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苦苦的追求 执着的坚守 武乡秧歌著名艺人房素芬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9 1:40:3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苦苦的追求 执着的坚守

——记武乡秧歌著名艺人房素芬

郝俊峰

房素芬是武乡秧歌继安娥英之后又一棵闪亮的新星,也是武乡秧歌从九十年代至今最有影响力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知名艺人,在武乡人们一说起房素芬,总是翘起拇指夸她个不停。然而,随着武乡秧歌的没落,房素芬这个曾经誉满太行的知名艺人,不得不告别让她无限眷恋的舞台,跟随八音会常年演出,虽不能如往常那样尽兴的一展歌喉,但她始终不忘自己是武乡秧歌的传人,多少年来与秧歌不离不弃,不论走到哪里,也不管有无观众,她都会高唱一曲,以表达其与生俱来的秧歌情结。

2014年,武乡2台热播的《俺们这个文化村》之《走进马堡村》,突然有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电视银幕上,她身着久违的戏装,一招一式比划着,用最为动情的武乡秧歌调,把一段经典的《冒风踏雪碾粗糠》选段奉献给马堡村的父老乡亲,也奉献给了电视机前的戏迷观众。这是他继秧歌大赛以来,少有的几次面对广大观众演出,哪怕这机会少的可怜,她依然异常兴奋,至少过了一把舞台瘾。自从这期节目后,房素芬的名字再一次走近观众的视野,这个说那不是一分团的房素芬嘛!那个说这不是唱小芹那媳妇;还有的说她就是全县秧歌大厦第一名的获得者,还奖了个大电视;众说纷纭如数家珍,似乎在诉述着素芬那曾经辉煌的过去……!

房素芬,1982年入武乡戏校学戏,主攻小旦,1984年武乡县举办庆“八一”文艺活动,还是学生的她,首次登台靓相演出,主演《游龟山》藏舟选段胡凤莲,一举成名。由于她对戏剧艺术的酷爱和天生的一副好嗓子,再加上她后天的努力,不用几年就技艺大有长进,深受老师们的器重。时任校长李金兆,根据长时间的观察与筛选,觉得素芬是个可造之才,将她作为重点对象培养,本指望她将来把武乡秧歌唱响,或唱到更远的地方,谁能想到,后来突如其来的一场戏剧危机,致使武乡秧歌这朵艺苑之花突然停顿,不仅扼杀了她献身戏剧艺术的梦想,也断送了她梦寐以求的舞台风光。在戏校的三年,由于她刻苦用功,勤奋好学,再加上老师们循循善诱,费尽心血的教导,房素芬逐渐崭露头角脱颖而出。接着她在戏校学生下乡实习演出,大型古装剧目《三审皇宫案》中饰演侠义宫女梅梅一角,

以表演细腻唱腔优美博得观众好评,那一年她才15岁,这也是她从艺道路上啃的第一个大本头戏,也是她展现艺术才华一个绝佳的机会,观众们的赞许老师们的认可让她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把自己最精彩的一面展现给社会与观众,她才能对得起所有帮助过她成长的老师们,以及那些默默无闻关心支持的戏迷观众。转眼就是1985年的冬天,她以语文82分、政治93分、业务常识79分、业余表演84分的优异的成绩毕业离校,顺利进入武乡县人民剧团。

