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初高教案、学案、试题、试卷精选资料
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第18
讲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
考点1 凯歌进行——过渡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
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成果:1952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3.意义: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3~1956年)
1.“一五”计划(1953~1957年)
(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2)任务:优先发展重工业,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
业进行改造。
(3)结果
①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②到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
(4)意义: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
基础。
2.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内容
①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
He often told his friends about his goldfish and they often went to see them. Mr. Brown was very happy.1 / 22
小初高教案、学案、试题、试卷精选资料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民族资本主义实行国家资本主义的和平赎买政
策。
(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中国进入社
会主义初级阶段。
[轻巧识记]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概念阐释] 过渡时期 过渡时期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所谓“过渡”是指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此时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是发展国家的重工业,以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基础,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上不能独立,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侮我们,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了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
工业建设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史料二 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0.1%以下。 [史料解读]
(1)史料一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
He often told his friends about his goldfish and they often went to see them. Mr. Brown was very happy.2 / 2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