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八年级生物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5/21 2:07:3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物进化的原因

一、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地区存在着两种尺蛾,该地区原为森林,后建设为工业区。如表中为该地区不同时期两种尺蛾的数量比。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D )

森林时期 建成工业区后50年 灰尺蛾 黑尺蛾 灰尺蛾 黑尺蛾 99% 1% 1% 99% A.工业煤烟使灰尺蛾慢慢熏成黑尺蛾的结果 B.灰尺蛾渐渐迁离,黑尺蛾渐渐迁入的结果 C.灰尺蛾为了适应环境不断发生变异的结果 D.环境条件对两种尺蛾定向自然选择的结果 2、“自然选择学说”可以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它的提出者是( A ) A.达尔文 B.米勒 C.巴斯德 D.列文?虎克 3、自然界中生物进化的基础是( D )

A.环境的改变 B.天敌的选择 C.人为的影响 D.遗传和变异 4、下列哪项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B )

A.生物具有过度繁殖的现象 B.生物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生物能够进行生存斗争 D.自然环境对生物进行选择

5、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蚊蝇等害虫对DDT抗药性不断增强的主要原因是( D ) A.害虫对DDT进行选择的结果 B.害虫本身对DDT具有抵抗能力 C.DDT的药效降低了 D.DDT对害虫抗药性的变异进行选择 6、自然界中的生物是不断进化的,生物进化的原因是( A ) A.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工选择的结果 C.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结果 D.生物变异的结果

7、生活在绿草丛的蝗虫,体色多为绿色,生活在枯草从的蝗虫,体色多为褐色,这种现象是(结果.

A.遗传变异 B.环境变化

C.人工选择 D.自然选择

8、在长颈鹿的进化过程中,其长颈形成的原因是( B ) A.为了吃高处的树叶 B.自然选择 C.基因改变

D.近亲繁殖

9、我国金鱼品种繁多,形成这么多金鱼品种的原因是( B )

D )的1

A.我国的水域十分广阔 B.改变生物的遗传物质 C.使生物的生活习性改变 D.我国的金鱼变异速度快

10、牡丹是我国特有的木本名贵花卉,有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富丽端庄、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形成这么多品种的原因是( A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我国牡丹品种多 C.我国的自然条件好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1、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种现象属于( D ) A.过度繁殖 B.生存斗争

C.遗传与变异 D.自然选择

12、我国东海钓鱼岛经常刮大风,岛上生存着许多无翅或残翅的昆虫,对这一现象的正确解释是( C ) A.有翅昆虫全部被风刮走了 B.无翅或残翅昆虫繁殖能力强 C.无翅或残翅昆虫更能适应环境 D.有翅昆虫被天敌捕食 13、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观点是( B )

A.气候变化,影响生物的适应性变化 B.生存斗争,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C.过度繁殖,争夺食物 D.遗传和变异,出现新物种

14、某地有一个大型的石灰厂,其白色的粉尘使周围的植物都变成了灰白色。如果该厂长期生产,则其周围环境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数量最可能的变化是( D )

A B C

D

15、澳大利亚东部有一种外形奇特、美丽的琴鸟,它们大都在冬季繁殖,这样可以避免蛇类等前来偷食它们的卵和雏鸟,按照达尔文的理论,这是( D ) A.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B.变异所造成的 C.条件反射 D.自然选择的结果

16、如下图是一农田长期使用一种农药后害虫群体密度变化曲线。下列叙述,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观点的是( B )

A.随着农药的使用,害虫群体的抗药性逐渐增强 B.农药使害虫产生变异

C.害虫抗药性的形成是农药对害虫定向选择的结果 D.从曲线变化可知,害虫群体中原来就存在抗药性个体

2

17、根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下列关于长颈鹿进化过程的解释,正确的是( C ) ①长颈鹿的祖先有的颈长,有的颈短

②在缺乏青草的环境中,颈长的长颈鹿能吃到高处的树叶而活下来 ③逐代选择,长颈的变异逐代积累形成长颈鹿 ④通过生存斗争,颈长的个体生存 A.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

18、达尔文生物进化的学说的核心是自然选择,下列不属于自然选择结果的是( C ) A.英国污染区黑色桦尺蛾的数量较灰色桦尺蛾的数量多 B.长颈鹿的长颈性状的形成 C.养鸡场中母鸡的数量比公鸡的数量多 D.达尔文地雀的喙有多种形态

19、您一定看过《喜羊羊与灰太狼》吧。狼和羊在漫长的生存竞争中都得到进化,根据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狼和羊的进化是( B )的结果.

A.人工选择 B.自然选择 C.生物变异 D.生物遗传

20、生活在绿草地的螳螂,体色一般为绿色。对这种现象解释不正确的( C ) A.容易获得食物 B.不易被天敌发现 C.人工选择的结果 D.是适应环境的结果

二、非选择题(共3题,每空4分,共60分)

21、有人做了如下实验,将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分别进行标记,然后放养于工业污染区和没有污染的非工业区.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所释放的桦尺蛾尽量收回,统计其数目,结果如下表:

浅色桦尺蛾 地区 释放数 工业污染区 非工业区 64 393 回收数 16 154 释放数 154 406 回收数 82 19 深色桦尺蛾 (1)桦尺蛾的体色在遗传学上叫做 。

(2)工业污染之后,桦尺蛾较深的体色对其本身来说是一种 色;在工业污染区深色桦尺蛾的回收率比较高,这说明生物对环境具有 。

(3)根据达尔文的观点,深色桦尺蛾和浅色桦尺蛾数量的变化是 的结果。 (4)如果严格禁止污染物排放,工厂的排烟量大大减少.浅色桦尺蛾的数量将会

3

(5)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 ,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自然选择。 答案:(1)性状 (2)保护;适应性 (3)自然选择 (4)增加 (5)生存斗争

22、请根据长颈鹿的进化示意图回答:

(1)古代长颈鹿有颈长和颈短的之分,颈的长短是可以 (填“遗传”或“变异”)的。 (2)从图B、图C看出,颈长的长颈鹿生存下来,颈短的长颈鹿逐渐被淘汰。由此可见,颈短是 (填“有利”或“不利”)变异。

(3)自然界中的生物,通过激烈的生存斗争,适应者生存下来,不适应者被淘汰,这就是 。 答案:(1)遗传 (2)不利 (3)自然选择

23、桦尺蛾是一种夜间活动的蛾子,白天栖息在树干上,它有淡色和黑色两种。浅色的和树干颜色相似,不易被鸟类发现。在未受工业污染的地区,桦尺蛾多是浅色的;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树干变成黑色,此处见到的桦尺蛾多是黑色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桦尺蛾有深浅不同的颜色,说明生物界中存在着 现象。

(2)在未受工业污染的地区, 不易被鸟类发现属 变异,这些个体生存下来。 (3)在工业污染的地区易被鸟类捕食的是 ,逐渐被淘汰。 (4)达尔文把这种 ,不适者被淘汰的现象称为 。

4

答案:(1)变异; (2)浅色个体;有利 (3)浅色个体; (4)适者生存;自然选择

5

八年级生物下册+7.3.3+生物进化的原因同步测试+(新版)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mkam85afr3blza1bt1d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