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法制史复习提纲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2 6:37:03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卷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夏有乱政,而作(A)。”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象刑 2.提出“王者之政,莫急于盗贼”立法原则的法典是(B)。

A.吕刑 B.法经 C.汉律 D.唐律 3.最早将五服制度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法典是(C)。

A.汉律 B.魏律 C.晋律 D.北齐律 4.唐代将加役流作为减死之刑始于(B)。

A.武德律 B.贞观律 C.永徽律 D.开元律 5.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部刑法典是(A)。

A.大清律例 B.大清现行刑律 C.大清新刑律 D.大清会典 6.南京国民政府最高立法机构是(D)。

A.立法院 B.大理院 C.司法行政部 D.中央政治会议 二、名词解释 1.宗法制度 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2.《九章律》 亦称《汉律九章》。汉高祖统一中国后颁行的法典。相国萧何依照秦法,适应新形势,制定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九篇。 3.保辜制度 是指伤害罪在伤情未定时,由犯罪人保养被害人的伤情使之及早平复,以减免犯罪者罪责的制度。

4.明大诰 以判例形式出现的、带有特别法性质的重刑法令,是律外之法,是明朝初期朱元璋在位时的一种特别的刑事法规。 5.《十九信条》 是清朝政府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抛出的一个应付时局的宪法文件,也是清朝统治集团立宪骗局破产的最后记录。

6.马锡五审判方式 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创造性地运用到审判工作中去的司法民主崭新形式,也是从一系列司法案件中总结归纳的经验成果。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西周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和量刑原则

答: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明德慎罚”。 定罪量刑原则: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C、慎测浅深之量以别之。D、罪疑从赦。

2.简述中国古代婚姻解除的基本原则 答:西周婚姻的解除方式是“七出”、“三不去”。七出:无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盗窃、妒忌、恶疾。

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 3.简述汉朝的立法指导思想

答:1、初期实行\与民休息\、\宽省刑罚\的政策。崇尚黄老之术,提倡\清静无为\; 2、汉武帝后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实行\礼法并用\、\德主刑辅\的治国方略。

4.简述《大明律》的主要特点

答:(1)编排体例仿照《元典章》,以名例和六部为篇目,共七篇,改变了以往传统法典的体例;(2) 门类划分较细,便于检索;(3)文字浅显易懂;(4)律首附有《服制图》和《六赃图》,使得援引者一目了然;(5)条目虽然少于唐律,但覆盖面却超过唐律。

5.简述会审公廨制度

答:规定凡涉及外国人的案件必须有领事官员参加会审;凡中国人与外国人间诉讼,若被告系有约国人,须由其本国领事裁判,若被告为无约国人,须由其本国领事陪审。 6.简述《中国土地法大纲》的主要内容 答:(1)规定土改的基本任务是废除封建、半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 (2)规定土改须遵守的原则是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保护工商者正确对待地主富农。(3)规定保护土改的司法措施。对一切对抗或破坏土地大纲规定的罪犯,组织人民法庭予以审判和处分。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论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答:《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是适应日益发展的封建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出现的。《法经》的篇名依次是: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主要是关于惩治盗贼罪以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的规定。 历史意义: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这一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法经》作为李悝变法的重要内容,也是对这一时期社会变革的肯定。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成文法典的编纂奠定了重要基础。 2.试述中国古代法制中的特权原则的主要内容

答:夏朝在王位和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的宗法制。商代贵族使用鼎,鼎是他们权力的象征。西周宗法制。汉代后的教会特权,唐律中规定了贵族官员的封建等级特权原则,集中表现为议、请、减、赎、当等特权方面。清朝满人的特权。

卷二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儒家美化黄帝时代存在着一种耻辱刑,指的是(A)。

A.象刑 B.汤刑 C.禹刑 D.九刑 2.《法经》中规定具体定罪量刑原则的篇章是(D)。

A.盗法 B.囚法 C.捕法 D.具法 3.最早将八议制度作为定罪量刑原则的法典是(B)。

A.汉律 B.魏律 C.晋律 D.北齐律 4.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刷的封建法典是(B)。

