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指名说说自己最感兴趣的是哪一种昆虫的介绍,同时简要说 说原因(我最喜欢蜻蜒和苍蝇部分的介绍,因为觉得它们的复眼非常有趣……),并认真朗读该部分内容,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再次进行范读指导,注意提醒“蝇”在“苍蝇”一词中读轻声。
3.引导学生再次选择白己喜欢的昆虫介绍,根据课件出示的表格分别找出这类昆虫的特点以及作者的有趣发现,注意进行圈画相关语句,同时可以联系自己课前查找的相关资料进行补充学习。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学习交流,在填写不一致的地方进行讨论探究。教师深入小组间进行交流学习检查及指导,并及时给予点拨、提示。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语句,并在此基础上对课文所描写的昆虫作初步的了解,为接下来的探究学习奠定基础。
三、探究交流,了解昆虫
1.指名学生展示说说自己最喜欢课文中哪一种昆虫,课件聚焦出示该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该昆虫具有怎样的特点.作者义从它们身上发现了怎样有趣的秘密?教师根据学生的l可答适时引导他们利用课文中的词语、句子进行概述,同时归纳出示:
2.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自己还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自己的疑问,
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教师补充关于“复眼”(甲壳类、昆虫类等节肢动物的视觉器官,由许多六角形的小眼构成,例如蚂蚁一个复眼由50个小眼构成。复眼能分辨物体的形状、大小,电能分辨颜色)、“国画”(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寅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等知识。
3.过渡:这篇课文虽然属于科普文章,但是读起来却让人觉得十分有趣。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找出自己觉得最有趣的句子画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觉得有趣。
(1)学生读画、品味,与同桌交流自己喜欢的理由。
(2)指名读句子,课件重点出示句子“瓢虫款款地落下来了,折好它的黑绸衬裙——膜翅,顺顺溜溜;收拢硬翅,严丝合缝”,引导学生体会句子使用拟人手法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瓢虫的样子轻盈、漂亮);“吃晚饭的时候,呜——扑!飞来一只独角仙,摔在灯下”,引导学生体会拟声河“呜”以及动词“扑”,将独角仙摔下的瞬间描写得形象生动,让人如临其境。
4.补充学习,自己课前搜集其他关于课文中几类昆虫的小知识(圈片或者文字)。说出来与同学分享.教师注意提醒他们跟课文类似的知识就不要再说了。
5.说写结合,延伸拓展。
(1)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作者是如何写好昆虫备忘录的,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结合表格明确在巧昆虫备忘录时可以写清楚它们的名称、样子、特点以及有趣的秘密。
(2)引导学生说说除了课文中提到的这儿类昆虫外,自己还喜欢其他什么昆虫?注意说出该昆虫的特点以及自己发现的秘密。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把话说流畅、简洁、清楚。
(3)指导学生仿照课文巾对昆虫的介绍方式.为自己喜欢的昆虫写一篇备忘录,教师提醒他们注意结合表格写清楚昆虫的几方面知识。教师巡视指导。
(4)指名展示朗读自己的《昆虫备忘录》.其他学生认真听读并进行评价,教师适时对他们的写话进行梳理、修改。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问题探究法,让学生带着表格中出示的问题进行研读活动,明确了学习的目标,提升了学习的有效性。同时采用了读写结合法,既激发了学生观察自然、昆虫的兴趣,又巧妙内化了认知。
四、课堂小结
1.引导学生说说学过课文后自己的收获,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作者认真观察发现的良好品质的重要性。
2.教师小结:孩子们,昆虫世界是奇妙的,如果我们能够像文章作者那样善于观察发现,相信你们也能够从中发现很多关于昆虫的奥秘的。 板书设计:
4* 昆虫备忘录
教学反思:
本文虽然属于科普类文章,但是文章作者却将其写得十分生动有趣,就像跟人在闲话家常,因而学生不仅容易产生阅读兴趣,而且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比较准确地感知几种昆虫的有趣秘密。为此,在教学本课时,教师并没有花费过多的时间用在理解课文内容上,而是采用了“直奔重点”的形式组织教学,通过完成表格填写的形式将课文学习重点具体呈现出来,并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自然实现了与文本的反复对话过程,进而建立了对昆虫更为全面的认知。
