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此时,应安排道路混凝土路面的施工。
⑶ 当现场土方基本平衡时,四通一平结束后,现场竖向标高与图纸设计标高基本一致。临时道路还是永临结合,利用永久道路路基作为临时施工道路,在施工路基的同时,要在路基的两侧挖排水沟,与全所临时排水系统贯通。在工程正常开展后及时安排道路路面施工,排水沟应该保留且与临时排水系统保持畅通。
⑷ 施工道路前在所内各纵横向主干道中间下部各设一根直径10公分加强抗压型PVC管或钢管穿越道路横方向,这是施工用电系统布设的前提条件。 5.1.8 施工用电布设
⑴ 电源箱摆放:根据现场总平面图设一到两台总配电箱(所内所外各一台)。
所内用总配电箱尽可能布设在接近所内中央,以便向分配电箱形成放射型布缆。各区域分配电箱应设置在各区域靠近电缆沟一侧中间,开关箱布设在各区域四角。 ⑵电缆线布设
本工程按“电源变压器→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电源线路敷设方式,全部采用铠装电缆(三相五芯)直埋敷设,取消架空线。直埋电缆的走向应按照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规定,埋深不得小于0.7m,并应在电缆上下均匀铺设不小于50mm厚的细砂。电缆过主干道时必须从前期布设的管道通过,总配箱引出的电缆到各分配箱分叉点设电缆维护责任标牌,地面上沿电缆走向每隔一段距离设置明显的标志。 ⑶ 各区域分配电箱→各区域开关箱电缆(三相五芯)沿电缆沟或围墙边沿明设(电缆沟形成后可放入沟底),通过支路时应采用钢质保护套管,管径不得小于电缆外径的1.5倍。所有开关箱→负荷(含便携式卷线电源盘)的电源线过支路均要有可靠的保护设施,电源箱附近设消防器材。
5.1.9 其他(指示、提示等标识设置)
⑴ 在所内主干道汇集处(邻近大门方向)设施工区域方向指示牌 ⑵ 据现场实际在所大门内或外附近及各区域设安全警示警告宣传牌若干,各区域设维护责任人、定置图标牌一块。
⑶ 施工现场照明配置采用集中广式照明和可移动式照明相结合的形式。在施工区域,分别设置钢架投光灯塔最高点设避雷针,角钢型柱顶安装四台镝灯(用标准节连接,高度现场确定)。重要各施工区(临空面、大于1米的孔洞及2米以上深度的基坑、相对永久的区域)用截面尺寸¢48×3.5钢管实行封闭围护,立杆实际正负零上60公分及120公分处各设一道横杆,立、横杆上30-40公分刷红白相间色;立杆上可设安全、质量等宣传彩旗。区域小道入口处两侧分别设简易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弃物箱。 一般区域划分可用提示遮栏进行围护。
⑷ 在现场大门入口处或500kV、220kV等作业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适宜处,设置休息亭(室),地面硬化、不积水。有专人管理。 ⑸ 电缆沟不得跨跃应在沟上布设可移动可重复使用组装式电缆沟临时安全通道并悬挂安全提示标志牌。
⑹ 适当位置设埋地式建筑垃圾处理池一座。垃圾处理池地面以下利用废砖做护壁,周围设标准栏杆围护,围栏口设活动门以便倾倒垃圾,与之连接的道路做硬化处理,倾倒口设车轮挡板,防止小车冲入坑内,并用标识牌进行标识。 ⑺ 露天使用的小型工器具设防雨/防曝晒罩棚。 ⑻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专用危险品库房,并醒目标识。对危险品及危险废品,集中存放,专人管理,并按相关规定做好危险废品处理工作。 5.1.10安全标志牌制作标准与布设 ⑴ 安全标志牌依据国家标准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图册制作,根据各施工作业点固有的危险因素针对性布设,起到对所有作业点作业人员的警示作用。 ⑵ 根据工程特点和需要,对标志牌的种类、数量及具体设置地点作出规定。 ⑶ 现场应用部分示例。 5.2 设备5.2.1依据施工组织设计总平面布置图,对各主要区域编制并张贴材料用品定置图。 摆放定置5.2.2 一般要求: 化管理 ⑴ 砂石按指定地点露天堆放,堆放点应做简易地坪,不得乱堆乱放,堵塞通道。水泥要整齐存放在专用的水泥仓库内,并标识清楚,避免混用。木料、脚手架按定点码放整齐。 ⑵ 钢构件运抵堆放场,经过检验后分类、配套,按堆垛堆放。堆垛高度一般不大于2米,垛间应留出足够的通道。柱子应放在木垫板上,分层堆放并用木垫板间隔。水泥杆堆积高度不得超过3层。 ⑶ 进场设备按指定区域放置整齐,不得侵占主要施工道路,影响所内道路畅通,堆放点应避开低洼积水处,且不得叠加堆放。直立运输的设备一定要放置在平整、坚实的地面上。二次设备应做好防雨措施(盖好雨布)。设备二次倒运至安装点后,进行开箱检查。拆除的包装箱、废弃物等应及时清理运走,不得在所内进行焚烧。 ⑷ 电缆、导线按指定区域集中露天放置,整齐有序,方向一致,标识清楚。
⑸ 钢材、有色金属、加工件等放置在仓库保管。仓库用彩钢板围设,宜选择地势较高处,地面硬化,并做好四周排水。钢材、铝材等长件材料应用道木垫起,并要求两端有一定高差。
⑹ 气瓶应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夏季宜放置室内,户外存放时应搭设防晒棚,严禁和易燃、易爆物混放在一起,严禁氧气瓶和乙炔气瓶一起存放,严禁靠近热源,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乙炔气瓶应直立放置,并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⑺ 小型材料(如金具、紧固件、消耗材料)和劳保用品等一律存放材料间保管。危险品放入专用库房专人管理。 ⑻ 车辆停车入位。
⑼ 各办公室内办公用品按定置图摆放不得随意变动。 ⑽ 各部门办公用品必须按上墙定置牌摆放。 ⑾ 衣物指定地点晾晒。
5.3环境保5.3.1基本要求 护
⑴ 现场工作人员要了解并自觉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三废”排放的规定与要求,未经主管部门批准,不得随意倾倒、排放、处理有毒有害物品及废弃物。
⑵ 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或竣工后,应及时修整和恢复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的生态环境;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5.3.2本工程环境保护工作要点
⑴ 防止大气污染:施工中道路做硬化处理控制扬尘,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水泥粉尘污染,拉运土方应将表面用水打湿减少灰尘飘扬等防止扬尘措施,做到集中堆放施工垃圾,生活垃圾采用密闭式设施分类存放,机械设备车辆的尾气排放达标,使用清洁能源,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
⑵ 防止水土污染:有条件的尽量使用商品混凝土减少水泥污水污染。搅拌场设置污水沉淀池,搅拌机出料口2米以内应连续设置沉淀池2座(规格1.2*1*1.4米),采用混凝土垫层,24墙砌筑,5*5以上角钢焊盖板。将洗机水经沉淀后排入下水管道或经二次沉淀后再利用;以达到环保施工循环用水,节约用水的目的。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食堂设置隔油池并及时清理。食堂、盥洗室、淋浴间下水管线设置过滤网,排水采用200公分以上PVC管分道埋设经窨井至下水管道。厕所的化粪池做抗渗处理。 ⑶ 防止噪声污染: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做到不鸣笛,采取措施使机械设备的噪音在标准范围内。装卸材料做到轻拿轻放,相对强噪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