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精品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18:40: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明确:名言(1)(2)阐述了这样一个道理:对于一切无业游民,作为大教育家的孔子都对他们无可奈何,由此看来,有业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必要。百丈禅师的例子强调每天都要有事可做。

(二)分析敬业之重要

提问2:读6—7段,用原文中的话说说什么叫敬业,为什么要敬业,怎样才能做到敬业。

明确: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

提问3:在6—7段中,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列举了哪些名言和例子? 明确:名言:(1)主一无适便是敬。(2)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3)用志不分,乃凝于神。(4)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故事:佝偻丈人承蜩。 (三)分析乐业之重要

提问4:文章是怎样论述“乐业”的?

明确:首先反驳“做工好苦”的言论,然后抛出自己的观点:“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最后从发展中领略乐、奋斗中感知乐、竞争中体味乐、专注中享受乐四个方面阐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的道理。

思考:无论是论证“有业之必要性”还是分析“敬业之必要性”,作者都引用了名言或小故事,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明确:无论是名言还是故事,都是为了阐述“有业之必要性”与“敬业之必要性”的道理。名言和故事是证明观点的论据,引用的名言就是道理论据,引用的故事就是事实论据。

5

实践:文章第8段作者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试着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出示IT精英比尔·盖茨、科学巨匠居里夫人、掏粪工人时传祥、档案管理员刘义权等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故事)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个课时,我们从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出发,理清了本文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式,对作者的观点有了初步的认识,现在让我们继续深入学习,探究“敬业乐业”的深刻内涵。

二、理解“敬业乐业”,培养健康劳动价值观 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业”的含义?

明确:这里的“业”并不局限于狭义的职业,也可以指生活中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止限于成人的工作,也可以包括学生的学习等。

2.结合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3.作者在阐述什么叫“敬”时说:“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根据这个解释,你是否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达到“敬”的标准了呢?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你对“敬”的理解。

明确:学习过程中,并未能在课堂上将心思毫无旁骛地用到学习上,这便是对当前学业的不敬。需对自己严加约束,明确己任,才算懂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敬”。

6

4.梁氏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请联系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谈谈你对这一说法的认识。

明确: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有等级色彩的文化,中国人的职业观向来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人们的读书目的又是“学而优则仕”“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种官本位的文化,极度蔑视普通职业,尤其是体力劳动,人们纷纷以出人头地、显亲扬名为人生价值的实现。因此,课文论述的“敬业”说,有着矫正世风、改良国民性的积极作用。

5.文中说:“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据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找出一两位这样的“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请联系自己的实际谈谈我们中学生该如何去做。

提示:那些凡人做的琐事,很多都忠实圆满地完成了,他们都可以称为“天地间第一等人”。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可以以感动中国的人物为例,我们中学生怎样做才算“天地间第一等人”呢?对于学生来说,重要的是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各种素质。

明确:①引用古籍名言时,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如课文第3段,引用孔子的名言之后,又做了饶有趣味的讲解:“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②语言通俗,如话家常。如课文第8段说道:“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③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进行现场交流。如演讲到最后,他说:“我盼望诸君和我一同受用!”这是对听众直接的心理诉求。

三、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演讲词,主旨鲜明,层次清晰,语言通俗,文短意长。课文结构层次清晰。开头就开宗明义地提出了“敬业乐业”的主旨。接下来,分别谈论了“有业”“敬业”“乐业”

7

的重要性;最后,总结全文旨意。本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引用经典、格言。在语言上,充分体现了口语和演讲的巧妙结合。同学们今后在议论文写作中,可以充分学习本文的优点。

四、布置作业

领悟作者的精神旨意,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体验,谈谈自己在学习中感受到的乐趣。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8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敬业与乐业》精品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d3i82ep710e609m87w9sc9l3ppgr019x9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