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导学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6:29: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2课时《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主备人: 审定人: 执教者:

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15页例3及做一做,练习三第3题 ) 导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情境,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平均分”的方法。 2、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3、培养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重点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导学难点

培养收集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导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导学准备 主题图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导学 1、出示春游租船问题的情景图。(不显示解决问题的办法) 师:小朋友你们喜欢春游吗?喜欢去哪里春游? 师:瞧!图中的小朋友也去春游啦! 2、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图中的小朋友碰到了什么问题? 3、揭示问题——24人要租必条船? 1、合作探究一:解决“租几条船” 师:你能应用你收集的信息帮他们解决租船问题吗?你有什么办法? (1)合作要求:先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想法;再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其它方法算一算;然后完成导学案上探究一 (2)全班交流展示 (3)小结: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求24里面有几个4,因为24里面有6个4,就需要6条船。 (4)抽生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含义质(5)质疑:你还有什么想法? 2、合作探究二:教材第15页“做一做”。 (1)出示情景图,引导生观察:图中的小熊在做什么?它在思考什么问题? 17

学生学习 导学目的 1、根据实际创设情景激情况畅所欲发兴趣。 言。 2、观察画培养说图意面,交流信息 的能力 个人复备 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 1、学习例3。 (1)观察让学生在交主题图,提出流中欣赏同数学问题。 学的解决办 (2)分组法,进一步理探讨,解决租解平均分的船问题。 方法,感受 小组交流,“平均分”在合作探究,解生活中的应决问题,得出用。 结果。 (3)汇报设置帮小熊讨论结果: 分东西的情(4)说说自景,激发学习己的方法解兴趣。

题思路 (3)合作要求:想一想:一双是( )2、明白什么 是一双? 根筷子?一只动物要( )双?在小组内 用小棒代用12根小棒分一分。 替筷子,动手(4)完成导学案上的探究二 分一分。 (5)汇报,师生一起梳理解决方法 汇报分的小结:这道题就是问12里面有几个2? 结果。集体订正。 (2)大家能帮小熊分分筷子吗? 优化梳理 解决问题 1、说一说:每位、每组、每个等等的含义。 2、引导总结:像这样,一些人去坐船,每几个人坐一条船,或者分筷子等等一些问题,实际上就是求( )里面有( )个( )。 1、引导完成教材第17页第4题。 (1)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画面,你获得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2)组织小组交流并动手分一分。 组织全班交流。 2、引导完成教材第17页第5题:给猴子分香蕉。 请小朋友帮小猴子分香蕉,要做到公平。用学具在桌上分一分。 3、引导完成第17页第6题。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巡视,适时指导个别小组。 组织汇报,订证。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每X”的含义 找到解决这类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求( )里面有( )个( )。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目标达成效果 互动作业 生成问题 1、完成教材第17页第4题。 (2)看图,理解题意。 (2)小组内交流汇报。 2、完成教材第17页第5题。 借助学具说一说分法。汇报。 3、完成第17页第6题。在小组内交流汇报想法。 回答,谈收获。 总结提升 拓展问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指导名回答,引导学生梳理知识 自我评价,自我反思 板书设计: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就是求24里有几个4?

18

《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导学案

学习目标:

会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合作探究一:

例3:每条船限乘4人,24人要租几条船?

1、 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想法

2、用小棒摆一摆,也可以用其它方法算一算 3、汇报:(根据你们组的思考选择一种填上)

A、因为1条船可以坐( )人,2条船可以坐( )人、、、、(人,所以24人要( )条船?

B、24人要坐船,4人坐一条船,就想:24里有( )个( ),合作探究二: 12根筷子,每只动物一双,够吗?

1、想一想:一双是( )根筷子?一只动物要( )双? 2、在小组内用12根小棒分一分

3、填空:12根筷子,一只小动物要( )根,12里面有( )个( 子可以分给( )只小动物?

当堂检测:

1、完成练习三第1——3题,做在数学书上。 2、P17页第5题

师:你们知道小猴子爱吃什么?请小朋友帮忙分香蕉,要做到公平。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6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把18支香蕉平均分给9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到( )个; 学生借助学具动手分一分,并边说分的过程和方法。 3、扩展提高 (1)学生独立操作。

用15个方木块摆5个一样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用( )个木块。 每个长方体用3个木块,可以摆( )个长方体。 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

(2)学生在生活中找出用平均分的例子,在小组里交流分享。

自我评价:

19

)条船就可以坐24)根,所以12个筷

第3课时《除法1》

主备人: 审定人: 执教者:

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4及做一做,完成教材第20页练习四1-4题。) 导学目标

1、在平均分的操作中理解除法的意义 2、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导学重点

理解掌握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

导学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导学准备 圆片、情景图等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教师导学 学生学习 导学目的 温故知新, 为引入除法运算奠定基础。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写、读的学习活动,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的意义。 通过思考、比较、讨论,让学生知道把一些我们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可以个人复备 出示竹笋图片引入。 观察竹笋 今天,熊猫要请朋友们来它家做客,一图片 大早就去挖了好多竹笋。想把12个竹笋仔细倾听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应该放几个?老师叙述,积请同学们帮它想一想。 极回答问题 1、让生用圆片在小组内实际操作 2、汇报展示: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个一个分的,也可以是两个两个分的或三个三个分的。 思考:1、分的方法有什么不一样吗? 2、为什么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呢? 3、小结:无论怎样分,最后每个盘子里放( )个竹笋。 4、板书算式:12÷4=3(个),并指名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5、揭示课题 师:我们把这种运算的算式叫作除法算式,把12叫做被除数,4叫做除数,3叫做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方法(板书:除法)。“÷”叫做除号。 6、教读作,并教学“÷”的写法 板书:12÷4=3。读作:12除以4等于3。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在上下各画一20

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 动手操作,思考问题 1、学习除法知识。 认真倾听,了解除法,明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学习除法算式的读、写。 (1)认识除号,学习写法。 认真倾听,认识“÷”,知道除号的书写要领。 练习写“÷”号。

搜索更多关于: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导学案 的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全册导学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jni4uwqv44s0w0d4ij47hq70zb7d011q9_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