至于语音标准不标准,无关紧要。还有的教师认为,中国人能说标准的普通话的人也不多,何况我们少数民族呢?总之,无论教师或学生,对语音教学总有一些不重视。
我校在双语师资培训已有5年的历史了,从这5年的双语教学来看,虽然在一年或两年的语言学习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是语音不标准,即使学了两年,还是不能用较流利的汉语进行交流,发音不正确,纠正过来很难,因此,我们认为,要提高语音教学水平和质量,首先要解决对语音教学的认识问题。下面就此问题我从几个方面来说明语音教学的重要性。
一、语音教学是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的基础
学习汉语是从发音﹑语法﹑词汇三个主要部分开始学
习的,其中发音的部分最难,也是最要紧的,因为“语言的本身﹑语言的质地就是发音,发音不对文法就不对,词汇就不对。”
以上这段话,说得很通俗,但非常深刻,集中说明了以下两个问题。
1、学习汉语要从语音学习开始,语音学习最难,也最要紧,“因为语言的本身﹑语言的质地就是发音”。这也就是语言学理论所说的语言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或者说人类的自然语言是有声语言。所以学习语言,从一开始就离不开语言,语言教学必须从语音教学开始。
语音学习是汉语学习的基础,语音学习的好坏影响到语法和词语的学习。发音不对词法就不对了。这样发音不对词法就不对就更好理解了。比如汉语里送气和不送气的对立,不注意就会造成误会。比如维吾尔族学生当中常把“chu”(出)说成(qu),把”shou”(手)说成“shu”,把”chifan”(吃饭)说成“qipan”,把“chuan”(穿)说成“quan”,把“zhen”(真)说成 “jin”,把“shao”(少)说成“xiao”,把“ling”(零)说成“leng”,把“zhidao”(知道)说成“jidao”等. 民族学生经常把“qing”(请)说成“xing”,把“qian”(钱)说成“xian”,
把“qi”(七)说成“xi”,把“feichang”(非常)说成“peichang”等。这和本民族的语音混淆了,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双语教师不懂得两个民族的发音区别,在教学中不进行对比教学,在反复操练的过程当中,就会将错就错,甚至会闹笑话。如果发音不好,即影响表达又影响理解,自己发音不好,口语表达不可能流利;也有的人说得很流利,但别人听不懂。自己发音不好,辨音能力就差,这就影响对别人说话的理解。因此,在实际口语交际中,发音不准确,会影响交际,甚至会使交际不能顺利进行,出笑话。
总之,学习汉语,首先要打好语音基础。
二、从学习语言的规律看,初学时就应该严格要求 最初对语音的本身学习是一个很费劲,很难的,且对于以后学东西影响非常的一个工作。语言是一种习惯,学习汉语就要养成一种特殊的习惯,习惯成自然,一旦形成就很难改正。所以,学习汉语,一开始就要学好正确的发音。如果初学发音不正确,错误的发音在交际中不断重复而得到巩固,到后来想改也改不掉了。有些人一辈子也改不过来。古人云:乡音未改鬓毛衰,指的就是这种情况。另外,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学生往往不能百分之百的达到教学要求。古人云:“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于下。”没有严格的要求,就不可能有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少数民族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