A.唐律疏议 B.宋刑统 C.大明律 D.大清律例 5.充军作为一种固定刑罚载入律典,始于(C)。 A.唐代 B.宋代 C.明代 D.清代 6.清末主持修律运动的主要代表是(A)。

A.沈家本 B.伍廷芳 C.张之洞 D.劳乃宣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30分)

1.五听断案 所谓“五听”有辞听、色听、气听、耳听、目听。五听”断案就是中国古代“自由心证”的典型应用。

2.引经决狱 亦叫“经义决狱”,它是汉朝统治者以儒家的政治法律观为指导,从经书中找出所谓的“微言大义”,作为审理案件和定罪量刑的主要准则。 3.编敕 是指将一个个单行的敕令整理成册,上升为一般法律形式的一种立法过程。是宋代一项重要和频繁的立法活动。 4.《元典章》在元成宗时期﹐曾规定各地官府抄集中统以来的律令格例,“置簿编写检举”,作为官史遵循的依据。《元典章》就是地方胥吏汇抄法令的一种坊刻本。 5.领事裁判权 是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在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的一项司法特权。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的制度。 6.《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中国清政府颁布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由“君上大权”和“臣民权利义务”两部分构成。由宪政编查馆参照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制定,删去了日本宪法中限制君权的有关条款,充分体现了“大权统于朝廷”的立法旨意。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法经》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地位

答:主要内容:《法经》是我国封建社会最早的一部粗具体系的法典,是适应日益发展的封建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出现的。《法经》的篇名依次是:盗法、贼法、网法、捕法、杂法、具法,主要是关于惩治盗贼罪以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的规定。历史地位:首先,《法经》是战国时期政治变革的重要成果,也是这一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其次,《法经》的体例和内容,为后世成文法典的编纂奠定了重要基础。 2.简述中国古代婚姻缔结的基本原则及程序 答:婚姻家庭制度的建立是人类两性关系的一个历史性的进步。中国古代把婚姻摆在家庭乃至宗族附属品的位置上面。婚姻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一夫一妻制(多妾制),同姓不婚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的缔结遵循“六礼”,婚姻解除的方式有七出、义绝及和离(协离)。婚姻中的财产拥有者属于丈夫或长子,妇女附属于男子。 3.简述“张杜律”及其主要成就 答:《晋律》于晋武帝泰始四年(公元268年)正式颁行天下,史称“泰始律”。晋律完成后,律学家张斐、杜预为之作注,经晋武帝批准一并颁行,注解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因此《晋律》又称之为“张杜律”。张、杜的注解对于后世封建法典的制定影响很大。。《张

杜律》是律学的最高成就的代表作,而且从西晋到南朝,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300年之久,影响是非常大的。

4.简述元朝法制的主要特点 答:(1)以法律维护民族间的不平等(2)定罪量刑上的民族差别(3)维护僧侣特权和农奴制残余(4)特殊的刑罚制度 5.简述《大清会典》的主要内容

答:《大清会典》又称五朝会典。它是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光绪五个朝代所修会典的统称。记述清朝典章制度的官修史书。通称《清会典》。 6.简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主要原则和内容

答:是中共党电上第一部以国家名义颁布的上地法。是一苏大\站在基本的农民群众与革命发展前途利益之基础上\,\为使没收和分配土地有一个统一的制度起见\,并\作解决土地问题的最好的保障\而制定的。《土地法》宣布:\所有封建地主豪绅军阀官僚,以及其他大私有主的土地,无论自己经营或出租.一概无任何代价的实行没收,被没收的土地经过苏维埃由贫农与中农实行分配。\\雇农苦力劳动农民,均不分男女,同样有分配土地的权限,乡村失业的独立劳动者,在农民群众赞成之下可以同样分得土地\。\并宣布一切高利贷债务无效\。《土地法》还确立了\平均分配一切土地\的原则。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唐律的基本特点 答:(1)以刑为主,诸法合体(2)科条简要,刑罚适中 (3)依礼制律,礼法合一 。唐朝承袭和发展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4)立法技术空前完善。在立法技术上表现出高超的水平。如自首,化外人有犯、类推原则的确定都有充分表现。为防止官吏滥用比附用精确的语言规定在法无明文规定条件下,官吏故意与过失出入人罪的处理办法。并在承袭前代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私罪,故意、过失的概念,并规定了恰当的量刑标准。

