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林两传 论 理筋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6 6:45:3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在其中贯串。 细论筋膜

承上述,有些东西在操纵这整个系统的运作,那东西叫做筋膜,属于结缔组织的系统。人身上所有的软组织都给筋膜包裹着:心脏外有心包膜,肠外有肠系膜,子宫有圆韧带等。有个常见的错误说法是睡觉要靠右侧睡比较健康,因为睡左边时心脏会给压到!那么,如果睡左边心脏会给肺压到,那么站直时肠子为何不会压到膀胱?又如控制大拇指收缩的肌肉,在前臂的走向是条偏斜的线,但使用上却又不觉其偏斜,其理何在?这原因是身上所有的运动其实是被「固定」的而所有的软组织是有固定的相对位置的,这固定的系统称为fascia-筋膜系统。心脏、大动脉等软组织都被包裹着,最后固定在骨架上。皮肤被固定在皮下组织、筋膜、最后骨头,所以皮肤的延展性也非无限制的。这好像几根竹竿上挂了渔网,这渔网本身没太多弹性与收缩延展的空间,当骨头发生移位,筋膜系统同样会被扯歪,渔网中的「洞」的形状亦会发生改变,内容物的功能运作也会改变。

最典型的病例是去年暑假的一位小病人,从小就有严重的二尖瓣脱垂,我认为是骨架歪了以后,心包膜受到较大的牵扯,引起瓣膜无法正常关闭所造成。依此逻辑治疗了一个暑假,果然二尖半脱垂病症消失。这也是为什么将骨盆调好后,许多不孕症患者便怀孕了;有些是开始便不孕,有些是怀孕过程中脊柱愈来愈歪,韧带松弛,月子没好好躺着,骨盆歪了加上月子没做好造成的不孕;有些生完小孩开始胀气、月经痛等。胀气对系统张力的影响尤其大,因为肠与胃是身体里面容积可以改变最大的,所以胀气筋膜牵扯会回馈到后背,造成腰痛,或月经来时腰痛。常痛经的人子宫周围的循环必定不好而影响功能,而不是单一子宫的问题。血液供应的系统出问题,又可从循环系统本身,以及结构张力的改变影响进入子宫血液的量与质。所以女性患者躺下,用手触摸下腹张力深浅转折,就可知道病人会不会痛经。这些症

37

状都可以从筋膜张力与结构的观点思考,有趣的是,这样的思考是可以用手摸出来验证的。

全身的筋膜环环相扣,不只是骨头力量的传导,也是个没有收缩能力的「网」,一边拉扯则另外一边一定会跑掉。所以太极拳注重对称性,如「倒辗猴」,一边退后另边一定要伸展,肋骨才能展开。所以,筋要充分伸展时,必须要让筋膜能平整摊开,身体中轴才能真正保持中立。

由此可推,筋膜的移转是顺者整个结构系统一起改变的,不会只有一段筋膜改变,其他都没事。惯用右手的人,右手可能比左手强壮许多;但协同运作的胸大肌、前锯肌随之收缩过度时,肋骨会产生特定程度的翻旋(趴着检查背时,所摸到的肋骨一根根凸起不平顺),而且常常造成的影响都在健侧。例如落枕,通常痛侧的肌肉收缩绷紧的程度都不如不痛的一侧,这是对侧肌肉过度使用,张力过大,使得痛侧颈椎错缝,一、二肋骨翻上来,与前斜角、中斜角肌产生共构无法回复而作痛。故曰「左病右治」,松解对侧压力可以还原肌肉(但不皆如此,要靠精细的触诊)。 因为筋膜相互牵扯的特性,调整的时候要注意力的对称性。常常是将病人左边松开之后,右边开始疼痛。系统重整的条件,必须是将病人前后左右皆还原,疗效才能巩固。这与筋膜系统有密切的关系。若要触诊病人的疼痛,习惯上是就疼痛的位置地毯式搜索。触诊的原则如下:

一、必定有结构的问题使得关节无法被使用,所以一定有骨错缝与筋出槽的问题。若确认有骨错缝筋出槽,重要的是要沿着张力系统,看看它往哪边延伸。 二、要确认是否已经调整完毕,除了筋膜张力外,要考虑各关节面的动态(即两块骨头之间相对活动的态势)是否正确。尤其在足弓,骨错缝筋出槽比较不明显,须靠足弓跖屈的动态来判定。

