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初步了解溺水安全的有关内容,知道每一个学生(包括公民)都要提高安全意识。
3、自己能改变生活中不遵守溺水安全的不良习惯,提高对生活中违反安全原则的行为的辨别能力。
4、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学会自救的方法
二、活动准备
1、在黑板上写出班会主题:珍爱生命、预防溺水;
2、收集有关防溺水事故发生的资料;以及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资料。
三、活动内容
1、导入:教师讲述近期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一些溺水死亡事故。
听了这件事,我想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心里都不会感到轻松。你是否感叹,是否惋惜,一个生命就这样在世界上转瞬消失?此刻,你在想什么?请同学谈谈你的看法。
小结:人,应该珍爱生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珍爱我们的生命——防溺水教育。
2、溺水是游泳或掉入水坑、水井等常见的意外事故,一般发生溺水的地点通常在:游泳池、水库、水坑、池塘、河流、溪边、海边等场所。
夏天是溺水事故的多发季节。每年夏天都有游泳溺水身亡
事故发生。在溺水者当中,有的是不会游泳的人,也有的是一些会游泳、水性好的人。因此,为了防止溺水事故的发生,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这几点:①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②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③深水的地方不去;④不熟悉的江溪池塘不去。⑤要清楚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熟知自己的水性⑥游泳前先接受正规的培训。
3、夏季游泳溺水自救方略介绍
四、活动总结:
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你的手里。同学们,珍爱我们的生命吧!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安全意识,安全第一,防患于未然。水无情,人有情。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惜生命,远离所有的不安全!
炎炎夏日里,游泳是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可溺水身亡已成为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 “头号杀手”。xx年6月9日一天之内在山东、湖南、黑龙江等地连续发生的16名中小学生溺水身亡事故,令人痛心。
惨痛的教训,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中小学生溺水死亡事故,多发生在周末、节假日、或放学后;多发生在无人看管的江河、池塘等野外水域;多发生在学生自行结伴游玩的过程中,有的是结伴下水游泳溺亡,有的是为救落水同伴至多人溺亡;多发生在小学生和初中生,男生居多。
首先,请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充分认识溺水等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游泳的场所很多,除了室内室外游泳池,还有迷人且具挑战性的池塘、河道、水库等自然水域,但是欢乐享受之余,也请特别注意,平静的水面,美丽的涟漪,其中也隐藏着致命的危机,一时的疏忽和大意,就可能导致灭顶之灾。溺水安全事故往往会给家庭带
来难以挽回的后果,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同学们一定要切实认识水域的危险和溺水的危害,从而避免溺水事故的发生。
其次,同学们要做好预防溺水安全事故的严防死守。同学们周末、节假日在家里的自由活动时间长,要切实把防溺水安全意识和责任放在心上,要时时提醒自己,做到游泳“四不去”:即未经家长、老师同意不去,没有会游泳的成年人陪同不去,没有家人的陪同不去,不私自结伴去河塘、水库等水域游泳或戏水活动。
再次,平时要多学习防溺水的技能和预防安全事故的方法,提高自救自护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要掌握游泳本领和溺水自救技能。要知道在遭遇险情或发现有人溺水时,一定要立即大声呼喊救人,不要贸然下水营救。一旦发现有学生在水边玩耍或游泳,要及时进行劝阻,以减少意外事故发生。
同学们,安全事故猛于虎。任何一次安全事故都会影响你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吞噬你们的生命,进而影响家庭的美满和幸福,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让我们携起手来,克服麻痹侥幸心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重视安全意识的培养和责任,增强防范溺水等安全事故的自觉性,提高识别险情、遇险逃生的能力,真正成为健康成长的一代新人。
防止溺水伤害常识
一、游泳时应注意什么?
游泳是一项十分有益的活动,同时也存在着危险。要保证安全,应该做到:
1、游泳需要经过体格检查。患有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中耳炎、皮肤病、严重沙眼等以及各种传染病的人不宜游泳。处在月经期的女同学也不宜去游泳。
2、要慎重选择游泳场所,不要到江、河、湖、海等无人看管的水域去游泳。
3、下水前要做准备活动。可以跑跑步、做做操,活动开身体,还应用少量冷水冲洗一下躯干和四肢,这样可以使身体尽快适应水温,避免出现头晕、心慌、抽筋现象。
4、饱食或者饥饿时,剧烈运动和繁重劳动以后不要游泳。
5、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跳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