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项目背景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扶风县位于渭北塬区,全县总面积752平方公里,辖8镇、169个行政村、40.8万人口。是典型的农业区,夏热冬寒,四季分明。项目区主产苹果、猕猴桃等,品质优良、味美甘甜,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近几年,随着扶风县农业产业化的纵深发展,苹果产业已成为扶风县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果园栽植面积迅速扩大,年产商品果量也在成倍增长,将自然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由于扶风县贮藏保鲜、运销等发展滞后,造成果品市场供应受季节影响,价格差异浮动较大,直接影响扶风县果品产业的发展壮大。
该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以给农民提供一个集果蔬储藏地、初加工及市场销售一体化的交易平台,解决农民丰产而不能丰收的卖难局面,更重要的是通过保鲜增值,农民增收。气调贮藏保鲜方法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产品保鲜技术。从而促进扶风县的水果产业发展。
宝鸡同兴果品进出口公司是扶风县贮藏规模较大的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现有的冷藏库建设于2003年,为普通冷藏库,贮藏能力5000吨,对现有冷藏库进行技术改造是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本项目是在提升果品贮藏质量、提升企业效益、为扶风县果品贮藏做出示范的大原则下而提出的,建设的必要性由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
9
2.2.1是西部发展特色农业的需要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旨在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此来改变西部经济落后的贫困面貌,缩小我国东西部的差距,实现国家强盛的宏伟目标。扶风水、土、光热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有发展林果业的天然优势,并素有瓜果之乡的美名。为利用和发展这一优势,扶风县已对调整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作为发展第一产业的战略部署,这样“绿色产业”将快速发展,而本项目提出的果品保鲜贮藏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项目建设符合本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需要。
2.2.2是县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职工收入提高的需要
随着扶风县农业基础设施的逐渐完善,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在以往传统作物种植模式下,种植户收入十分有限,到目前为止,农民人均收入8000元左右,农村的经济发展急需寻找新的突破口和增长点。本项目将充分利用所处的地域优势及周边地区对鲜食果品需求的市场优势,发展鲜果种植,实施鲜果的产业化生产,发挥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使扶风县农村经济有较大的增长,农民收入有较大的提高。
2.2.3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增进企业效益是推进陕西苹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根据国际国内市场的需要,要从根本上改善陕西苹果参与国际竞争的硬件设施,大力推行苹果贮藏加工方面的技术进步,增进企业效益是推进陕西苹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
该项目建设1000吨果品保鲜气调库,采用世界先进的超低氧贮藏技
10
术,一方面延长苹果的销售时间和货架期,提高了苹果的商品价值,节约了优生区苹果资源。另一方面促进陕西苹果的外销和刺激国内的消费,延长苹果的食用时限,使过去一年只一季的食用期增加到一年四季,让新鲜苹果的美味、芳香给果农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11
第三章 建设条件
3.1 项目区概况
3.1.1 自然条件
扶风县地处关中平原西部,紧靠杨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气候属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四季长短不等,干湿分明。平均气温12.4℃,年平均降水量580毫米,年日照时数为2395.6小时,日照百分率达54%,全年无霜期210天。 3.1.2 社会经济条件
扶风县辖8镇、169个村委会,总人口40.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6万人。2012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93亿元;财政总收入2.39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75亿元,分别增长20.28%和17.24%;农民人均纯收入8342元,净增427元;单位GDP能耗下降5%。农业和农村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12年农业总产值29亿元,农业主导产业有苹果、粮食和生猪,是国家粮食、苹果生产基地县,陕西省畜牧养殖大县。以水泥和食品工业为主导的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走上了规范、有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3.1.3 基础设施条件
西宝高速公路、陇海铁路贯穿东西。近年来先后建成了关中环线、法汤旅游专线等高等级公路,实现了乡乡通油路目标,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示范县。移动通信覆盖全县,村通电话率达到91.6%,电视覆盖率达到97%。
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