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定稿)(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19 14:19:35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分梳工艺长度缩短,始梳点位置升高,刺辊的分梳作用增加。 2.梳棉机中除尘刀位置高,则( D )

A、 落棉少,除大杂少 B、落棉多,除大杂少 C、落棉少,除大杂多 D、落棉多,除大杂多。 3、梳棉机上锡林与盖板间的作用性质为:(D) A、针刺平行配置,锡林速度小于盖板速度; B、针刺交叉配置,锡林速度大于盖板速度; C、针刺交叉配置,锡林速度小于盖板速度; D、针刺平行配置,锡林速度大于盖板速度; 4、盖板针布工作角小,则( C )

A、 针齿的抓取能力强,盖板负荷小 B、针齿的抓取能力弱,盖板负荷小 B、 针齿的抓取能力强,盖板负荷大 D、针齿的抓取能力弱,盖板负荷大 5、下面关于刺辊气流附面层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沿附面层的厚度方向,气流自里向外逐层减小,最外层的速度等于零; B、除杂原理是利用纤维与杂质的分类现象,对附面层给以不同程度的切割,从而除杂;

C、气流附面层形成的原因是由于空气分子间的摩擦和粘性; D、刺辊附面层的厚度是恒定的; 6、除尘刀安装角度大,则(A)

A、刀背对气流阻力小,纤维的回收作用增加 B、刀背对气流阻力大,纤维的回收租用降低 C、刀背对气流阻力小,纤维的回收租用降低 D、刀背对气流阻力大,纤维的回收作用增加 7、下面关于提高道夫转移率,说法错误的是(C) A、减少道夫针齿的工作角 B、减少速比

C、增大道夫直径 D、减少道夫与锡林的隔距 8、盖板转动速度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盖板在工作区停留时间短,对纤维的梳理效果差

B、纤维的分梳度增加,梳理效果好,梳理效率低

C、单个盖板的针面负荷减小,盖板花含杂率降低,但总的盖板花含杂率提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四、判断

1、刺辊分梳度是指每根纤维受到的平均作用齿数。(√) 2、梳棉机上锡林与刺辊间的针刺是平行配置的。(3)

3、梳棉机上前上罩板的位置高,纤维易被锡林针刺抓取,盖板花少。(√) 4、刺辊与给棉板间的隔距越大,纤维平均分梳长度缩短,分梳效果差。(√) 5、锡林转速高,分梳负荷小,针刺握持加强,分梳质量好。(√) 6、道夫转速高,定量大,棉网抱合力大。(3)

7、乌斯特公报参考水平指标有:棉结,杂质,短绒率,条干CV%。(√) 8、梳棉工艺中,条子的定量过程,生条短片段不匀大,分梳质量差,断头多。(√)

9、梳棉机中,刺辊除杂效率在50~60%,盖板除杂效率3%~10%。(√) 10、梳棉机中除尘刀位置高,则落棉多,除大杂多。(√) 11、盖板针布工作角小,则针齿的抓取能力弱,盖板负荷小。(3) 12、工作辊分配系数大,则纤维的梳理、混合作用增强。(√)

13、道夫转移率高,意味着纤维在梳理机内停留时间短,梳理效果差,但纤维损伤少。(√)

14、梳理机内纤维的混合均匀作用主要发生在锡林、盖板和道夫之间。(√) 15、刺辊的转速高,除杂效果好,因此在生产中应尽量提高刺辊速度。(3) 16、顺向给棉的梳理效果更好,因此生产中一般都采用这种给棉方式。(3) 17、分梳工艺长度越小,纤维受到的梳理次数越多,则分梳效果越好,但纤维的损伤会增多。(√)

五、问答

1、梳理工序的目的与任务是什么?梳理机有哪些种类? 答:目的与任务:

(1)充分梳理(细致松解):使纤维束分离成为具有一定平行顺直度的单根纤维状态

(2)除杂质和短绒:去除细小的带纤维或粘附性较强的杂质以及短绒 (3)混合:实现单纤维之间的混合。

(4)做成一定质量要求的条子(粗梳毛纺是粗纱)。 梳理机有盖板式梳理机和罗拉式梳理机。

2、两针面间的作用分为哪几类?各起什么作用?

答:(插图)分梳作用:两针面均有抓取和握持纤维丛的能力,纤维束被一分为二,各抓走一部分纤维,被分解的纤维受到另一针面上其它针齿的梳理,因而实现了分梳作用。 剥取作用

:“1”针面具有抓取纤维能力,“2”针面失去抓取纤维能力, 完成“1”针面剥取“2”针面上的纤维。

提升作用:针面1上所带纤维有脱离针面向针外运动趋势,针面2无抓取纤维能力,只将纤维提升到针面1的表面而纤维仍随针面1运动。 3、什么是针面负荷?分析梳理机上锡林各部位的针面负荷组成。

答:针面单位面积上纤维层的平均重量称为针面负荷。(α,g/cm)梳理机上各部位针面负荷图如下: 区域Ⅰ:αb+ αs

区域Ⅱ2-5: αb+ αf+ β+ αs 区域Ⅲ2-5: αb+ αf+ αs

区域Ⅱ2-5与区域Ⅲ2-5反复重复,但αb、αf、β的内容不一样。

2

3、简述梳理机混合作用和均匀作用的意义?何谓工作辊分配系数?何谓工作辊回转系数? 它们的大小表明什么,为什么?

答:梳理机混合作用表现为输出产品同喂入原料相比,在其成分和色泽上更为均匀一致;而均匀作用表现为输出产品的片段重量比喂入时更均匀一致。每平方米锡林针面转移给工作辊上的纤维量与每平方米锡林针面参与分梳作用的纤维量的比值,称工作辊分配系数。工作辊分配系数大,纤维接受锡林梳理机会多且混合效果好。工作辊的回转系数M:从锡林上的纤维分配到工作辊上,到又返回到锡林表面的时间内,锡林所转过的转数。M大意味着锡林的转速大,梳理作用增强。

4、刺辊的除杂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答:纤维与杂质被锯齿分梳、带走,随之作回转运动,部分纤维与杂质离开锯齿,将悬浮于附面层中,随附面层气流前进。由于附面层具有速度分布和径向压力分布,纤维、杂质在随气流回转运动时,有向外层移动、下落的倾向。下落轨迹视质量不同而不同。杂质质量大,阻力小,纤维质量轻,阻力大,纤维与杂质在附面层内获得分离,外层杂质多,多数纤维分布在内层随附面层运动。利用纤维、杂质在附面层的运动规律,用除尘刀对附面层作不同的切割(隔距)达到调节落棉,去杂保纤的目的。有除尘刀和小漏底的梳棉机可分三个落杂区; 第一落杂区:给棉板-除尘刀:落大杂。第二落杂区:除尘刀-小漏底入口,大部分较小杂质。 第三落杂区:小漏底网眼下,短绒和细小杂质。

5、什么是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如何确定分梳工艺长度及分梳工艺长度对除杂影响?

答:梳棉机的分梳工艺长度指的是给棉板与刺辊隔距点以上的一段给棉板工作面长度与给棉板鼻尖宽度之和;给棉板分割工艺长度的选定要兼顾分割效果与纤维损伤。根据生产实践,给棉板分割工艺长度在纺棉时,可按纤维主体长度选用。当加工不同长度纤维时,为保证一定的分割工艺长度,应采用不同工

搜索更多关于: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定稿)(2) 的文档
纺纱学习题及答案(定稿)(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7b46rtvp5nd0e7mk8m_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