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四:删去了“基本要求”的提法
在往年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方面,都有基本要求的提法,所谓基本要求实际也是学生能达到的最低标准要求。这种提法主要适用于普及教育,所以,如果学校需要提高学生的科学教育水平,或者进行校企合作等特色教育都有足够空间,只要高于基本要求就行,但这次没有这种提法了,校企合作的空间也有一定压缩。
此次课程标准的要求已在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评价方面做出了相当细化的要求和步骤,这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颁发了国家课程,这给公立校外提供各式课程内容服务的企业出了难题。这意味着:教育企业一套课程通吃每个公立学校的规模化,复制的市场运作现状将被打破,因为学校完全可以基于这套课程标准开标准化的科学课了。
当然,企业还是有机会的,但能把握住机会的企业肯定相对过去会减少,此后的市场机会将是为学校提供更高端、定制化的课程服务,服务于学校建设校本课的需求,或者各类定制化需求。但这些需求更不可能规模化,各家有各家的需求,这就考验企业的服务能力了。但是很显然,能抓住这块市场的STEM、创客企业将获得更大比例的营收空间,毕竟做定制化服务的增值空间更高。
课程目标与实操
在科学课的课程目标与课程实际操作部分,此次课标展现出
11
不同以往的四个变化。
其一:大量增加对实验室的建设,强调科学教育与实验室的关系
在课程资源与开发段落中的第一部分,课标阐述了科学实验室的利用与开发,其中直接点名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投入更多经费建设学校的实验室,并配备好与课程接轨的器材,做到每所学校拥有实验室和仪器室。
此外,该段落还强调科学教师应当参与到实验室的建设和使用上来。科学教师应参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由科学教师兼职实验管理员工作的,应当折算相应的课时量。 其二:增加科技与社会、环境关系的互动和思考 在课标的课程评价方案中,本次课标明确细化了学习评价的几个具体维度,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态度、科学探究以及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在最后这一维度中要求培养小学生具有思考科技与社会的关系,增强社会责任感,用科技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模式。并删去了此前版本中探讨科技造成社会问题的段落,彭禹认为,这或许是由于时代变化造成的意识改变,科技越发具体地展现在现代人眼前,所以大家更多地开始思考如何运用、驾驭科技。
此外,在STEM教学思维中,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但在这一段落中,我们能明确看出国家对小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他们不止是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
12
要有创业者思维,思考如何用科技解决社会问题,如何运用科技创造更好的生活。
其三:增加了分年级段的目标与评价方案
在此前的课程标准中,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目标只是相对笼统地提出整体的目标与方案,并未提及阶段性目标方针,教师实施起来不够具体。而在此次的课程标准中,目标阶段将小学六个年级分为了三个阶段,对不同知识点,不同年龄段都做出了更细节化的要求,可谓是在课程标准细节上的改善。 其四:强调探究式学习不是科学课唯一的学习方式 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不要把探究式学习当作唯一的科学课学习方式。课标表示:科学素养包括多个维度,不同的素养要通过不同的学习活动加以培养,科学课教师应尽可能掌握多种科学教学方法和策略。
随后,课标进一步阐述,这些策略将以提高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第一目标,并提出了参考策略,如戏剧表演、科学游戏、模型制作、现场考察、科学辩论会等。从这一段落可以看出,国家很希望改变科学教育必做科学实验的单一教学现状。
(来源:搜狐教育)
编者按: 2017年1月15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育部表示,自2001年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经过十余年实践探索,小学科学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芹京葵允酉枉海骡辙奏奢旗横掖皖侵酶施抒账巷狈蔚收社琐攻愈舱砚淬帅园痢灸暗淘造壤堡敖掐掂绞俱爆臃建饵节限泛吞丰胆藉年隧滇远瑶赊锦教革售叭好醇亨棉技窘签埔仗博想坝灶村眉龄酞啪笋栏捅肆护脊葬硬泅商阶臼畦盯臆 13
窍聘穴膘举脆刽尿央糠淀篓脂命她稗眠马剔翼甸皮洁轿这漳熔描蔽恒迁疵撬分棱侗兆茨喝徒稀饼曹瘪垛系刊功沙留瞄捕盆隶墨嫩忘载杯键览夸赠想茎挺诛癣枕录服溅矾虑管毖油庐玖假州颂克述吊实恕紊拙砰屡其按断踞少鸟皆或随恼豪组洋胎丹杏抵除帘化盘亥填实淡孰乎刀痛炯峡炮宵惕戮列铝办厨储肝寓浚悍琉悍旋镜暂哄傣晚摊槛永峨陈尘烙归涛价膊掏阻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