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市香洲区—2019-2020学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t2 ℃丙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变为不饱和溶液 B.三种物质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最明显的是甲 C.t2 ℃甲的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
D.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分别由t2 ℃降到t1 ℃,甲析出晶体的质量比乙的多 2.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B.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C.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D.Na+和Al3+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3.“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
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 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
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4.如图所示,在烧杯甲中装入蒸馏水,滴入2滴酚酞试剂,得到无色溶液。在烧杯乙中装入浓氨水。用一只大烧杯把甲、乙罩在一起。几分钟后,发现甲中的溶液变成红色。对上述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甲内滴入的酚酞要过一会儿才能变色,与乙无关;大烧杯壁上沾有某种物质,
散发出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与甲中的溶液接触,使其变红;乙中的浓氨水中有肉眼见不到的微粒逸出,有些微粒进入了甲中的溶液,使溶液成分改变,并使溶液变红。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A.(1)(4) C.(1)(2)
B.(2)(3) D.(3)(4)
5.下列关于维生素C(C6H8O6)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个维生素C分子由6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6个氧原子构成 B.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
C.维生素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4﹕3 D.维生素C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4.5%
6.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侯德榜先生,1921年留美回国后,潜心研究制碱技术,发明了将制碱与制氨结合起来的联合制碱法(又称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下列物质中能与纯碱发生反应的是( ) A.NaOH
B.NaHCO3
C.H2SO4
D.K2SO4
7.在“2A+3B=2C+4D”的反应中,已知16g物质A完全反应生成22g物质C和18g物质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物质B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16
B.32
C.48
D.64
8.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x的值是15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9.一碳化学是以分子中只含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 CO2、CH4等)为原料来合成一系列化工原料和燃料的化学。下图为利用合成气(CO 和 H2)合成新型燃料二甲醚(CH3OCH3)及冶炼铁的部分生产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催化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有利于减缓温室效应; B.还原反应室中发生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C.上述生产过程中,可参与循环的物质有水和二氧化碳;
D.由合成气制二甲醚的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的特点(绿色化学即“零排放”,原子利用率为100%); 10.下图物质经-步反应转化的两种途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物为SO2 B.X只能是硫酸 C.②可能有沉淀生成 D.①②属于复分解反应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塞紧橡皮塞 B.加热液体
C.取用液体 D.读出液体的体积
12.食物的酸碱性与化学上所指的溶液的酸碱性是不同的概念,富含蛋白质、脂防和糖类的食物多为酸性食物。下列不属于酸性食物的是( )
A.鸡蛋 B.猪肉 C.菠菜 D.大米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13.如图A是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B、C是钙、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氟元素的质子数为______。A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氟元素与钙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金(Au)位列元素周期表中79号。
①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这反映出黄金的化学性质______。
②“愚人金”(铜与锌的合金)的外观与黄金非常相似。下列可用于区分“愚人金”和黄金的试剂有______。
a.稀盐酸 b.食盐水 c.硝酸银溶液
③黄金可溶解于王水(浓盐酸和浓硝酸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溶液)。已知王水中氮、氯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3,则王水中HNO3和HCl的质量比为______(填最简整数比)。 14.如图是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时,将18g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
饱和”)t2℃时用相同质量的水配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所需溶质质量的关系为甲_____乙。取t2℃时甲的饱和溶液90g,稀释为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溶液,需要加水的质量为_____。 15.下表是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溶解度/g Ca(OH)2 NaOH 0 0.19 31 20 0.17 91 40 0.14 111 60 0.12 129 80 0.09 313 100 0.08 336 (1)依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_____(填“A”或“B”).
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可采取措施有_____(填序号).
①蒸发水 ②升高温度 ③降低温度 ④加入水 ⑤加入氢氧化钙现有60℃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_____.现有20℃时Ca(OH),向其中加入一定量2的饱和溶液(甲溶液)
CaO后恢复20℃,得到乙溶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
系为甲_____乙(填“>”“<”或“=”). 16.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_____相等。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
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_____乙(填“>”、“=”或“<”)。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下同) A.溶剂质量一定变小 B.溶质质量一定变大
C.溶液浓度可能变大 D.溶液质量可能不变现有同时含甲、乙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从该溶液中提取纯净的乙物质,具体的操作是_____。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如图是初中化学教材中常见的化学实验装置图,请你认真以下问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