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以下哪种物质有抑制肠道中有害菌生长,繁殖、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平衡,提高机体免疫能力,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等作用的物质( )
A、膳食纤维 B、糖醇 C、多不饱和脂肪酸 D、双歧杆菌 8、HTST杀菌温一般为( )
A、68℃ B、85℃ C、135℃ D、75℃
三、名解释解释(每题 3分,共 12 分)
1、大豆蛋白的溶解度 2、集中腐蚀 3、无菌包装 4、搅拌型酸乳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排气的作用。
2、热杀菌罐头冷却的目的 3、果品涂层的作用
4、中间醒发就是醒发这句话对吗,为什么? 5、面筋的形成过程
五、计算题(每题8分,共16分)
1、食品干制前的水分含量为90%,干制品沥干重4Kg,干制品的复水率为6,复重系数为80%,试计算干制品的水分含量,干燥率。
2、炼乳中总乳固体含量为30%,脂肪为10%,标准化后原料乳的脂肪含量为4%,非脂乳固体含量为10%,欲制长期是蔗糖含量45%的炼乳,试求100Kg原料乳中应添加蔗糖多少?
六、综合题(15分)
1、罐头热杀菌的工艺条件表达式是什么?如何选择糖水桔子罐头杀菌工艺条件?
食品工艺学试题九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按照水分的存在形式,可将果蔬中的水分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另一类水分是 。
2、水解酶类主要包括 ,果胶酶和蛋白酶。 3、脂溶性色素包括叶绿素和 。
4、一般要求冷却用水必须符合饮用水标准,必要时可进行氯化处理,处理后的冷却用水的游离氯含量控制在 。
5、原料热烫的方法有热水处理和 两种,热烫的终点通常以果蔬中 的 完铁活为准。
6、引起冰淇淋收缩的主要原因为 、 、 。 7、我国最流行的面包烘焙工艺是 。
8、在蜜饯制作过程中,为增加染色效果,常用 作为媒染剂。 9、罐头杀菌的方法有很多,有 、 、 。
10、为阻止饼干中油脂的氧化,延长保质期,添加抗氧化剂是有效的,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有 、 、 三种。 11、酥性面团因其温度接近或略低于常温,比韧性面团温度低得多,因此常被称作 。
12、面包是以小麦面粉为主要原料,与酶母和其他辅料一起加水调制成面团,再经发酵整形 ,烘烤等工序加工制成的发酵食品。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我国罐头食品厂常用的排气方法。
A、热力排气 B、真空密封排气 C、压力排气 D、蒸汽密封排气 2、白木耳用 熏制会产生退色反应而显得格外的白。
A、CO2 B、SO2 C、NH3 D、N2
3、 是关系到肉在加工中的嫩度,变化和某些其他性质的重要成分。 A、肌动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动球蛋白 D、肌红蛋白 4、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以下选项中哪种有机酸的酸性最强 。 A、柠檬酸 B、苹果酸 C、洒石酸 D、水扬酸 5、果蔬中的 与单宁物质能够产生絮凝现象,在果汁澄清中常用此性质。 A、果胶 B、维生素 C、蛋白质 D、纤维素 6、牛乳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是 。
A、清蛋白 B、球蛋白 C、血清白蛋白 D、酪蛋白 7、面包醒发的时间一般掌握在 。
A、15~25min B、20~30min C、25~30min D、55~65min 8、在大豆的多种抗营养因子中, 对豆制品的营养价值的影响最大。 A、血细胞凝集素(Hg) B、胰蛋白酶抑制素(TI) C、抗维生素因子 D、致甲状腺肿素
9、面粉蛋白质由两种主要蛋白质组成,麦胶蛋白和 。
A、清蛋白 B、球蛋白 C、麦谷蛋白 D、醇溶谷蛋白 10、 俗称“热粉”,这种面团要求具有较强的延伸性,柔软、光润,并要有一定程度的可塑性。
A、酥性面团 B、韧性面团 C、甜酥性面团 D、梳打饼干面团
三、名词名称(每小题4分,共16分)
1、糖酸比 2、复水性 3、排气
4、安全杀菌F值
四、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为什么陈面比新面的面粉筋力好? 2、在加热过程中,乳石是怎样形成的? 3、奶油压炼和加盐的目的各是什么? 4、果蔬糖制品保存的基本原理
5、什么是“真空膨胀”和“真空膨胀系数”?
五、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食品干制前的水分含量为88.4%,干制品水分含量为4.6%,干制品和复水后的干制品沥干重各为2.3kg和13.8kg,试计算它的干燥率,复水率和复重系数。
2、炼乳中总乳固体含量为28%,脂肪为8%,标准化后原料乳的脂肪含量为3.16%,非脂乳固体含量为7.88%,欲制得蔗糖含量45%的炼乳,试求100kg原料乳中的添加蔗糖多少?
