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读一读,填一填:从鹿的言行中,我们知道了这是一只(爱美、骄傲、虚荣)的鹿,如果我是这只鹿的朋友,我会对它说:(“鹿啊,如果你失去了双角,你会失去美丽;但如果你失去了四条腿,你将失去自由!”)
【设计意图】:从故事中感悟道理,与鹿对话,再次走进文本,深刻理解寓意。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像这样的小故事中都会有一些大道理,有些可以终身受用,再找一些这样的故事读一读。
【设计意图】: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鼓励学生读书,热爱读书。 板书设计
7狮子和鹿
角 精美别致 美丽 腿 太细 有力 实用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故事,讲了鹿在饮水的时候赞美自己的角,抱怨自己的腿太细,结果四条有力的腿让它获得安全,而美丽的角让它陷入危险之中。故事告诉我们:美丽的东西不一定实用,最可贵的东西往往是朴实无华的,实用也是一种美。教学时,以朗读为主线,为学生创设各种朗读的情境,引导学生品读感悟。结合鹿的神态、语言分析,用不同的语气、不同的表情朗读。比如说:让学生找出鹿是怎样赞美自己的角的,用自豪的、美滋滋的、骄傲的语气,配以恰当的表情,把鹿这一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结尾处的道理让学生边读边体会鹿的内心世界及情感变化,让他们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课文中引发的道理。让学生明白看事物不能只看外表,更要注重实用,实用也是一种美。
8* 池子与河流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这则寓言故事是以诗歌的形式呈现的。在故事中,池子嫌河流太累,问河流什么时候才能抛开那样的生活。还夸自己过着安逸、平静的生活。可河流却说,
自然法则中,水只有流动才能保持新鲜,池子不流动就不会保持新鲜,迟早会被人遗忘的。最后,河流的说法果然应验了。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在一生中不可以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
教学时,首先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尤其指导学生通过默读,了解故事内容。其次,抓住“才能不利用就要衰退,它会逐渐磨灭;才能一旦让懒惰支配,它就一无所为”这一关键句,引导学生在上下文中体味人物形象。最后,借助角色朗读的方式,引领学生感悟河流的积极进取的美好品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以及字卡、词卡。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清澈的池子、流淌的河流图片:同学们,大家认识他们吗?他们有什么相同之处?
2.出示干涸的池子,奔流的河流图片:同样是水,为什么它们的结局却不同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看到池子与河流的变化,引发思考,激起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滚滚滔滔、木筏、抛开、生涯、蜿蜒、贯穿、行吟、安闲、鸭绒垫、胸膛、无忧无虑、任凭、忙忙碌碌、哲理、遵循、安逸、利益、尊敬、光荣、遗忘、淤塞、青苔、芦苇、衰退、逐步、懒惰
学生开火车当小老师领读。 有困难的可以请老师或同学帮助。 2.去拼音男女生赛读课文生字词。
滚滚滔滔 生涯 贵妇 忙忙碌碌 遵循 尊敬 应验 3.检查生字词理解、识记情况。(结合学生活动卡)
(1)学生交流不懂的词语,小老师解答。 (2)学生交流难认的字词。 4.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自由、大声朗读课文。
(2)选择自己读得不够流利、不够准确的小节,再仔细地读一读,努力读通每一个字。
(3)自己轻声地读一读全文,一边读,一边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在指导学生识记字词的基础上,初读课文,获得对文本的初步感知,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合作,重点感悟
1.四人小组,相互说说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说出大意即可) 2.过渡:老师从你们的交流中听懂了这个故事,你对池子和河流做出了什么样的评价呢?为什么是这样的评价?
四人小组讨论,组织交流: (1)感受池子的懒惰。 相机出示:你难道不会疲劳?
追问:河流做了什么,在池子眼中是很累的? 组织学生读出第2小节池子嫌弃、抱怨的语气。 出示:懒惰
小结:在池子的眼中,河流是劳累的,不停歇的。 (2)感受池子的满足。
过渡:看到河流的劳作,池子很满意自己的生活状况。谁能说说池子的生活状态是怎样的?
指生读第5、6节。
追问:它的满足体现在哪里?找找文中的句子来说说。 想象:除了这些,池子每天还会干什么?
小结:池子对这种清闲、无忧无虑的生活是满足的。 拓展:生活中有这种满足现状,贪图安逸的人吗? 出示:满足
(3)感受河流的尽责。
追问:你能说说哪里让你感觉河流很尽责。
感悟:虽然河流每天承载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没有停歇的时候,可是它并不觉得苦与累,它认为这是自己应该做的。
出示:尽责
(4)感受河流的进取。
出示:水要流动才能保持清洁。 追问:河流知道大自然的规则是什么?
它认为只有给人们带来利益,才会得到尊敬,才会有光荣感。
总结:永远奔流不息的河流将会受到人们的尊敬,而无忧无虑的池子早晚会被人遗忘。
3.分角色朗读诗歌,想一想,你感悟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体会池子的情感。想象池子的状况,并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留心周围的人或事。
四、感悟寓意,拓展延伸 1.学生讨论交流,明寓意。
小结:诗歌讽刺了池子的懒惰与满足,赞美了河流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人在一生中不可以荒废年华,应当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为自己短暂的生命增光添彩。
2.拓展:池子的安逸带来了干涸,河流的进取受到了世人的尊敬,如果时光能倒流,池子重返干涸前,它会做什么呢?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续编这个故事。
【设计意图】:在理解内容,体会人物内心追求的基础上,感悟寓意,获得正确的认知。在学文后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续编故事,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一切。
板书设计
池子与河流 池子:懒惰 满足 河流:尽责 进取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本课时,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通过诵读、有感情地朗
读,体会人物的特点,发现人物本质追求上的不同。分角色朗读则进一步走进人物内心,更好地展现对人物的理解。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感悟人物品质,明白寓意。也在交流中养成主动交流的习惯,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由于本篇课文是略读课文,因此,在教学字词方面侧重于学生活动卡,让学生在预习之时主动认识、记忆生字,课堂以小老师领读,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对生字的学习为主,提高学习效率。
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该不该实行班干部轮流制”这个话题围绕“班干部轮流制”这一主题进行,旨在让学生通过口语交际活动,对事件有自己的认识,并能向他人阐述清楚自己的理由。在教学过程中,以新学期的班干部选举为切入点,通过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学生积极思考,主动交流自己的想法、做法。在交流的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合作力和表现力,以及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教学目标
1.针对班干部轮流制,表达自己的意见。
2.一边听一边思考,培养学生倾听与表达的习惯。(重点)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回忆自己或他人的经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学期选举,引入新课
师:这学期,我们的班委会已经确定了,回忆一下,我们是如何选举的? 生:自我报名,竞职演讲,投票选举。
师:在此次选举中,我们听到了两种声音:一种赞成班干部轮流制,一种认为由合适的同学长期担任班干部比较稳定。今天,我们就来讨论这个话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