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教案 www.zhajiaoan.com
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事物,用电脑设计制作出标志设计作品,并说说标志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
●方案二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各种标志作品
(教师)中外优秀标志设计图片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1)分类演示标志设计作品,说明标志设计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
(2)请学生思考:这些标志都具有哪些特点?
2.深入教学。
(1)演示中国联通标志、Windows软件标志、麦当劳公司标志。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不同标志形式蕴涵的不同内容,得出结论:标志设计要考虑其特定的文化背景。
(2)演示“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标志”,重点演示设计的四个步骤。
教师着重分析标志的文化内涵:该标志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五星造型象征中国,有中国传统吉祥图案中的“盘长”,且仿照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的动作人形。
(3)请学生分析其他奥运会标志的不同特点。
找教案 www.zhajiaoan.com
3.课堂延伸。
(1)说明标志是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并提请学生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体现标志的象征意义?
(2)分析归纳课文中不同国家的奥运会标志,并找出它们在设计上的不同风格与特点。
4.布置作业。
收集生活中常见的标志作品,并分析它们的设计特点。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类标志资料,三角尺、圆规、白纸、直尺等工具
(教师)各类标志设计图片、彩纸、剪刀
教学过程
1.导入教学。
演示各类标志(分为商业性和非商业性两类),引导学生从标志的功能方面思考商业性和非商业性标志的区别,教师最后作出归纳总结。
2.深入教学。
(1)演示标志设计作品,讲解标志设计的构成要素:图形、数字、文字或三者结合的形式。
(2)演示飞机机身上的标志设计,讲解标志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3)重点演示“新华航空公司标志”。教师把有色纸剪成“手形鸽子”形状,学生跟着操作,还要让学生了解绘制标志的具体方法。教师必须向学生说明,标志设计制作要求严谨,常见的制图方法有两种:一、比例标识法;二、方格标识法。详细讲解并演示这两种绘制方法。
找教案 www.zhajiaoan.com
3.课堂延伸。
要求学生为自己的班级或学校设计一个标志,做到构图简洁,意义明确,进一步掌握标志设计制作方法,并将完成的作品放在橱窗展览。
4.布置作业。
请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任选内容设计一个标志,并说说设计构思。
浙美14册 校园环境标识设计
【教材分析】
1.编写思路。
本课与第一课内容有着一定程度的联系,体现了设计与环境的关系,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育。”
课文在整体布局上,首先展示的是一系列优秀的环境标识设计,培养学生学习环境标识设计的兴趣;其次是环境标识在校园环境中的实际运用; 最后是校园环境标识的设计流程以及安装过程。
环境标识设计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特定目的进行设计与制作,起到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环境的目的。本课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加强趣味性、实用性,使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
本课的学习过程分为:切入、感受和表现。
(1)切入——标识设计的范例。
标识设计内容的选择,要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艺术修养,培养学习兴趣,为终生学习打好基础。因此,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和着眼点进行本课学习,重点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必将有助于丰富和强化学生的知识水平。
找教案 www.zhajiaoan.com
(2)感受——优秀的校园环境标识设计作品欣赏。
教材中,首先编入的是一些优秀的标识设计,包括校园指示牌、停车场指示牌及社区环境标识等,说明环境标识设计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然后是一些名校的环境标识设计,如斯坦福大学典雅的校园环境,北京师范大学“绿草茵茵,踏之何忍”的环境标识,根据所选图片,从工具材料、造型、设计等不同角度对作品进行阐释。
(3)表现——学生动手参与。
教材最后要求学生策划、设计并动手制作校园标识,加强协作,如集体讨论设计方案,加工制作并安装,一切都是与他人互相协作完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与集体观念。通过深入尝试、体验,营造一种艺术氛围,使学生产生愉悦感受,从而引发对美术课程的喜爱。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悉、掌握环境标识设计流程的各个环节:考察环境——确定内容——选择材料加工制作——安装,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思维和实践操作能力。
2.重点、难点。
重点: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原则,环境标识设计与环境的协调关系。
难点:校园环境标识设计及其制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环境标识设计的基本知识。
2.初步学习以协作的方式进行整体设计。
3.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美化生活的意识。
【教学设计】
●方案一
第一课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