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一:可行性分析试验报告 评分 实验日期 2008 年 4 月 1 5 日 指导教师 张铁楠 姓名 董晓光 专业班级 信息与计算科学0501 学号 21
一、实验名称
可行性分析试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
根据软件工程国家文档规范和课题,撰写可行性分析报告文档。达到熟悉可行性分析方法和可行性文档规约的目的。 三、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显示器一台(分辨率为800*600),硬盘为80G,内存为512M,CPU为Pentium 2.66G。 2、软件环境:WORD2000。 四、试验步骤与内容 1. 引言
1.1 编写目的:本学生课程管理系统模块是为了实现各大高校对学生选课而设计
的,通过试用本系统,可以更加有效的管理学生选课信息,其中包括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信息并且具有查询课程信息,查询教师信息,选课、退选等功能
1.2项目背景 :本系统属于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学生选课管理模块,由
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人员提出,由本组成员联合开发,实现的是管理系统中关于学生选课管理的子功能。
1.3参考资料:参见《软件工程》、《管理信息系统》两书。 2.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 要求:(1)功能:本系统主要针对各大高校选课这一块,学生通过登录,
可以查看各周课程基本信息、查看教师基本信息,并且通过必修和选修分开,如果一天哪几节有必修课,而其它时间你可以进行选修课选择,可以通过选课,学生选
1
择自己需要的课程,并可以退选,最后学生还可以打印课程表。
(2)性能:查询效率尽可能做到精准,信息维护功能做到简单
易用,不需过多对人员的培训。
(3)输入:对于查询功能,应做到可以单条件和组合条件输入;
对于维护功能,要有输入、修改学生信息和课程。
(4)输出:能按要求在显示器上显示所需内容并能打印成有条
理的表格。
(5)安全与保密:对于不同权限用户,设置不同权限,对重要
数据可以考虑加密存储。考虑到数据保存,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系统定时自动保存,省去手工保存的繁杂程序。
(6)本模块由系统主界面调入,实现学生选课管理子功能。 (7) 完成期限:1个月
(8)基本处理流程:(见最后一页)
2.2条件、假定和限制: 开发时间:4月。 经费来源:个人筹集
最迟完成时间:2008年6月1日 2.3 决定可行性的主要因素: 资金到位
开发人员无较大变动 3.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现有系统为完全人工记录,设备落后,工作重复量大、枯燥,错误率高,查
询复杂、花费时间长。 4.所建议技术可行性分析
4.1 本系统将大大改善数据处理速度,并且更加方便的对数据进行管理,同
时可以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工资支出 。 4.2采用建议系统可能带来的影响
4.2.l对设备的影响
只需添置低档计算机,如果条件允许可添加打印机以便查询能方便
2
打印成资料作为参考。
4.2.2对现有软件的影响
对现有软件不会产生冲突,对使用的操作系统来说有很好的兼容
性、稳定性。 4.2.3对用户的影响
需要短时间来熟悉新系统,但不需要大量的培训。 4.3技术可行性评价
在以上限制条件下利用现有技术和人员,完全可以实现预期目标。开发人员应尽职尽责,尽量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项目。
5.所建议系统经济可行性分析
学校已经决定在软件的开发、管理和维护以及硬件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工资等方面进行适当资金投入,且学校现有的个人电脑等设备也能满足 系统的开发需求,所以开发整个系统在软硬件设备上的投入可控制在学校所能承受的范围内,关键是在开发后期对系统中所涉及的软硬件及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整合。同时,此系统开发成功后投入运行可显著提高管理水平、工作效率,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大大降低学校的管理成本,提高学校的各方面能力,带来新的生命力。 6.社会因素可行性分析
6.1法律因素
所有技术资料都由提出方保管。 合同制定确定违约责任 6.2用户使用可行性
使用本软件人员要求有一定计算机基础。
7.其他可供选择方案 7.1引进已有管理系统
操作人员需要重新上机培训,可以避免大量开发费用
7.2将程序开发工作移交专业软件公司制作
不需学校投入大量相关人力,但相对物力比本方案要多
8.结论意见
由于通过详尽的可行性分析,基本条件已必备,本系统可以马上开始实施,并尽可能做到提前完成。从人力资源优化角度来说,可以充分利用学校已有人力资源。从开发成本角度来说,将支出成本降到最底。所以推荐此方案为最佳方案。
3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实验二:需求分析试验报告 评分 实验日期 2008 年 5 月 1 8 日 指导教师 张铁楠 姓名 董晓光 专业班级 信息与计算科学0501 学号 21
一、实验名称
需求分析试验报告 二、实验目的
根据软件工程国家文档规范和课题,撰写需求分析报告文档。达到熟悉需求分析方法和需求文档规约的目的。 三、实验环境
1、硬件环境:显示器一台(分辨率为800*600),硬盘为80G,内存为512M,CPU为Pentium 2.66G。 2、软件环境:WORD2000。 四、试验步骤与内容 1 概述 编写说明:
本章描述本软件开发的背景,系统目标,用户的业务情况,以便于需求理解。 1.1 背景
在课程管理中,需要从大量的日常教学活动中提取相关信息,以反映教学情况。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易发生数据丢失,统计错误,劳动强度高,且速度慢。使用计算机可以高速,快捷地完成以上工作。在计算机联网后,数据在网上传递,可以实现数据共享,避免重复劳动,规范教学管理行为,从而提高了管理效率和水平。 1.2系统目标
选课管理信息系统以计算机为工具,通过对教务管理所需的课程信息管理,然后把基本选课信息展示给学生,这样可以将方便学生对课程的选择和管理,而不需要跑到教务处进行选课,可以说从繁杂的工作解脱出来,使其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