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梳理 解决问题 互动作业 生成问题 思考:小熊和熊妈妈的这两个问题为什么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1、课本第19页的“做一做”。 (1)明确要求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 (4)小结。 2、变式练习 (1)练习四第4、5题。先让学生画圈一圈进行平均分,分后再填写算式。 (2)练习四第6题:先让学生看图,叙述平均分的要求,再让学生动手圈一圈,圈好后填写算式,最后让学生对照图说一说除法算式表示的意思和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你收获了什么? 思考,比较、拓展,激发思讨论,汇报。 维。 先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小组内互相帮助。 小组展示作业情况,并互相评价,谁的作业最漂亮。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目标达成效果 总结提升 拓展问题 自我回顾,自我总结,互相帮助 总结归纳,激励评价,建构知识体系 板书设计: 除法的初步认识
20个竹笋,每4个放一盘,能放5盘。
20 ÷ 5 = 4
教学反思:
25
《除法2》导学案
学习目标: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一、通过学习我知道,除号前面的数叫作( ),除号后面的数叫作( ),所得的结果叫作( )。 当堂检测:
1、写出除法算式。
(1)18除以3等于6。
(2)把10个苹果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5个。
(3)被除数是20,除数是4,商是5。
(4)16朵花,每4朵花插一瓶,可以插几瓶?
2、有10个苹果,全部分完可以他给几个小朋友?有几种分法?(列出算式)
3、有25个人要去机场乘飞机,有两种车:一种是面包车,每辆车可乘8人,另一种是小轿车,每辆车可乘3人,问:可以怎样派车,把25人送到机场?哪一种派车方案比较合理。 总结反思:在本节课中我学到了什么? 自我评价:
26
第5课时《除法——练习课》
主备人: 审定人: 执教者:
导学内容: (教科书第21、22页)
导学目标:1、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2、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
导学重点: 查漏补缺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导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导学方法 : 导学准备 : 导学过程 : 导学环节 教师导学 基础练习 1、 谈话设置问题 引导参与 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 2、 学生举例 1、 引导学生完成第21页第5、6题。 1 2 3表示的意思。 2、 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8题。 学生学习 口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1)看情景图,理解图意:有只手套,每2只为一副,可以分几副? 用算式表示。 (2)对照分图例说一说:每组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先独立完成作业,然后小组内互相帮助。 小组展示作业情况,并互相评价。 27
导学目的 通过思考、比较、讨论,让学生知道把一些我们平均分成相等的几份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个人复备 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 培养学生分 析数据和发现问题的能力。 在小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及发散思维。 培养归纳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能力。 检测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目标达成效果 互动作业 生成问题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意义。 总结提升
通过这次学习,我学到了: 拓展问题 ①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 ,( ) ,( )。 ②掌握除法算式的( )法和( )法。 ③除法算式的两种意义:1把一个数( )分成几份每份是几?2把一个数( )分成一份可以分几份? 自我回顾,自我总结,互相帮助 总结归纳,激励评价,建构知识体系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第1课时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备人: 审定人: 执教者:
导学内容:(教材第23页的例题1和练习五相应的练习) 导学目标
1、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自己得出除法算式的商;通过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使学生体验到可以用多种方法求商,感受到用口诀求商的简便;掌握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2、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导学重点
使学生学会求商的方法。 导学难点
用多种方法求商。
导学方法 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导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导学过程 导学环节 情景导入 提出问题 教师导学 1、开火车背2---6的乘法口诀。 2、我会填 2×()=12 ()× 4=12 ()×6 =18 5×()=15 3、说一说 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6÷3=2 12÷4=3 4、 听故事 出示例1放大图,讲述猴妈妈给小猴分桃的故事。 自主学习 探析问题 1、 看图,思考问题:小猴摘了几个桃子?猴妈妈准备分给几只小猴? 学生学习 学生按顺序背2—6的乘法口诀。独立完成乘法口诀的练习。 学生说出每个算式的意思 观看图片,听故事。 (1)、各小组动手分一导学目的 复习旧知,为 学习新的知识做好铺垫。 情景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观察主题图,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 使学生由直 观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个人复备 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