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定稿)(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4:20:3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答:两种纤维混纺时,应避免选择临界混纺比,否则成纱强度最低,当然,混纺比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可纺性、服用性和生产成本等其它因素;涤棉混纺时,织物的坚牢度、挺括滑爽、易洗快干和保形免烫等特性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改善,但吸湿透气、染色沾污,生产成本和可纺,可织性则随涤纶比例的增加而恶化。65/35的涤/棉产品,其综合效果最佳,既发挥了棉的可纺性、可织、可染性,又突出涤纶的坚牢、免烫和挺括性。 13、简述目前计算机配棉常用的基本方法。

答:电子计算机进行配棉,运用人工智能的方法,模拟人工配棉的整个过程。计算机配棉是一个以自动配棉为核心的综合管理系统,由主控制模块组成,成为配棉管理系统,它包括由三个分控制模块组成相应的原棉库存管理、成纱质量分析和自动配棉三个子系统。主控制模块统一管理全部配棉工作,根据需要,将工作分别交给三个分控制模块。各子系统下设若干个具体功能模块,功能模块可独立重复自己的操作,也可返回到主控制模块请求命令执行新的操作。

14、简述原棉基本性质与成纱质量的关系。 答: 棉纤维的性质 长度 (mm) 短绒率 (%) 概念 一般范围 23-33 10-15 与纺纱的关系 纤维长,纺纱强力大、断头少,可纺细特纱 短绒少,纺纱条干均匀、断头少、强力好 伸直时两端点间的距离 短于16mm的纤维所占的比例 强度 单根纤维的强(CN/根) 力 线密度 1000m长的纤(tex) 维公定重量克数 成熟度 腔宽壁厚比值 含水率 (%) 原棉含水的比率 3.43-4.41 0.2-0.15 1.5-2.1 7.5-9.5 一定线密度范围内,单纤维强力高,成纱强力高 在正常成熟度的情况下,纤维细,成纱强力大,可纺细特纱,条干均匀 成熟正常的纤维,强力高、染色均匀、除杂效果好 含水率正常的纤维,除杂容易,含水率过高,易产生棉结,含水率过低,毛羽纱增多,含水率过高过低都会增加断头 带纤维杂质少,成纱棉结杂质少 含杂率原棉含杂的比1.5-3 /% 率 15、简述化纤原料的选配目的、原则以及混纺成分比例如何确定? 答:目的:(1)充分利用化纤特性,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2)增加花色品种,满足社会需要;(3)降低产品成本;(4)改善纤维的可纺性。原则:根据纤维品种的选配、混纺比例的确定及纤维性质的选配三个方面进行化纤原料的选配。混纺成分比例的确定:不同的混纺比例,对织物服用性能和耐磨牢度

的影响也不同。例如涤棉混纺因涤纶纤维的保形性好,混纺织物的保形性随涤纶混合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当混用涤纶在20%以下时,织物稍有滑、挺、爽的感觉,保形性不突出,混用80%以上时,织物吸湿性偏低,纺纱性能和服用性能差。因此,如希望提高织物的耐磨度、洗可穿性能时,可提高涤纶的混用量。由于合纤、再生纤维素纤维和棉的吸湿性差异较大,所以,混纺比例一般均为干重比。由于合纤的染色较棉和粘纤困难,所以在确定混纺比时,还需考虑染色的均匀性。另外品种和价格也应成为混纺比例确定的因素。

六、计算

1、今将1.5D338mm的涤纶(公定回潮率为0.4%)与6000Nm331mm的棉(公定回潮率为8.5%)混纺(混纺比T65/C35)问混纺原料的平均细度、长度和共定回潮率各为多少?如当时棉的实际回潮率为12%。则投料比应为多少?

解: 平均细度=30.65+(1.630.35)=tex

平均长度=3830.65+(3130.35)=35.55mm

公定回潮率==3.24%

2、涤/粘混纺时的设计干重混纺比为65/35。若涤纶和黏胶的实际回潮率分别为0.4%和13%,求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 解: 根据混纺比计算公式:

由题意可得 X-涤的湿重混比 Y-涤的干重混比 m1-涤的实际回潮率 m2-粘的实际回潮率

代入数据

=

解得 X=62.3% 1-X=37.7%

则涤/粘混纺时的湿重混比为62.3/37.7

第二章

一、 填空

开清棉

1、开清棉联合机的开关车的顺序为:先开前一台机器的(凝棉器)再开后一台机器的(打手),达到正常运转后,再逐台开(给棉机件)。 2、开清棉除杂率约为(50%)。

3、豪猪式开棉机中,打手与尘棒间的隔距自进口到出口(逐渐放大)。

4、棉卷质量控制指标是:正卷合格率、(每米重量不匀率)、棉卷含杂率。 5、开清棉工序的任务是:开松、混合、除杂、(成卷)。

6、凝棉器的作用是将棉纤维凝聚在尘笼表面,(去除部分短绒和细小尘杂)。 7、 抓棉小车回转一周,打手下降一次,故打手下降是(间歇性的)。 8、 自动混棉机的特点是(横铺直取)、多层混和。

9、开清棉机械的联接机构有:凝棉器;配棉器;(输棉管道 )。

10、棉卷重量不匀率主要评价棉卷( 纵向1m片段 )重量的均匀情况。

11、按对原料的作用方式,自由开松形式有(自由撕扯)和(自由打击);握持开松形式有(握持打击)和(握持分割)。

12、开松效果的评价方法有:(重量法)、(比体积法)、(速度法)和(气流法)。

13、打手与尘棒间的排杂情况包括:(打击排杂)、(冲击排杂)和(撕扯分离排杂)。

14、和毛加油的质量指标有:(回潮率)和(均匀度)。

15、开清棉机械的类型包括:抓棉机械、(棉箱机械)、(开棉机械)和(清棉、成卷机械)。

16、尘棒顶面与工作面间的夹角为尘棒(安装角)。 17、棉卷重量不匀率包括(纵向不匀率)和(横向不匀率)。

二、选择

1. 抓棉打手包括锯齿形刀片、隔盘和打手轴。每个隔盘上的刀片数的变化规律是( A )

A、 由内向外逐渐增大 B、由内向外逐渐减小 C、内外部大,中间小 D、内外部小,中间大 2、A006B混棉机械中,当( A ),混合效果提高。

A、摆斗摆动速度增大,输棉帘速度减小; B、摆斗摆动速度增大,输棉帘速度增大; C、摆斗摆动速度减小,输棉帘速度增大; D、摆斗摆动速度减小,输棉帘速度减小;

3、影响开松除杂作用的主要工艺参数打手速度、打手和尘棒间的隔距。下列哪种说法正确?(B)

A、打手转速高,隔距大,开松除杂效果好; B、打手转速高,隔距小,开松除杂效果好; C、打手转速低,隔距小,开松除杂效果好; D、打手转速低,隔距大,开松除杂效果好;

4、为了保证正常生产,开清棉联合机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开机。下列哪种为正确的开机顺序( C )

A、先开凝棉器再开给棉罗拉,最后开打手,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B、先开打手再开凝棉器,最后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C、先开凝棉器再开打手,最后开给棉罗拉,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D、先开给棉罗拉再开凝棉器,最后开打手,由前向后依次进行;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自由开棉作用较强烈,损伤纤维多;握持开棉作用较强烈,除杂效果较高。 B、自由开棉作用较强烈,损伤纤维多;握持开棉作用较温和,除杂效果较低。 C、自由开棉作用较温和,损伤纤维少;握持开棉作用较强烈,除杂效果较高。 D、自由开棉作用较温和,损伤纤维少;握持开棉作用较强烈,除杂效果较低。 6、下面关于影响抓棉机开松作用因素说法正确的是(D)。 A、打手刀片伸出肋条多的距离大,开松效果好;

B、打手转速高、抓棉打手间歇下降的动程大,开松效果好; C、抓棉小车的速度慢,开松效果好;

D、抓棉打手在抓棉点处回转的切线方向与抓棉小车运动方向相反时,开松效果好。

三、判断

1、开松机件的速度大,则作用次数多 ,作用力大,除杂好,但纤维损伤。(√) 2、纤维长度均匀度好,条干不匀率减少。(√)

3、开棉机械主要有自由打击式开棉机和握持打击式开棉机。(√) 4、开松打手的转速高,开松作用强,除杂作用大,纤维损伤大,棉结少。(3)

5、开棉机中打手与尘棒之间的隔距由入口到出口逐渐放大。(√) 6、尘棒顶面与工作面间的夹角为尘棒安装角。(3) 7、尘棒间的隔距大,落棉率增大,除杂效率增大。(√)

8、尘笼吸风不匀,风扇速度过小或过大,则棉卷易形成纵向不匀。( 3 ) 9、锯齿轧花机转速高、作用剧烈、容易切断纤维。 (√)

搜索更多关于: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定稿)(2) 的文档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定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7b46rtvp5nd0e7mk8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