走进县剧团的大门,是她艺术人生的一次机遇更是挑战,那时的武乡剧团名角荟萃,阵容强大 仅小旦一个行当就有四、五位演员,而且还有驰名三晋的名演员安娥英坐阵,简直就没有她发挥的余地,好在上天总是对执着的人有所眷顾,娥英老师甘当配角把自己的角色让给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小闺女来演,并收她为徒,把自己多年来的舞台经验潜心传授,修剪着素芬这朵含苞待放的艺苑之花。素芬接替老师演的第一个戏叫《王贵李香香》,该剧是娥英的代表作之一,早在1983年就被省电视台录制成戏剧艺术片,在全省范围内播放,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素芬接这个戏的时候,团里有不少人持怀疑态度,认为她胎毛未褪还能演好戏。还有一部分人为她捏了一把汗,深怕一旦有什么闪失,会毁了这闺女一辈子的前程。毕竟她有唱戏的天赋,也有着一股韧劲,具备一个戏剧演员的基本要素,可就是太稚嫩了,缺乏一定的舞台经验,是否能很好的驾驭这个角色,真的难说难料。她的师傅安娥英也有此担心,几次劝她还是先从古装戏入手较好,现代戏太单边难度也大,一旦掌握不好会对你将来的发展有所影响。面对恩师的好言相劝,素芬第一次违背了师傅的意愿,跟师傅实实在在的唱了一出对台戏。越是如此,她越是要勇敢的去面对,向师傅,向团里的人们证明自己。迎难而上也许是她固有的秉性,这也正是一个艺人必备的基本条件,要不然怎么可能在艺无止境的汪洋大海中吸取精华提炼自己呢?不管别人说什么,是关心还是支持,是冷嘲还是热讽,铁了心的素芬毅然决然的担当起《王贵与李香香》的主演。她根据师傅平时对她的点滴教导,对照着《王》剧录相带,她反复揣摩细心研究,找差距求突破,结合自身条件发挥武乡秧歌“三小”专长。最终,皇天不负有心人,她成功了,而且还取得了不同凡响的效果,当剧场里叫好声鼓掌声不断时,让当初那些说三道四的人哑口无言,也不得不佩服起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素芬。 从学戏到演艺,从失败到成功,命运之神一次次惠顾这位对艺术执着的人,她的

成功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泪水与汗水,鲜花和掌声,凝聚成精彩的舞台瞬间,把美妙的戏剧艺术倾情奉献,给观众不知带来多少欢声笑语,殊不知,那台上三分钟,可是台下十年功苦苦练成呀!自从参加剧团工作,自拜到安娥英这位驰名上党剧坛的艺术家门下,房素芬的感触颇深,技艺大长,可以说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她不仅有扎实的技能,更有了驾驭角色的本能,在后来的演出中表现甚是突出。如她在《雁门关》中饰演的肖公主,这个角色主要是以唱为主,只有一些基本的表情动作,一般来说这种角色根本唱不响把式,可在素芬看来,这种细微的舞台表演形式,恰恰能体现出她的特色,把个肖公主演绎的活灵活现,入情入理,得到了当时在武乡剧团排练此剧的上党梆子大师级艺人樊富生老师的赞赏。稍后她又成功塑造了《小二黑结婚》的小芹、《杀妻》的王玉莲、《法门寺》的孙玉娇、《打金枝》的升平公主等等三、四十个舞台艺术形象。可以说她的表演已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一跃而成为武乡剧团最具实力的女演员,名满上党。 一九九一年春,武乡剧团参加长治市自编剧目汇演,素芬主演《娘随驴去》一剧,她饰剧中的女主角花花,获得二等演员奖。一九九四年,她与同是演员的丈夫赵德红主演《杀惜》,夫妻二人均获一等演员大奖。贰零零六年、零七年在武乡县与长治市举办的两届秧歌大赛上,房素芬毫无疑问的再夺桂冠。同年,又参加长治市戏剧汇演,以《将军泉》吴改英一角获得二等演员奖,等等等等,还有其它一系列的个人奖项,都明晃晃,金灿灿的闪现着光芒,印证着主人公辉煌的过去。一踏满载荣誉的奖状,按理说素芬自当心安理得的去享受戏剧给她带来的种种成就,可是她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这不仅仅在于武乡剧团的解体,更基于武乡秧歌的即将消亡。曾几何时,她积极提议,到处呼吁,企盼秧歌剧团恢复演出,早日看到光明剧团的光明。

