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高三高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3:49: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4、互补叠加

有些材料性质是同一的,但各自并不全面,而是互为补充的,只有将它们叠加起来,才是科学合理的,也只有这样才能提炼出正确的观点。这就是互补叠加法。

[示例8]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这两则材料都是讲如何走好人生之路。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谁是谁非呢?都很有道理,但都只是就某一方面而言,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而有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既要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要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以上是多项材料提炼观点的一些最基本的方法。

综上所述,根据材料提炼观点,前提是要读懂材料,在此基础上,恰当地运用一种或几种分析方法,无疑是大有裨益。 材料作文第一大失误点:戴帽穿靴式。有的

考生虽然在文章头尾处引用了材料,但对材料不做分析;还有的考生展开论述的正文,与开头引用的所给材料之间毫无关联。

例如,《梦想》。先引用板桥事例之后议论:“这是板桥的特点,而我呢?什么都没有。我从小有个梦想,做运动员,成为姚明、刘翔那样。”然后大段回忆14岁体校学棒球的受伤经历与恐惧。最后自我鼓励:“相信时间会冲淡一切,让我能实现梦想。 ”正文与板桥的材料毫无关系,属于典型的“戴帽”后就扔的类型。这样的文章我只会给38分。 2.

材料作文第二大失误点:给材料作文的立意点应该是从材料中直接提炼后做的类似联想,观点与所诶材料间有必然联系。但有的考生拐了多个弯后,似是而非地渐行渐远,偏题跑题。文章是表达思想的,这种思维不严密的现象是会重扣分的。

例如,《不可缺少的追求》,其结构与内容如下: (一)引用所给材料。

(二)议论:字如其人。“板桥体”别有韵味,折射了郑燮的独特个性。是啊,他不畏世俗讥讽,坚持自己的追求,才走出了独特的发展道路。而我的追求是什么?我的价值在哪里?

(三)叙述:我有一次读《老人与海》,桑迪亚哥……(概述小说情节)。议论:我明白,人,要追求尊严,绝不轻言失败。

(四)议论结束:感谢《老人与海》,它教会了我哲理,是我独一无二的追求,会带我走得更远。

这样的文章的确已 “走得更远”了,我认为只能给35分。

3.

材料作文第三大失误点:通篇不引用材料(既不明引,也无暗合)。

给材料作文比之于命题作文,除了审题难度更大,不直接告诉你应该“写什么”之外,还隐含着一个潜台词:所给的材料是引发你写作的缘由。因此,如果写议论性的文章,就叫“缘事而发”,当然应该引用它,只是在什么位置引用,引用的技巧、水平因人而异,有所差别(只要不照抄原文就可以了)。当然,如果写记叙文,用事件或故事来印证、表现所给材料中隐含的某一事理,则无需也无法引用材料。 4.

材料作文第四大失误点:套题。套题比偏题更恶劣,更易激起阅卷者 “公愤”,将重罚在30分以下。

例如,浦东新区09年高考模拟考试作文题也是给材料作文:人生当“藏锋”还

是“露锋”?

于是高考中有考生写了一篇套题作文《藏与露之显人生》;还有的考生套题其他区模拟考试作文《“半”是一种艺术》,这样做都将是得不偿失的。 那么“给材料作文”应该遵守哪些写作规范?

“给材料作文”的作文类型,其基本要求是先从所给材料中抽提出蕴含的事理,然后缘事而发,类似联想到社会、人生的思考,在思维方式上类似于演绎推理。基本规范要求:

1.根据材料中的关键点,确立视点,从而确定立意方向。

2.不要就事论事。抽提出事理后,要类似联想,同理类推到更深广的领域,写出层次感。(如:自然→社会→人生→治国→世界)

3.写作时要引用材料,缘事而发(尽量引用,但不要照抄),以避免套题之嫌。 (可以明引,也可暗合)

4.充分利用所给材料,对材料本身要做分析与关联,以避免 “穿靴戴帽”之嫌。例如:谈论“独一无二”,就要具体分析郑板桥是如何做到 “独一无二”的? (比如他的博采众长,坚持不懈);再如谈“融合”,就要说明郑板桥是如何 “融合”百家的? (比如:杂取众长——“用隶书参以行楷”;打破门户之见——“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借鉴他人也不失独立人格——“不可无一”) 5.

材料作文第五大失误点:只抓只言片语,套用材料中的几个字眼,没有理解内涵,导致偏离题意。

例如,《爱财而不过》,先议论开篇:爱财”这个词人们多少总有些鄙夷,我看不然。虽然“爱财”在有些人眼中是“歪歪斜斜”,但适当的爱财,能催人上进,受人尊敬,只要不过分。第二、三段举比尔盖茨追求财富也办慈善事为正例,举葛朗台敛财吝啬为反例展开论证。最后引孔子“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结束。文章只是与所给材料中“歪歪斜斜”这几个字面有关,而全文内容与板桥书法之事毫无关联,这样的文章我认为至多25分。 6.

材料作文第六大失误点:用一个更幼稚的启蒙故事来诠释所给材料的深刻事理寓意。 这样写虽不偏题,只是欠深刻,所以可以得到及格分,但得分高不上去了。

例如,有篇文章题为《梨树的四季》,讲述一位农夫让四个儿子分别在春夏秋

冬去看梨树的模样,然后教育儿子们不要只关注一季,才能看出美丽与韵味。这里蕴含的道理暗合“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的寓理,表达出了“全面而整体地看问题”的观点。但这个故事属于低语境材料,在初中生的文章中或许算得上好作文,但相对于高三思维水平层次而言,只能算平平一般,得分在46分左右。

标题中之所以没有说“新材料作文”,意在告诉同学们,不要再为“材料作文”的新与旧纠结。之所以要刻意如此,是因为有太多人为辨析“材料作文”的新与旧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与感情:从上届高三备考起一直到本届高三一模后,新旧材料作文之争一直没有降温;这场争论的高潮是2013年江苏高考——从高考作文题面世,到高考作文批改中各路消息的传出,再到语文分数的公布,大家对新旧材料作文的认识更模糊了。这样的争论对作文尤其是高三作文的教与学都产生了不小负面的影响。 一、新旧材料作文的对比

在我看来,“新”“旧”材料作文的差异是可以通过比较便可看出来的,并没有多少争论和纠结的必要。以2014届高三一模作文题(以下简称“一模作文题”)为例,如果仅从题料上看,该题跟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并无两样。 一模作文题的题料为: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不可能走得很远,只有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非洲谚语)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席慕容) 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题的题料为: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在这些神圣的心灵中,有一股清明的力量和强烈的爱,像激流一般飞涌出来。甚至无须倾听他们的声音,就在他们的眼里,他们的事迹里,就可看到生命从没像处于忧患时的那么伟大,那么丰满,那么幸福。(罗曼·罗兰) 不同的是作文要求。2012年江苏高考作文要求是“以?忧与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一模作文题的要求是“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两相比较,我们不难发现,材料加题目式的所谓老材料作文,其作为题料的“材料”其实就是个导语,而且学生即使读不懂“导语”,只要依题作文,也一样能写好文章。而“自拟标题”的新材料作文,因为无“题”可审,要全凭考生从“材料”中读出作文立意的角度和范围,这样,作文难度一下子就增大了不少。

搜索更多关于: 高三高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的文档
高三高考最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5iu0ahiq1wxgu8k8be9y6ym8c7oz00mrv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