六、论述题(9分)
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面包制作的一般过程和操作方法
食品工艺学试题十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食品加工的三原则 、 、 。
2、果蔬中含有多种有机酸主要是 、 、 ,它们通过称为果酸。 3、为防止果蔬在制作过程中氧化,常用的氧化剂有 、 等。 4、面筋蛋白由两种主要蛋白质组成 和 。 5、乳制品加工用乳主要是 ,其次是 。 6、罐头排气方法有 、 、 。 7、鱼类内脏中脂肪含量最多的是 。
8、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影响面团发酵的因素有 、 、 、 ,水分、面粉等。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果蔬中的果胶物质以原果胶,果胶和果胶酸三种形式存在。( ) 2、叶绿素不溶于乙醇,易溶于水。( ) 3、大豆蛋白的等电点约在5.0左右。( )
4、乳石形成时,首先形成CaSO4的晶核,伴随着乳蛋白质为主的固形物沉淀而成长。( )
5、油酯是脂肪酸甘油三酯的混合物。( ) 6、复水率就是原物质质量与干制品质量的值。( ) 7、保加利亚乳杆菌一般最适生长温度为40~43℃。( )
8、引起冰淇淋收缩的原因有膨胀率过高,蛋白质稳定性差,糖含量过高等。( ) 9、面包配方中的最基本的原料是面粉、酵母、蔗糖。( ) 10、我国将软饮料规定为乙醇含量在1%以下的饮用品。( )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氮溶解指数 2、罐头 3、顶隙 4、脱脂乳粉 5、热烫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为什么陈面粉比新面粉筋力好? 2、肌原纤维中的蛋白质有哪几种?
3、罐头装罐时,为什么要留一定的顶隙? 4、奶油压炼和加盐的目的各是什么? 5、什么是UHT灭菌法,有何优点?
五、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今有1000kg含脂率为2.9%的原料乳,欲使其脂肪含量为3.2%,应加脂肪含量为35%的稀奶油多少?
2、果汁(1)350kg,糖度6度,果汁(2)糖度20度,今欲将果汁(1)调整到糖度15度,问需要多少果汁(2)?
食品工艺学试题十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肉类的腐败主要包括 、 、 几种作用。
2、 肉类在加热过程中色泽的变化原因主要有 、 、 等。 3、衡量乳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 、
4、着色剂通常分为 和 两大类。
5、牛乳的杀菌和灭菌方法主要有 、 、 、 。 6、影响大豆蛋白质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有 、 、 。 7、大豆蛋白质的水解方法主要有 、 、 。 8、面包工艺流程可分为和面、 、烘烤三个基本工序。
二、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
1、衡量面筋工艺性能的好坏,哪项是错误的 。
A、延伸性 B、弹性 C、韧性 D、持水性 2、下列哪项(在我国)不属于食品添加剂 。
A、葡萄糖酸-?-内酯 B、雷马酸 C、葡萄糖 D、酒石酸 3、 被称为肌肉可溶性蛋白质。
A、肌浆蛋白 B、肌球蛋白 C、肌动蛋白 D、肌红蛋白 4、内酯豆腐的生产原理主要基于 可使蛋白质凝固沉淀。 A、葡萄糖酸钙 B、葡萄糖酸 C、乳酸 D、酒石酸 5、适于苹果、梨、黄瓜等常见果蔬贮存条件 。
A、高温、高湿 B、低温、高湿 C、高温、低湿 D、低温、低湿 6、低温长时杀菌的英文缩写 。
A、UTH B、LTLT C、HTST D、LTST 7、黄酒的主要原料是 。
A、大米 B、黄米 C、小麦 D、高粱 8、最适合乳类杀菌的方法是 。
A、UTH B、LTLT C、HTST D、LTST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排气 2、集中腐蚀 3、复水率 4、食品添加剂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乳中酪蛋白胶粒结构怎样? 2、为什么陈面粉比新面粉筋力好? 3、奶油压炼和加盐的目的是什么?
4、什么叫混合发酵剂,单一发酵剂的优点是什么? 5、调制乳中有哪些原料要调整?
五、计算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食品干制前的水分含量为70.3%,干制品水分含量为4.1%,干制品和复水后的干制品沥干后重4.1kg和12.4kg,计算其干燥率,复水率及重复系数。
2、炼乳中总乳固体含量为24%,脂肪为7.2%。标准化后原料乳的脂肪含量为2.94%,非脂乳固体为7.13%,欲制得蔗糖含量41%的炼乳,试求100kg原料乳中应添加蔗糖多少?
六、论述题(15分)
简述二次发酵法面包加工工艺流程,如面包体积过小,试分析其原因。
食品工艺学试题十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