三、活动角度对了,才接着检查邻近区域的筋膜张力。如肋骨在第二、三肋的动态

38

就很难触及,肌肉受到牵扯也不容易找,得靠附近的筋膜张力来诊断。 骨错缝与筋出槽

有问题的关节,常可摸到关节周边有比较硬的,锐利的「利角」。师父是这样形容的:「利利的,摸过去会『打手』,打到你的手。」后来我晓得骨关节发生错位时,附着在其上的韧带与肌腱亦跟着转折并凸起。转折的肌腱于是触手肿肿、粗粗、硬硬的,不平顺,就是师父说的「利角」。而以上整个概念,就是所谓的「骨错缝」。骨错缝并不只是西医所说的脱臼,及位置发生改变等单纯概念。如何判别得知?是要摸到附着于关节上的韧带发生转折依着张力改变而定义,而不是依靠骨头的相对位置。这个理论结构下,骨头才能有所谓的「跑掉」或「没跑掉」之别。 又骨头为什么会跑掉?师父说:「憨!就是接在上面的肌肉把它拉跑掉了。」亦即附着于关节面的肌肉张力增加了,才会造成关节面交界发生改变。那张力增加而翻旋的筋,便是「筋出槽」的概念。触诊时若摸到某条肌肉咕嘟咕嘟转时,那条肌肉正处在不正常的收缩状态中,未与其他肌肉协调运作,这就是出槽。有骨错缝,必然伴随将其拉歪的出槽的筋,反之亦然。

出槽的筋(肌肉)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出槽的肌肉,一种是被动。主动出槽肌肉通常是因为受伤,或过度使用下无法负荷,只得收缩保护自己,无法放松的肌肉,是真正把结构带歪的肌肉。与周边的肌肉相较,这些肌肉可以很清楚的摸出其不正常的翻动,无法与其他肌肉协调,有些质硬,也可以摸出囊肿一类东西。被动出槽的肌肉与其他肌肉能协调运作。它可能只对整体结构造成张力,但未引起脱位。成因是骨架在不正常的状态下使用,便跟着处在被带歪的状态。

关节收缩做出任何动作是肌肉协同运作的结果,称为肌群,绝不是单一肌肉动作的结果。例如比腕力时,收缩的绝对不止肱二头肌,所有上下臂的收缩肌如肱桡肌等都参与这动作。肌群收缩的方向大体上是相同的,肌群收缩会发生问题之处,通常

39

是张力最大的那一条。肌肉收缩在三度空间中表现出来的是旋转的,因此骨头的错缝通常不是整个凹下、凸出,而是带点旋转(譬如足弓错位,除了距骨、跟骨扭到以外,骰骨亦会脱位。骰骨接在跟骨上,摸起来凸凸的,但是不能是整个凸出来。联接骰骨的肌肉在小腿的后面,拉歪骰骨的模式是顺着足弓某个曲度将其旋转拉歪。调骰骨时,勿垂直向下压下,譬如一座拱桥,要从桥面向下破坏是困难的,但从下面向上一顶,拱桥便松开了。所以骰骨错位上面有凸出来的棱角,垂直的下方必然凹进去反之亦然,把下面凸入的点顺着足弓面相顶平定位平托回来便成,则足背上,凹下的点会平回来,距骨、骰骨、跟骨同法处理)。这是骨架结构与肌肉收缩造成的。

当骨架产生偏斜时,肌群也会跟着偏旋。例如手臂,正常好的手张开时是摸不到一排屈肌肌群凸起翻旋的。如果有,仔细触摸下,其中会有一两条是尤其硬的。这两条把整个肌群带偏转,此时整个尺骨与肱骨的位置是不对的。若关节带有翻旋的肌肉,完全的摊平或弯曲就有困难,挤压也会产生疼痛(正常的关节到达活动极限时仍可以承受力量,例如弯曲手指后挤压,手指应该是不痛的)。在此重述:许多疼痛只是警讯,不是发炎。(所以不要每痛用三黄,循环愈差愈痛。如果真正清楚结构变化的原因,便会知道三黄的适用范围其实极小。用三黄有效的,可能是患者本身体质偏热,三黄改善循环促成肌肉松解,并非三黄能治伤)。

调筋骨时要知道单独一条肌肉不能违反肌群运作方式而独立运作,所以肌肉要拨回去是有方向性的。简述如下:出槽肌肉可以摸到其偏旋方向:若顺着偏旋方向摸去可以摸到凸凸肿肿隆起的筋结,但是一下手便推不到东西,遇不到阻力。若逆方向推,则阻力愈来愈大,但到最后肌肉会松解而张力消失,这就是还原这条肌肉对的方向。有时肌肉摸不清楚,可摸肌群,看它往哪个方向偏斜,这也就是我们刚才说的原则。将整个肌群翻回去时,个别肌肉就会跟着还原。从这可理解为何不明方向

40

搜索更多关于: 林两传 论 理筋 的文档
林两传 论 理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lymr4oolk565jb3uu2g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