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科学幻想小说,《海底两万里》中的“诺第留斯号”(“鹦鹉螺号”)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个半世纪以来,凡尔纳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各国潜艇事业蓬勃发展。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奠基人是黄旭华。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不久之后,中苏关系破裂,苏联撤走了所有潜艇专家并对中国施加压力。
黄旭华受命于危难之间,他决心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默默为中国的核潜艇事业奋斗着。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他再接再厉,不断提高潜艇的性能。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300米在南海做深潜试验。历史上多有潜艇试验人员葬身海底的先例,身为总设计师的黄旭华还是坚持亲自下潜。潜艇在水的压力下咔咔作响,仿佛随时可能破裂,但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黄旭华由此成为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他进行科学探索的巨大勇气和无畏的献身精神震撼了世人。
黄旭华为我国的海洋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1)黄旭华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儿子。他的事例不禁令同学们联想起《论语》中对“君子”的有关论述。下列语句不能用来阐述黄旭华事迹的一项是( ) 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B.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C.君子主忠信。 D.君子不器。
(2)你觉得《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与黄旭华在精神上有哪些相同之处?请结合材料和小说内容谈谈你的想法。
答:我觉得尼莫船长与黄旭华都具有________的精神。我的理由是: ________。 【答案】 (1)D
(2)我觉得尼摩船长和黄旭华都具有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尼摩船长冒着被冰山碰撞等未知风险去探索南极;而黄旭华为了能更了解潜艇性能,甘冒风险,亲自参与下潜试验。 【解析】【分析】(1)A:“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意思是:君子,吃食不要求饱足,居住不要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谨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此句能印证材料中的“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送走了一个个不眠之夜”。B:“君子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此句强调了一种行先于言的精神。C:“君子主忠信”意思是君子行事当以忠信为主。此句能印证材料中的“决心完成国家交给的任务”。D:“君子不器”意思是一个真正的君子已经达到了圆融善美的境界,不会只拘泥于一方面的作用或能力。故选D。
(2)尼摩船长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工程师,遇事头脑冷静,沉着而又机智的人。这些性格中与黄旭华的相同之处很多。例如“潜艇在水的压力下咔咔作响,仿佛随时可能破裂,但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直至最后成功”体现了黄旭华遇事沉着冷
静。而尼摩船长在对付土人的围攻时也表现出了沉着冷静的特点。据此作答。 故答案为:⑴D;
⑵我觉得尼摩船长和黄旭华都具有勇于探索科学的精神;尼摩船长冒着被冰山碰撞等未知风险去探索南极;而黄旭华为了能更了解潜艇性能,甘冒风险,亲自参与下潜试验。 【点评】⑴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仔细阅读各选项内容,找准相同点,再认真比较,做出选择。
⑵本题考查了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积累。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故事情节,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能够概括作者的写作目的和名著的主要内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