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过程
1.直观导入:出示树木造纸过程的图片。
2.知识讲解:结合图片简单讲解树木造纸的过程,使学生了解造纸与砍树的关系,从而理解节约用纸与保护树木的关系。造纸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我国每年造纸要砍伐大量的树木。如果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一年下来就等于挽救了一片小树林了。教师可以结合前面的用纸量小统计活动的结果,加深学生的理解。
3.集体讨论:如何节约用纸?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把自己节约用纸的好点子写下来,然后集体讨论交流。如:双面写字,用用过的纸画画或做手工,写字时不要留太多空白,使用再生纸,废纸回收等。
(对学生节约用纸的好点子给予肯定,并加以推广。) 4.小结要点:应当把这些好点子落实到日常行动中。 ◆活动要求
1.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节约用纸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不要浪费纸张。 2.注意对于学生的一些好点子应加以肯定和推广。 ◆活动拓展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一起制订一个“节纸公约”,督促全班学生节约用纸。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认识到纸对人们生活的重要作用。 2.学生是否了解纸的发明及其意义。
3.学生能否理解节约纸张与保护树木之间的关系。 4.学生能否明确浪费纸张的危害。
5.学生在生活中是否养成节约纸张的好习惯。
第三单元 我进步,我快乐
单元目标 ◆情感与态度
能看到自己和别人的成长、变化,并为之感到高兴。对学习、生活充满自信,愿意向身边的榜样学习。体验到诚实带给别人和自己的快乐。
◆行为与习惯
勇于给自己不断提出新目标,并能天天坚持,有始有终地完成自己的计划,虚心好学。逐步养成诚实、不说谎话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分辨是非,知道怎样做才是一个诚实的孩子。体会到进步从点点滴滴开始,学习自我认识、自我总结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
在玩游戏、情景表演、行为训练、故事讲演、情感体验、讨论交流、对比思考等活动中去感受和发现,初步掌握取得进步与全面地看待自己、看待他人的好方法。
设计思路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我评价水平低,他们在完成某项活动后的“成功的喜悦”与家长、老师、同学等“重要他人”对其的评价密切相关,哪怕是极其微小的进步,别人给予了表扬性的评价,孩子就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增强自信心。能看到自己方方面面的进步,孩子就会感受到进步的快乐,就会对以后的生活充满自信。在一年多的学校生活中,孩子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技能,但随着儿童社会性和交往能力的发展,又会有~些新的困惑。如:遇到一件事,说实话会挨批评,说谎话心里难受。孩子心里的烦心事多了,就不会快乐。因此,在整个单元的设计中以“我进步,我快乐”作为一个切入点,编排了四个主题活动:“我比以前做得好”,“向别人学习”,“和诚实交朋友”和“每天进步一点点”。
本单元主要落实课程标准中如下几个内容标准: 愉快、积极地生活
·能欣赏自己和别人的优点与长处。 ·能看到自己的成长和变化,并为此而高兴。 ·愿意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生活。 ·心中有榜样,并以此激励自己不断进步。 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
·能初步分辨是非,不说谎,做诚实的孩子。
·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做事认真、不敷衍,有耐心,有毅力。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
·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想法或活动成果。 课时安排:
单元教学总课时:5课时 第7个主题:1课时 第8个主题:1课时 第9个主题:2课时 第10个主题:1课时
7 我比以前做得好
主题目标:
1.通过向自己身边熟悉的人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比较全面地了解自我,逐步学会认识自我,总结自我。
2.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并对学习、生活充满信心。 教科书分析:
第34页呈现了三组前后对比的图片:以前不敢与客人打招呼,现在热情地给客人端茶,我变大方了;以前做作业不专心,不重视错题,现在的作业得甲,我做作业认真了;以前取笑残疾人走路的样子,现在牵盲人过马路,我懂得尊重人了。组图旨在提示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比较自己前后不同的变化和进步,学会认识自我,总结自我。
第35页上半页的两个场景旨在提示学生向自己身边的人了解自己在学习、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进步,任何点滴进步都是可喜的。如:评上了“三好学生”、获得“进步奖”、学会了剪窗花或跳绳、改掉了迟到的缺点等。下半页给学生出示了一个“进步记录本”,让学生通过记录自己的进步,进一步了解自己。
第36页呈现了三位学生改变自我、取得进步后收获快乐的场景。旨在引导学生开阔思路,回忆、感受进步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并将快乐与同伴分享。
活动建议
【我比以前做得好】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主动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听听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了解自己在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活动过程
1.游戏开课: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一起来玩“进步快车”游戏。
(1)教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老师这儿有一辆进步快车,想请有进步的同学来当驾驶员。车子开到哪个同学那儿停下,“驾驶员”就要讲出这位同学的一个小进步,然后再由这位同学接着往下开。
(2)教师示范:“进步快车出发了!”儿童问:“开到哪里去?”教师:“开到×××那里去,×××上课听讲比以前认真了。”再由这位儿童接着以对话的方式往下开。
2.小结要点:进步快车装载着我们的快乐,愿进步快车一直开下去,祝每个同学都比以前做得好。 3.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进步,想不想把自己的进步告诉大家?现在请你们自愿组成小组,把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告诉同组的同学。
4.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进步和变化写在教科书第35页的“进步记录本”上。 5.小结要点: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进步和变化,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6.学生分组交流:取得进步之后,你的感受是怎样的?进步给你带来哪些快乐?
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1)当你取得进步时,周围的人是怎么评价你的,你当时的心情怎样?
(2)快乐的感受有很多种,包括高兴、得意、兴奋、好玩等等,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快乐的含义,拓展思维。
7.各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进步带给自己哪些快乐。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感受快乐的过程中,学会欣赏自己和他人的进步和变化。
8.小结要点:进步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也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让我们一起自豪地、充满信心和力量地说:“我进步了!”
◆活动要求
1.学生玩“进步快车”游戏时,目光容易停留在优秀生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关注一些“被遗忘的角落”,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
2.学生自愿组成小组时,教师要特别关注性格内向、胆小、没有组成小组的同学,主动和这些学生组成一组,参与、鼓励、启发他们交流。
3.学生自我评价水平较低,对自己的评价往往依赖于父母、同学、老师的评价,因此,课前要让学生充分地与父母、老师、同学交流,具体地感受到自己方方面面的进步。
◆活动拓展
以小组为单位,请每个学生对自己进步最大的、最想让大家了解的方面进行一定的展示,并汇集在一起办一期“进步报”,张贴在教室里。教师注意教给学生办报的基本方法,与学生一起将报纸做得内容充实、版面整洁美观。
教学评价:
1.学生是否能从多方面总结出自己的进步和变化。 2.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小组活动,交流自己的进步。 3.学生是否能为同学的进步感到高兴。 4.学生是否能体会到进步带给自己的快乐。 教学反思:
┏━━━━━┳━┓ ┃教学效果 ┃ ┃ ┣━━━━━╋━┫ ┃主要问题 ┃ ┃ ┣━━━━━╋━┫ ┃改进建议 ┃ ┃ ┣━━━━━╋━┫ ┃创新点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