作为艺人,她是武乡秧歌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作为人妻人母,她又是一个家庭的主心骨,由于丈夫常年在外演出,无暇顾家,家庭的重担也就落在了她的身上。为此,她曾一度离别让她风光无限的舞台,虽离开了舞台,但她总放不下秧歌,正如她所说:“自小儿就学了个唱戏,自己也特别喜欢,现在要是不唱了,嗓子发痒不用说,心里总觉得舍不得。”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自离开舞台后,她大部分的时间是跟随八音会下乡演出,当然有时也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场合下,她总会唱上一段武乡秧歌。贰零一四年,县里组织原

剧团艺人回县排戏,她是《小二黑结婚》、《义务看护队》两剧的主演,当时有人提出,她一个人主演两部戏太累,要求换个演员,而她却说,两部戏我都要演,要换人那就都换了,见她这样大家也不好再说什么。同年,省里举办文博会,她代表武乡秧歌参加,当她清脆淳朴的声音响起时,惊呆了各地游人。这次演出虽然时间很短,却是一次具有特殊意义的演出,是武乡秧歌继诞辰以来,仅有的几次唱响省城的机会,而且还是面对全国各地的观众。

生活造就艺术,艺术造就舞台,舞台造就人才 ,这是一条永恒不变的规律。如果没有舞台,那将是艺术没有发挥的余地,人才也在有意无意的毁灭。说来房素芬有点生不逢时,别的不说,至少在戏剧危机以及后来的种种原因导致下,她没能够将自己的毕生所学奉献舞台,其精湛的表演艺术也淹没于无情的历史年轮,唉!总归有些可惜。虽如此,她却没有被这些所谓的困难吓到,而是愈发坚强,多少年来,她始终精神饱满,积极投入,研究秧歌唱腔,吸取别的剧种的精华,与武乡秧歌融会贯通,使自己的唱腔更加动听更有穿透力。坚持不懈的学习,苦苦的追求与探索,因为她相信总有一天武乡秧歌还会重展英姿,她也还会把武乡秧歌优美的旋律奉献给父老乡亲。

如今的房素芬,是一名地地道道草根艺人,她不仅痴情于武乡秧歌,她还热衷于地方曲艺,对武乡鼓书、琴书、三弦书、民歌、开花调等均有涉猎。由其是她为了更好的掌握曲艺表演技巧,于贰零零五年,年届不惑的房素芬,甘愿拜名气比自己小的县曲艺队队长常慧斌为师,从头学起曲艺表演,好在她有唱秧歌的丰厚底蕴与结实基础,不用多长时间就出师成名。贰零一四年,素芬主唱《情洒公路》参加市里汇演获得一等奖,她参与演出的剧目主要有《武乡骄傲和光荣》等,特别是她参与演出的武乡琴书《白安排》,参加了中国曲艺第八届牡丹奖(长治赛区)最高奖竟选,有机会与全国各地曲艺剧种交流学习,天资聪颖的她将别家之长与武乡鼓书有机结合现场发挥,使腔调更加圆润动听,观众交口称赞,房素芬再一次唱响上党古城。

不觉得,素芬已走过三十多年的艺术生涯,她成功塑造了众多舞台艺术形象,如小芹、花花、阎婆惜等等,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至今仍被观众津津乐道。而且她在曲艺表演方面也多有建树,近年来,网络上频频传出她的精彩唱段,受到邻近的左权、榆社等地不少观众的青睐,他们中有人还通过关系多方打听她的

联系方式,甚至亲自登门拜访,只为能听她唱上一段,以表崇拜之情。岁月无情催人老,如今她已近知天命年,她说:“此生别无她求,只想让县里尽快恢复秧歌剧团,开办戏校,好把自己毕生所学传给下一代,让武乡秧歌后继有人,我就心满意足了。”数十年的苦苦坚守,满腔热情的付出,这就是房素芬,一名艺人执着的追求。

苦苦的追求 执着的坚守 武乡秧歌著名艺人房素芬.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jww33iz2072if1yc64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