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在班级管理中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策略初探论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5 6:56:4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班级管理中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策略初探论文

近年来,随着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外来民工这一群体的队伍也随之不断壮大。笔者所在的学校地处城中村,由于当地拥有不少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和工厂,也由于地处城郊这样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当地成为不少外来民工的居住地。因此,外来民工的子女也成为学校生源中一个新生的群体。这些孩子们不同于一般的插班学生,他们在语言、生活和学习习惯上与其他学生有着诸多的差异,简言之,就是文化的差异性容易导致其产生严重的“水土不服”。

如何帮助孩子们身心健康成长,如何使他们在新的环境里克服区域差距,如何使他们融入新的集体,使这个集体健康而和谐,成为老师们十分关切的、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现在谈谈我在班级建设管理中所做的努力和探索。

1.用博爱营造一个温馨的“家”的氛围,使其有一种归属感。

利用班会课开展《我们都是一家人》主题班会,学唱刘德华唱的歌曲《中国人》,让大家认识到我们都是一家人,我们这一家人都有着炎黄子孙的血脉,我们是黑眼睛、黄皮肤的龙的传人。我们的祖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有着五千年灿烂的文化,有着广袤的疆土,处处是我们的家,新来插班的同学就像我们的兄弟姐妹一样,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2.增进了解,摒弃偏见和歧视,学会关爱,学会尊重。

利用班会课开展《外来民工对潮贡献知多少》的主题班会,唱一唱《劳动最光荣》之歌。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到外来民工在潮州工作涉及了诸多工作领域:饮食、货运,我们居住的房子等等都和他们的劳动有关。他们质朴、勤劳,他们在潮州工作,对潮州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是非常值得我们尊敬的。现在我们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个关爱外来民工的大氛围,他们的子女在我们学校读书,甚至我们有缘就读于同一个班级,这是我们的光荣,我们也要形成一个关爱外来民工子女的、博爱的班集体,而最大的关爱就是尊重。

1.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

其一,缓解学习的压力。

外来民工的子女由于在原来就读学校所采用的教材不同,师资不同等原因,刚转入新的学校,往往表现出极大的不适应。特别是中高年级,由于学习的知识量的增多,其差距更加明显,像英语这一科有的原来根本就没有开设,其难度可想而知。这样,由于在学习上遇到的巨大的难题使他们容易或多或少地产生自卑情绪。这些自卑感是

他们对环境消极的对抗。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情绪就会形成一种习惯,就有可能影响他们心理正常的发育。

对此,我积极地进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挑战自我。今年,我所任教的班级转来了五名学生,都是外来民工的子女。已经是五年级了,但他们都从未接触过英语。我担任他们的英语科教学。上课的时候,我看他们几个人的眼神十分茫然、无助。那一刻,我能读懂他们的意思。我们都知道教师设置问题就是要“跳一跳,让学生能摘得到”,这样有成就感,也能培养求知欲望。然而现在,对他们来说这个坎儿太高了,怎么跳也够不着,可其他同学却够得着,看着别人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里很不是滋味。其实,作为教师,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我看着他们的眼睛对大家说:“新来的这几位同学都没有学过英语,但是我相信只要肯努力,就能学得好。我们班里有个别同学英语基础不好,你们就和他们来做个竞赛,现在假设你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看谁跑得快。”我给他们提供了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作为参照物,给他们一种心理暗示,他们就不会觉得孤军奋战了,压力也稍微减轻了。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为他们进行辅导。他们从茫然到能一点点地听懂,到跟得上进度,能作笔记,慢慢地他们的单词听写测验从“0”分、“20”分……进步到及格,一点一滴的进步我都在班里进行表扬和鼓励。从他们欣慰的、略带羞涩的脸上,我读到了幸福。而我也知道他们的自信心也在一点一点地建立起来。

其二、克服生活行为习惯带来的困扰。

努力帮助其改掉生活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不少刚转来的孩子随地吐痰,不勤剪指甲,甚至不勤洗澡,不勤换洗衣服。我曾带过一个班,班里一名学生是五年级才来插班的,也是一名外来民工子女。学习上跟不上大家不说,卫生行为习惯上更有不少毛病,不讲究卫生,身上总是有一股异味,甚至随地吐痰,组织纪律性较差。总之,跟班集体很不协调,不能融入班集体的学习、生活氛围,大家都不愿和他交往。对此,我除了做同学们的工作之外,还单独和他谈心,我告诉他讲究卫生是一个好习惯,有益健康,要求他每天都要洗澡,要剪指甲,不能随意吐痰,并经常询问和检查他的卫生情况。因为经常督导,他也发现讲卫生之后同学更愿意和他交往,体会到了讲究卫生的好处。现在比较讲卫生了,身上没有那股异味了,勤换衣服,穿上崭新的校服,整个人都变得精神了。

2.利用各种活动促进学生间的交流。

学生融合是一个大问题,为此我充分利用每学期一次的红山劳动基地和枫溪陶研所劳动基地的学工学农社会实践活动、学校“文艺汇演”、校园广播以及学校的“‘小心意’爱心活动小组”“雏鹰服务队”等组织,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还在班里开展“手拉手”“帮教”

活动,在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建立友谊,在友谊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健康竞争、共同进步,促进双方的健康成长。

3.寻求家长的配合与理解,做好家校协同教育。

只有取得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才更容易开展,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非常重视做好家校协同教育。因为外来民工子女入学就读的流动性很强,因此,我积极做好档案备案工作,做好住址、电话号码的登记,并及时做好资料追踪更新工作。不少家长因为成天忙于生计,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生活和学习,不少家长告诉我他们每天几乎都没有时间给孩子做饭,就是拿几块钱让小孩随便买个饭盒吃,晚上回家的时候小孩已经睡着了,更甚者有的连小孩有没有来上学他们都不知道。因此,我非常重视考勤的登记,发现有谁缺勤了就及时与家长进行联系,了解情况。平时,也经常通过电访、家访等方式与家长多接触,多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碰到问题了,共同商讨教育孩子的对策;进步了,表现出色了,同样及时告知并表扬鼓励。这样避免了家长在心理上存在对电访和家访的担忧。

每一名学生都是班级里的一个跳动的、可爱的音符,只有用心灵去对话,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在生生不息的律动中对话,才能让这些音符奏出谐美之音。

内容仅供参考

在班级管理中外来民工子女教育策略初探论文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edn56kpm7f2vc1v0ey6gjog0oh7b0066g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