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课程要求]
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
对应学生用书p92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 中国特色社会??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①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主义政党制度?基本内容????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
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② 政党协商 、人大协商等???③ 政治协商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人民政协的职能?民主监督?????④ 参政议政
一个性质:人民政协的性质
四方面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容 三个职能:人民政协的职能
地位: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考点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1.我国民主党派的名称、性质、地位
(1)我国八个民主党派的名称: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盟。
(2)民主党派的性质: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2.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1)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
(2)在组织上,坚持互相独立,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3)在法律上,地位平等,都以遵守宪法和法律为根本活动准则。
(4)在方针上,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
3.我国政党制度的主要内容
我国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主要内容:
(1)通力合作的友党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
(2)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即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
(3)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4)多党合作的根本活动准则:遵守宪法和法律。 4.坚持多党合作制度,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适合我国国情。
(2)是从中国土壤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对人类政治文明的重大贡献。
全面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区 别 性 中国共产党 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工人阶级是其坚实的阶级基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是其深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 是执政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 ①在政治上: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是执政党与参政党的关系。②在组织上:是互相独立的关系。③在事业上:是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关系。④在工作上:是互相监督的关系,而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⑤在法律上:是平等的关系 [特别提醒]民主党派不是在野党、反对党,它们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是参政党。其参政的目的,不是与共产党争夺领导权,而是与共产党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
民主党派 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 现阶段,其成员以各界知识分子为主 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政治力量、参政党、亲密友党 质 基 础 地 位 联系 民主党派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如下:
1.(2018·全国卷Ⅲ)2016年以来,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赴8个贫困人口多、贫困发生率高的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协助总结各地经验和做法,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民主党派的上述做法 (C) ①创新了外部监督的形式,提升了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 ②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 ③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 ④彰显了民主党派的协商功能,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民主党派是人民政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发挥参政议政、民主协商作用的平台,①中“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与题意不符;受中共中央委托,各民主党派中央分别赴中西部省区深入了解脱贫攻坚工作实际,发挥了民主党派自身优势,推进了中央决策部署的落实,②符合题意;就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监督性意见建议,民主党派贯彻了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增强了民主监督的针对性,③符合题意;④中“开创了多党合作的新路径”表述错误。故选C。
2.(2016·全国卷Ⅲ)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某市纪委、市委统战部与各民主党派建立合作调研机制,围绕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的具体措施等,共同开展调研,党外专家直接提出意见和建议。建立这一机制(C)
①是防治腐败,实现党风廉政建设目标的保证
②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的体现 ③意在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民主监督水平 ④是强化对权力的约束、完善法律规范的重要举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建立这一机制是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多党合作基本方针的体现,意在搭建合作平台,提高民主监督水平。①④错误,排除。
3.(2017·天津)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在扶
贫开发攻坚阶段,各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对8个中西部省区的脱贫攻坚工作开展民主监督。同时,各民主党派围绕民族地区人口脱贫这一短板,发挥各自特长,大力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等事业,为改变民族地区落后面貌贡献智慧和力量。
结合材料,说明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10分) 【解析】本题是以扶贫开发为背景材料,考查民主党派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工作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结合材料,联系政治生活的知识,可从我国的政党制度、民主党派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民主党派坚持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的角度分析。
【答案】①我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②民主党派受中共中央委托,在扶贫开发工作中,进行民主监督,参与民族地区建设,表明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民主党派是参政党,与中国共产党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③民主党派参与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坚持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考点二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1.理解社会主义协商民主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方式,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的渠道主要有政党协商、人大协商、政府协商、政协协商、人民团体协商、基层协商、社会组织协商等。
2.人民政协的性质、组成人员、主题、职能
(1)人民政协的性质: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
(2)人民政协的组成人员:人民政协的组成人员即政协委员,不是由选举产生的,而是由协商推荐产生的,称委员而不叫代表。政协成员有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少数民族人士、各界爱国人士、港澳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等。
(3)人民政协的主题:团结和民主是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 (4)人民政协的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
1.人民政协与人民代表大会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二者的性质不同。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