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0 23:04:2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活动过程

1.设疑导人:我们生活中用的自来水是自己来的吗?让我们来听听小水滴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2.故事欣赏:听录音故事《小水滴旅行记》。

3.集体讨论:学生讨论录音内容,教师可结合课前的参观活动,引导学生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 4.小结要点:自来水来得真不容易,我们应当珍惜它。 5.看教科书第26页上图讲述。

(1)提出看图讲述的要求,教师提问引导:图上画的是什么?水龙头为什么流泪?东东是怎么做的?他为什么这么做?

(2)学生自由讨论。

(3)小结要点:不要小瞧这种滴漏现象,一滴水看似微不足道,但是不停地滴起来,数量就很可观了。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向东东学习,别让水龙头“滴答流泪”。

6.集体讨论: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应该怎样节约用水? (引导学生互相讨论评议各类行为,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节约每一滴水。) 7.知识讲解:出示国家节水标志并介绍。

节水标志由水滴、人手和地球变形而成。绿色的圆形代表地球,象征节约用水是保护地球生态的重要措施。标志留白部分像一只手托起一滴水,手是拼音字母JS的变形,寓意节水,表示节水需要公众参与,鼓励人们从我做起,人人动手节约每一滴水;手又像一条蜿蜒的河流,象征滴水汇成江河。

◆活动要求

1.考虑学生的理解水平,只需要让学生粗略地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即可,无须讲得太深。 2.最好让学生有自来水生产方面的感性经验,能参观是最好的,否则理解起来会有一定困难。 ◆活动拓展

1.要求学生回家做个“滴水实验”,用桶接滴水一天,看看有多少水,也可以全班一起做个“一分钟滴水实验”,每个人用水杯接一分钟的滴水,最后将水集中起来。使学生直观了解到,滴几滴水看似微不足道,可是如果滴的人多了,滴的时间长了,就会有许多水白白浪费。

2.设计节水标语或绘制节水标志,在校园里进行节水宣传活动。 【五、节约每一度电】 ◆活动准备

1.学生课前了解家庭里常用的电器有哪些。

2.教师课前准备几幅人们正在用电的图片。如:在炎热的夏天里扇电扇,从储满食物的冰箱里拿冰淇淋吃,用电脑写作,用洗衣机洗衣服……

◆活动过程

1.提问导人:你们家里有哪些电器?

2.自由交流:学生交流自己家里的电器,教师将它们都写在黑板上。 3.小结要点:电与我们的生活关系很密切。

4.看图编故事:出示人们正在用电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讨论图片肉容,创设问题情境“如果此时停电了,会怎么样?”引导学生设想停电后的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创编故事。通过这个活动,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电在生活中的重要。

5.我们的家庭需要用电。还有哪些地方需要用电?

6.小结要点:如今,人们的生活、生产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了。

7.交流体验:电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近几年来我国出现大范围的“电荒”,由于供电不足,许多地方开始拉闸限电。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学生自由交流。

8.小结要点:节约用电刻不容缓。

9.讨论:生活中应该如何节约用电呢?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电的问题。 (对学生节约用电的好点子给予肯定。) 10.小结要点:节约用电是对社会的贡献。 ◆活动要求

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已有经验进行节电教育。 ◆活动拓展

1.学生回家向家长宣传节约水电知识,并和父母一起制定一个家庭节水节电计划。 2.全班师生一起写一份致全校同学的节约水电的倡议书,并张贴出去。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理解水电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2.学生是否理解水电资源的宝贵。 3.学生能否理解自来水的来之不易。

4.学生在生活中能否形成节约水电的意识和好习惯。 5.学生是否积极向他人做节约水电的宣传。 教学反思:

┏━━━━━┳━┓ ┃教学效果 ┃ ┃ ┣━━━━━╋━┫ ┃主要问题 ┃ ┃ ┣━━━━━╋━┫ ┃改进建议 ┃ ┃

┣━━━━━╋━┫ ┃创新点 ┃ ┃ ┗━━━━━┻━┛

6 爱惜每一张纸

主题目标

1.认识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2.养成节约用纸,爱惜纸张的好习惯。

3.初步了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了解纸与树木的关系,懂得节约用纸意义重大。 教科书分析

本主题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进行节约用纸的教育。

第30页组图呈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纸或纸制品,旨在引导学生明确纸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第31页上组图展现的是纸发明以前人们的写字情况,右下角图是造纸术的发明者——中国的蔡伦。旨在引导学生经过分析比较,体会到造纸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使学生感受、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

第32页两幅图呈现的是节约用纸的情况,旨在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如何节约用纸,从而在学生中掀起节约用纸的良好风气。左上的小资料,旨在使学生将造纸与环保问题联系起来,进一步理解节约用纸的意义。

活动过程

【一、纸的用途多】 ◆活动准备

1.教师课前准备计算器一个。

2.学生课前收集各种纸制品,并提前一周每天记录当天的作业用纸量,最后统计自己一周的作业用纸量。

◆活动过程

1.直观导入:展示学生收集的纸制品,引出课题——纸的用途。

2.集体讨论: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谈纸有什么作用,如:纸可以写字、画画、包装等。如果没有纸,生活会有哪些不便。

3.小结要点:纸在现代人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4.小统计:各组学生统计本组同学一周作业的用纸量。然后引导学生统计出全班同学一周作业的用纸量。

(引导学生评议统计结果。) ◆活动要求

注意引导学生从统计一个人的用纸量到统计一个组的用纸量再到统计一个班的用纸量,逐步扩大,最后引导学生设想更大范围的用纸量,从而体会到纸在我们生活学习中的重要性。

◆活动拓展

可以回家连续记录家里一周的各种用纸量,最后在家长的帮助下分类统计。 【二、造纸术——我国的伟大发现】 ◆活动准备

师生课前收集纸发明前的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

1.设疑导人:纸的作用真大,那纸是谁发明的呢,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呢? 2.资料介绍:蔡伦造纸。

蔡伦,湖南耒阳人,家境贫寒,少年时就进入宫中作宦官j是东汉和帝时的中常侍兼尚方令,掌管制造宫廷用品。

蔡伦觉得竹简木牍太重不方便,缣帛又太贵。如何才能够制造出轻便又便宜的纸张呢?他经常去民间考察沤麻、煮葛、纺织等生产经验,并潜心研究,积累了许多关于植物原料与纤维性能的知识。经过长期努力,他终于发明了造纸术:先收集材料并用刀子将材料切碎;然后将它们浸泡在水中;等材料发酵、涨开后,再用清水漂洗,用木槌打细、搅散成为纸浆;最后把纸浆浇在竹器或麻布框内,晒干后,一张张粗粗的纸就造成了。

3.引导提问:没有纸的时候,人们用什么写字?

4.资料交流:师生共同交流课前收集的纸发明前的写字材料的相关资料,如:甲骨、丝绸、竹简等。 (对积极收集资料的同学给予表扬。)

5.小结要点:在纸发明以前,人们主要是在甲骨、丝绸、竹简等上面写字,很不方便。造纸是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活动要求

1.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古代文明,培养民族自豪感。

2.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了解纸发明前人们写字的种种不便,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纸的发明给人类文明做出的贡献。

◆活动拓展

使用再生纸,可以大大减少树木的砍伐,保护环境。引导学生学习制作再生纸。 【三、节约用纸】 ◆活动准备

教师课前准备展示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

鄂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全册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6cr12ko31ujtp7zqyg25ui718xfz018zf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