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6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精品探究题25道(A)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30 6:24:0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6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精品探究题25道(A)

1.小新和同学一起用硬纸板搭建了图示的轨道,测量小球运动的平均速度。

路段 距离s/cm AB BC CD DE 50.00 50.00 50.00 运动时间t/s 0.45 0.60 0.75 平均速度v/(m·s-1) 1.11 0.83 0.67 1.08

(1)根据实验的原理____,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小球运动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 (2)他们先用钢卷尺对轨道的各段长度进行测量并分段做了标记,因___ 的测量误差较大,需多次测量。为保证小球每次通过A点的速度相同,必须用同一小球从左边斜面的___高度由静止释放。要使小球能够通过E点,释放小球的高度应__ 水平段BD的高度。 (3)从A点开始计时,用电子秒表分别测量小球经过B、C、D、E各点的时间,整理实验数据并记录在下表中。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vBC__vCD,这是因为小球在运动过程中受到__ 作用;小球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在__点的速度最小。 (4)小球在BD段运动的平均速度为__ m/s(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答案:(1)v=s/t(2)时间 同一 大于(3)> 摩擦力 D (4)0.74

2.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在学习“测量平均速度”时,想测量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在不同阶段时的平均速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让小车从带有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个位置时电子表的显示时间(圆圈里面的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5∶35∶20 15∶35∶22 15∶35∶23 100.00 0.93 A 8 9 10 dm B 4 5 6 7 C 2 3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进行测量的; (2)通过分析图中所给信息可以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运动到底端的过程中_____(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3)小车在AB段运动的路程SAB是___dm;在B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BC是___m/s;在AC段运动的平均速度vAC是___m/s;

(4)在实验前必须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小车到达C点还没有停止计时,则会使所测量的运动时间偏___. 答案:(1)v=s/t(2)不是(3)4.00 0.5 0.3(4)大

3.在一次《趣味物理》讲座中,老师谈到传说中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时说:“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下落的任何物体,都会同时落地,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这种运动叫做自由落体运动。”课后,兴趣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始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他们用频闪照相机(频闪间隔时间t=0.1s)拍摄下了数张不同质量的金属小球从同一位置自由下落的影像,其中一张如图甲所示。

小知识:频闪照相,是让照相机对某一个运动物体每间隔相同时间曝光一次,将物体在

1

不同时刻所处位置记录下来,由于曝光间隔时间固定,因此,频闪照片除记录下物体的位置外,还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0 1 2 3

s4=35cm

4

s5=45cm

5

0

小球在不同时刻所处位置

0.1 0.2 0.3 0.4 s1=5cm s2=15cm s3=25cm

40 30 20 10

t/s s/cm (1)从起点0算起,小球到达位置3时下落的时问tⅢ=__s,通过的路程sⅢ=__m。 (2)请根据影像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小球下落0.3s内的s—t图像。(提示:下落距离s要从起点0算起)

(3)他们比较数张照片,发现不同小球在同一时刻的确几乎都在同一位置,则说明了物体下落快慢与质量无关。为了从理论上证明这一结论,请你计算:从0点起小球下落的距离s与对应时间平方t2比值(至少取3个时间数据;比值的单位为m/s2)。 (4)通过比较这些比值,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答案:(1)0.3 0.45(2)答案如下图所示

s/cm 40 30 20 10

t/s 0

0.1 0.2 0.3 0.4

(3)nⅠ?sⅠs10.05m?2??5m2 22stⅠt(0.1s)sⅡ2tⅡnⅡ?nⅢ??s1?s2(2t)2?0.2m(2?0.1s)?2?5ms2

s2sⅢ2tⅢ?s1?s2?s3(3t)20.45m(3?0.1s)2?5m

(4)结论:从计算结果看,小球下落的距离s与对应时间的平方t2比值是一个恒定值,则说明任何物体自由下落,运动的距离s都只与运动时间t有关,可证明:小球下落快慢与物

2

体的质量无关。

4.在探究“物体的质量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时,小明同学把收集到的数据填入下表.但他漏填了第二次测量的质量和体积,其质量和体积的读数如图所示.

(1)请你帮他完成表格中漏填的三个数据:___、___、___; (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写出可得出的结论:______.(写一个即可)

(3)小明与其他同学交流后,发现从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之间存在一个关系,请写出此关系.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测量对象 铁块1 铁块2 铁块3 塑块1 塑块2 塑块3 156 7.5 12.5 25 质量/g 46.8 20 6 10 20 体积/cm3 6 质量/体积(g/cm3) 7.80 7.80 1.25 1.25 1.25 mL 50 40 mL 50 40 30 20 10 50g

20g 5g

30 20 10 答案:(1)78 10 7.8(2)同种物质,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等(3)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式:ρ=m/V=常数.

5.唐昊同学在做“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mL 20g

25 20 0 1 2 3 4 50 1 2 3 4 5g mL 25 20 15 10 5 g

15 10 5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的最左端,发现指针如图所示,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调节,使天平平衡。(选填“左”或“右”)

(2)将小石块放置天平的左盘,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所示,天平重新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g。

(3)用量筒测小石块的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是____cm3 (4)经过计算,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kg/m3 答案:(1)右 (2)24 (3)10 (4)2.4×103

6.小惠同学为了测量德化高山茶油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

(1)把天平放在__,将游码移到称量标尺零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在分度标尺中央刻度线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操作情景如图所示,错误之处是:___。 (3)重新调节好天平,小惠称得茶油和烧杯的总质量为60g,然后将一部份茶油倒入量筒

3

2016年中考物理力学专题复习精品探究题25道(A).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h6n7a5pl1h1yl7prq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