2.论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答:《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日公布的一部重要的宪法文件,共7章56条。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初的资产阶级宪法性文件。它的制定和公布施行,是南京临时政府法律建设的重要成就,也是中国宪法史上的一件大事。 其一,《临时约法》具有中华民国临时宪法的性质 (1)《I临时约法》是辛亥革命的直接产物,它以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学说为指导思想 (2)《临时约法》确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国家制度。 (3)《临时约法》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体制和组织原则

(4)《临时约法》体现了资产阶级宪法中一般民主自由原则,规定人民享有人身、财产、居住、信教等项自由和选举、被选举、考试、请愿、诉讼等权利。 (5)《临时约法》确认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其二,《临时约法》的主要特点就是从各方面设定条款,对袁世凯加以限制和防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文件,其制定与颁布的历史意义在于,它肯定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彻底否定了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资产阶级民主自由原则,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民主”“共和”的形象。它所反映的资产阶级的愿望和意志在当时条件下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

卷三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 1.“商有乱政,而作(B)。”

A.象刑 B.汤刑 C.禹刑 D.九刑 2.春秋时期,反对郑国子产铸刑鼎是(C)。

A.孔子 B.叔向 C.邓析 D.颛顼 3.(B)将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成为刑法总则。

A.汉律 B.魏律 C.晋律 D.北齐律 4.宋代最重要的立法是(A)。

A.宋刑统 B.编敕 C.断例 D.条法事例 5.明初朱元璋重典治国主要体现在制定(A)。

A.大明律 B.大诰 C.问刑条例 D.充军条例 6.清代最重要的会审制度是(A)。

A.秋审 B.朝审 C.热审 D.圆审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8分)

1.九刑 是西周时期成文刑书的总称,全书共分9篇。九刑基本沿袭商朝的五刑制度(墨、劓、剕、宫、大辟共五刑),又增加了赎、鞭、扑、流等四种刑罚,称以上的九种刑罚为为西周的九刑

2.春秋决狱 又称“经义决狱”,是西汉中期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提出来的,是一种审判案件的推理判断方式,主要用孔子的思想来对犯罪事实进行分析、定罪。

3.登闻鼓 是悬挂在朝堂外的一面大鼓。从晋武帝时起,开始在朝堂外悬置登闻鼓,允许百姓击鼓鸣冤,直接向中央申诉

4.十恶 一谋反,二谋大逆,三谋叛,四恶逆,五不道,六大不敬,七不孝,八不睦,九不义,十内乱 5.《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是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宪法性文件,是中华民国第一部具有宪法性的文件,由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於1911年12月3日议决通过,并由来自10省共22名都督府代表签字确认。其规定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方法、临时大总统之权力等。 6.三三制 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种崭新的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30分) 1.简述西周时候的礼刑关系

答:礼和刑是西周法的两个基本方面。从宏观上看,西周时期的“礼”与西周时期的“刑”都是当时维护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社会规则。两者相互相成,互为表里,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完整的社会法律体系。其中,以礼为主,以刑为辅。“礼”是积极的、主动的典范,是禁止恶于未然的预防;“刑”是消极的处罚,是罚恶于已然的制裁。 2.简述“准五服以制罪”的立法原则

答:原则是: 服制愈近,即血缘关系越亲,以尊犯卑者,处刑愈轻;相反,处刑愈重。服制愈远,即血缘 关系疏远者,以尊犯卑,处刑相对加重;以卑犯尊,相对减轻。 3.简述宋代刑罚的的主要变化

答:宋代刑罚制度的主要变化表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为改变五代以来刑罚严苛的弊端,采用折杖法。第二,将刺配定为常制。第三,凌迟刑正式适用。第四,创设“管置”刑。 4.简述明清会审制度包含的内容

答;第一,三司会审。源于唐朝的“三司推事”制度,明朝将这一制度进一步制度化,规

搜索更多关于: 法制史复习提纲 的文档
法制史复习提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daw2bcw20wacw0ffqi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