口语交际:春游去哪儿玩
教学目标:
1. 能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做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2.培养认真倾听、荨重他人的良好习惯,在别人发言时能够做到耐心倾听别人把话讲完,尽量不要在中途打断别人。
教学重点: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说话水平。
教学难点:能够说清楚自己的想法和理由,做到条理清晰、有理有据。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话题
1.课件播放教材中的几幅图片,引导学生认真观图并说说图上的内容,然后说说自己的观图感受。
生:图上的孩子们在绿色的树林中玩耍、看风景、拍照片,我从中体会到了他们无拘无束的快乐。
师:春天的树林生机勃发,真是让人流连忘返啊。
生:有的孩子正在放风筝,我感受到了他们心中也渴望自己能够像风筝那样飞上蓝天。
师:是啊,风筝被风儿送上蓝天,就像自由自在的鸟儿,真让人心生遐想。 生;我还从第一幅插图中看到了刚刚盛开的桃花,粉红粉红的,看上去漂亮极了,就像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师:春天的大自然确实美不胜收,让人无限喜爱。孩子们,你们也想像他们一样走进春天的大自然,去赏一赏风景,并快乐地放飞自己的心灵吗?
生:想!
师:要想让春游活动开展得有意思,我们必须首先选择一处好玩的地方。到哪儿去春游呢?孩子们,你们能够开动自己的脑筋帮老师出出主意吗?
2.板书话题(春游去哪儿玩)。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创境激趣法,借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让他们在畅谈感受的过程中自然激发话题讨论的欲望。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过渡:在我们身边,春天里好玩的地方可多了,同学们,你们心里一定有自己的主意。接下来老师打算开展一次“最佳春游地点”征集活动,看看谁提出的地方能够有幸成为我们今年春游的好去处。不过,要想让自己能够脱颖而出.在介绍自己的想法时是有一定的要求和方法的。
2.课件出示“口语交际”提示语第1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认真读一读,看看这段话中需要我们注意的是什么。
3.学生自读思考,与同学、老师交流,教师适时聚焦“每个人可以选一个地方,说说这个地方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同时根据学生的理解归纳板书(说清楚想法和理由:去哪里?有什么好玩的?可以开展哪些活动)。
4.继续出示提示语第2自然段内容,引导学生再读并思考,看看这段话又给我们提出了怎样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礼貌倾听:耐心听别人把话讲完.不打断别人),同时引导他们明确如果自己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要耐心等别人说完后再作询问或者补充。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发现与教师归纳小结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练习说话之前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几点要求,为后面能清楚、流畅表达奠定基础。
三、合作学习,话题交流
1. 引导学生独立同顾、梳理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好玩的地方及其好玩之处,教师提醒他们选择自己觉得最好玩的地点进行交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容话题交流.组内成员注意认真聆听同学的发言,然后看看术组内谁说得最好,理由是什么。教师深入到小组间了解他们的交流情况,适时提醒他们结合板书上的两方面要求,重点说清楚“好玩之处”都有哪些,并注意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条理。
3.小组交流情况反馈。
(1)小组k推选本组代表,注意说清楚小组成员为什么要推荐该同学的理由(有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这个地方都有哪些好玩之处、能开展哪些活动),教师适时提醒他们注意所选择的地点耍远近适中(方便组织开展春游括动),同时所开展的活动应该是大家都比较喜欢的形式。
(2)指名小组代表进行班内交流,其他同学注意在倾听的过程中努力做到“礼貌倾听”,并在此过程中尽量注意做到中途不打断别人,耐心地等别人说完后再进行询问或者补充。教师及时对说话者进行梳理指导,让他们不仅说清白己建议春游的地点、理由,同时还要注意说得有条理。
4.组织其他同学进行投票评选活动,教师根据投票评选结果推举最佳春游去处,同时指名其中的2~3位同学说说自己评选该同学的理由(这个地方景色非常美,有很多有趣的富于童趣的娱乐设施,我可以在大草坪上放风筝……),教师及时肯定他们准确全面的评价,重点表扬优胜者存介绍自己想法的过程巾做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