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2 22:45:2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 .

14. (2分)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丙可能是单质 B .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 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 . 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物质

三、 信息分析题 (共1题;共10分)

15. (10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 (1)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作用.

(2)大枣含有蛋白质、糖类及维生素等营养素,其中起到调节人体新陈代谢、预防疾病作用的是________.

(3)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期,为预防患佝偻病,可以多吃奶制品、虾皮等食物,补充人体需要的________元素.

(4)检验所用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的试剂是________;生活中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5)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为________.家里用的铁制品很容易生锈,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是________(写一条即可).

第 5 页 共 12 页

(6)NH4NO3是一种化学肥料,将硝酸铵溶于水,插入温度计,发现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测得溶液的pH=4,我们可以得出:pH<7的溶液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酸的溶液;硝酸铵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与熟石灰混合使用.

四、 探究题 (共3题;共27分)

16. (8分)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

(2)组装仪器时,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或带孔橡胶塞前,要先把玻璃管口________,然后稍稍用力旋转,将其插入.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填字母代号,下同).若要收集较纯的氧气,可选用的装置是________.

(4)①实验室也可以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在装置B中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若选用C做发生装置,你认为选用装置C的优点是________.②也可以将注射器连接到装置B的导管口处,用来________.

17. (5分)(2016?苏州)图一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装置.该装置的不足之处有:①通过氧气时,白磷易被冲散而较难与氧气接触;②逸散的五氧化二磷会造成空气污染.图二是探究白磷在水中燃烧的改进实验装置,由A、B、C三部分组成.请认真阅读下列内容并回答有关问题:

第 6 页 共 12 页

资料卡:凡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酸性氧化物.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CO2、SO2、SiO2、P2O5等.

(1)在仪器①中加入1药匙二氧化锰,用注射器吸入约40mL5%的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橡皮塞中.仪器①的名称为________.

(2)在广口瓶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其中上部,旋紧双孔塞.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

(3)取一专人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约80℃热水(热水的高度以小试管高度宜);将大试管必须要小,其原因是________.

(4)缓慢推动注射器.仪器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装置B小试管中观察到的现象为:①有气泡产生;②________.

18. (14分)材料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铜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之一。 (1)(一)铜材料的有关知识

人类使用金属先后经历了“青铜”、“铁器”时代,直到近代才开始大量使用铝材料。这也反映出Cu、Fe、Al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

(2)纯铜又称紫铜,常见铜合金有黄铜、青铜等种类。家用电缆常用紫铜,以聚氯乙烯塑料或TPU橡胶包裹。

① 以上叙述中不涉及到的材料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② 我国在西汉时期就有“曾青得铁则化为铜”之说,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理________。 ③ 鉴别黄铜和黄金,以下方法不可行的是________(选填序号)。 A.观察颜色

第 7 页 共 12 页

B.加稀盐酸 C.在空气中灼烧

(3)(二)铜及其化合物的实验

I.硫酸铜是制备其他含铜化合物的重要原料,以下是制取硫酸铜的常见方法。

方案1:向稀硫酸中加入铜粉,再用导管通入空气并加热,铜粉逐渐减少,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①反应中溶液的PH逐渐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方案2:将铜片加入浓硫酸中,加热,产生刺激性气味,溶液逐渐变成蓝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该气体是________。

(5)从环保角度进行比较,你认为方案________(填“1”或“2”)更合理。

(6)Ⅱ.在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得到碱式碳酸铜固体,其组成为:xCuCO3·yCu(OH)2·zH2O。能证明固体已洗净的方法为________。

(7)(三)碱式碳酸铜的热分解实验

兴趣小组称取此固体12.0g,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用下图装置进行热分解实验。

【查阅资料】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该碱式碳酸铜失去结晶水的温度与Cu(OH)2的分解温度接近。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__。

(8)加热前后及过程中均通入空气,加热后通空气的目的是________。

(9)控制温度在不同的范围对B中样品加热。测得装置C、D的质量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下表所

第 8 页 共 12 页

粤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C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84l9voff6tzp834d3b207lq1bbd101eid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