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事件 风险因素 监控 量测 监控 量测 施工 管理 隧道 特征 量测频率 规范要求 监测项目 监控量测制度 信息反馈及处理 塌方 ★ ★ ★ ★ ★ ★ 突水突泥 ★ ★ ★ ★ ★ ★ 大变形 ★ ★ ★ ★ ★ ★ 岩爆 ★ ★ ★ ★ ★ ★ 其他 注:其中打“ ★ ”表示该风险因素对风险事件有影响。
交通、用电、火灾、爆炸等其他风险因素核对表
风险事件 交通事故 外天气等 用电事故 主要有:用电设计、施工组织、设备状况、用电管理等 主要有:易燃易爆物品、火源及传播途径、消防教育、消防措施、消火灾事故 防器材、人员管理等 主要有:火工品管理、储存、运输、使用及压力容器储存、使用、油爆炸事故 库等 风 险 因 素 主要有:司机、运输设备、交通管理、道路状况、通风照明情况、洞
2、基本风险点清单
根据以上分析,雁门关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风险为:塌方、大变形、突水突泥,其他风险事件有交通事故、用电事故、火灾事故、爆炸事故等。雁门关隧道基本风险点清单见下表:
9
雁门关隧道风险点清单表
序风险号 事件 风险产生的原因 1、隧道围岩级别低,节理发育,层间结合力弱,自稳能力差; 2、断裂破碎带; 3、突水、突泥。 1 塌方 1、围岩地质差地段的洞身断面变化;2、支护参数弱。 1、未按设计参数进行支护。 2、未及时进行初期支护、仰拱、二次衬砌施作。 3、监控量测不及时。 围岩级别低,自稳能力差 大 2 变 支护参数弱 1、开挖预留变形量过小。 SG DZ SJ 人员伤亡 经济损失 工期延误 预留合适变形量,通过监控量测,实施正确的开挖方法和支护参数 人员伤亡 强降雨、强雷电、地震等 经济损失 工期延误 制定预案,加强预防 加强安全管施工伤害 施工人员麻痹大意、操作不当易发生交通安全、用电、火灾、机械伤害、爆炸等安全事故 SG 理检查监控,人员伤亡 严格按操作经济损失 规程规范作业,制定相应应急预案 SG SJ DZ 严格短开挖、人员伤亡 弱爆破、强支经济损失 护、勤量测、工期延误 衬砌紧跟的施工理念 险源 类别 后果 备注 形 2、未按设计参数进行施工。 3、施工方法缺乏针对性。 4、监控量测不及时。 3 自然灾害 4 注:SJ表示设计因素;DZ表示地质因素;SG表示施工因素。
3、风险评估
按照塌方、大变形、突水突泥、其他(交通事故、用电事故、
10
火灾事故等)风险事件进行分类,根据工程施工经验参照定性规定进行分级如下:
⑴ 正洞穿越fy2~fy19共 18条断裂破碎带、16段物探低阻区、5段集中涌水,共39个地点风险事件归类为重大坍塌、涌水突泥,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Ⅰ级(特别严重)。
(2)因围岩级别低、自稳能力差、支护参数弱产生的大量变形事件归类为大变形,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Ⅰ级(特别严重)。
(3)施工人员麻痹大意、操作不当发生交通安全、用电、火工品、火灾、机械伤害、爆炸等安全事故归类为施工伤害,施工安全风险等级为Ⅱ级(严重)。
(4)非人为引发的不可抗拒的强降雨、强雷电、泥石流地质灾害、地震等安全风险等级为Ⅲ级(较严重)。
㈡ 环境风险
雁门关隧道所经地段分布有大峪口、雁门关、罗庄三个村庄,以及北京资助的首都水资源保护地桑干河、滹沱河。隧道施工对地下水产生袭夺,造成泉水污染及干涸,将影响隧道所经地段的居民的生产、生活用水及首都水资源保护地,从而导致第三方风险。
雁门关隧道环境风险点清单表
风险事件 环境 风险产生的原因 长时间排放地下水,弃碴放射污染等 险源 类别 施工 后 果 造成泉水污染及干备 注 注浆堵水,渗滤液处理涸,引发环境灾害 设施,砌筑防护挡墙 11
五、风险控制专项施工方案 ㈠ 重点施工段风险控制方案 1、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施工方案
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施工主要应减少对围岩的扰动,其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遵循“先治水,超前支护、分步开挖、随挖随护、密闭支撑、勤快量测”的原则。
⑴ 探明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情况
隧道在穿越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时,其施工难度取决于断层的性质、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的宽度、填充物、含水性以及隧道轴线与断层构造线方向的组合关系等,施工前要通过多种方法来判明与掌握断层破碎带及其影响带的情况。
① 依据设计提供的工程水文地质资料选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地质雷达、红外探水仪及超前地质钻孔等探测手段和预报方法,提前预测松散、破碎带及其影响带的宽度、填充物、含水性等情况,对断层做出预测。
② 当断层破碎带的宽度较大,破坏严重,充填物情况复杂,并有较多地下水时,应在隧道一侧或两侧施作导坑,预先探明正洞断层破碎带的地质情况,并有利于排水;导坑穿过断层后,宜在较好的地层中掘进一段距离后转入正洞,辟开工作面,加快施工进度。
③ 对破碎带地下水施工中应在每个掘进循环中钻凿不少于2个超前探孔,其深度宜在4m以上,以随时探明地下水情况。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