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物质的分类;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及其相互关系
姓名 学号
1.不含氢、氧、碳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 ( ) A.酸
B.有机物
C.碱 D.盐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某纯天然物质不是化合物就是单质 C.混合物中元素一定呈化合态 A.都含有氧元素 A.H2SO4
B.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某化合物不是离子化合物就是共价化合物 C.都能溶于水 C.HNO3 C.KMnO4 C.H、NO3C.Al2O3
+
-
3.酸.碱.盐三类物质的共同特点是 ( )
B.都是电解质 B.HCl
-
D.都是化合物 D.H2CO3 D.Mg(OH)Cl D.Na、H、SO42
+
+
-
4.下列酸中,既属于含氧酸,又属于一元酸的是 ( )
5.下列物质中属于碱式盐的是 ( ) A.NH4HCO3 A.H、Cl A.SiO2 A.密封
+
-
B.Mg(OH)2 B.H、SO42
+
6.下列各组都是一种物质在水溶液中离解时产生的离子,其中原物质不是酸类的是 ( )
7.下面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 )
B.MgO B.避光
D.P2O5
8.已知玻璃中含二氧化硅,保存氢氧化钠溶液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
C.玻璃瓶配橡皮塞 D.玻璃瓶配玻璃塞
9. 下列物质按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 A.水、碳酸、硫酸铁、碳酸钠、空气
B.五氧化二磷、乙酸、氢氧化钙、硫酸镁、胆矾 C.氯酸钾、硝酸、氢氧化铜、硫酸亚铁、天然气 D.氧化铁、磷酸、氢氧化钾、氯化钠、石油
10. 下列物质的变化,必须通过盐溶液才能反应实现的是 ( ) A.CuO→CuCl2
B.K2SO4→KCl D.Mg(OH)2→MgCl2
C.CaCO3→CaCl2
11. 甲、乙、丙、丁分别是氢氧化钙溶液、硝酸钾溶液、碳酸钠溶液、盐酸中的一种。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一定是氢氧化钙溶液 C. 丙不可能是碳酸钠溶液 A.SiO2 H4SiO4 C.Mn2O7 HMnO4 A.一定呈碱性
B. 乙一定是硝酸钾溶液 D. 丁只能是盐酸溶液 B.Cl2O HClO4 D.N2O5 HNO3 B.一定呈酸性
D.若R为活泼金属,则为强碱 B.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12. 下列酸性氧化物和水化物的关系不对应的是 ( )
13. 某物质有如下结构:R-O-H,则关于该物质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 ) C.可能呈碱性也可能呈酸性 A.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氨水中
14. 下列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时,反应速率最慢的是 ( )
C.五氧化二磷投入碱溶液中 A.氯化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铁 C.氢氧化钾溶液中加入硫化铜 A.HA+ NaC=HC+ NaA C.HB+ NaC=HC+ NaB A.氯化钠溶液和稀硫酸 C.硝酸钠固体和浓盐酸
D.二氧化硅投入烧碱溶液中 B.硝酸铝溶液中加入氨水 D. 碳酸铵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钾 B.HC+ NaB=HB+ NaC D.HA+ NaB=HB+ NaA B.氯化钠固体和浓硫酸共热 D.亚硫酸钠固体和中等浓度硫酸
15. 下列碱和盐的反应能发生的是 ( )
16. 已知三种酸的酸性,HA>HB>HC,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 )
17. 下列反应能发生的是 ( )
18. 已知金属硫化物和溶解性比较复杂,如K2S、Na2S为可溶性硫化物,FeS、ZnS为难溶于水的硫化物,CuS、Ag2S为既难溶于水又难溶于强酸的硫化物。下列硫化物和酸的反应不正确的是 ( ) A. Na2S+2HCl=H2S↑+2NaCl C.CuSO4+ H2S=CuS↓ + H2SO4
B. FeSO4+ H2S=FeS↓+ H2SO4 D. ZnS+2HCl=H2S↑+ ZnCl2
19. 小红同学在家做粗盐提纯实验,对其做法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 ) A.将粗盐放入玻璃杯中加水溶解——粒子在不断运动 B.溶解时用筷子搅拌——加快溶解速度
C.用自制净水器过滤粗盐水——可将粗盐水变为纯净物 D.过滤时用筷子引流——防止液体到处飞溅
20. 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①超临界CO2流体性质特殊,因此,与干冰的化学组成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21. 包裹松花蛋的泥灰料的配料中,含纯碱、草木灰(主要成分为碳酸钾)、食盐、生石灰等,不属于盐类的是 ( ) A.纯碱
B.食盐
C.碳酸钾
D.生石灰
22. 金属钛(Ti)是航空、宇航等方面的重要原料,在生产钛的过程中,可用镁和四氯化钛(TiCl4)在加热条件下制取,则四氯化钛属于 ( ) A.金属
B.化合物
C.混合物
D.氧化物
23. 继“分子足球”C60之后,科学家又发现另一种“分子足球”N60。一定条件下N60中积累的巨大能量会在一瞬间释放出来,是未来的火箭燃料,N60属于 ( ) A.金属单质
B.非金属单质
C.化合物
D.混合物
24. 在①MgO、CuO、CaO、SO2;②C、Fe、S、P;③ZnCl2、BaCO3、HNO3、NaNO3三组物质中,每组各有一种物质在分类与组内其它物质不同,这三种物质分别是 ( ) A.CuO、Fe、S、ZnCl2 C.CaO、C、BaCO3、HNO3
B.SO2、Fe、HNO3 D.SO2、S、NaNO3
25. 下列各组物质的化学式、名称(或俗名)和分类三者不相等的是 ( )
A.CaO、生石灰、氧化物 C.Na2CO3、纯碱、碱
B.CH4、沼气、有机物 D.CH3COOH、醋酸、有机物
26. 2005年3月,国家质检局查出一些辣椒酱、番茄酱等食品中含有工业染色剂“苏丹红一号”,人食用后可能致癌。“苏丹红一号”的化学式为C16H12N2O 。下列有关“苏丹红一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苏丹红一号”属于氧化物
B.“苏丹红一号”由30个原子构成 D.“苏丹红一号”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H2CO3 苛性钠 水银 沼气 C.“苏丹红一号”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8
物质名称 化学式 类 别 FeSO4 干冰 27.填表:(物质类别填写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28.有下列四组物质,每组均有一种与其它物质所属类别不同,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这种物质的名称: ①食醋、牛奶、加碘盐、水; ②纯碱、烧碱、食盐、石灰石(主要成分); ③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煤气; ④冰、干冰、氧化铁、铜绿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9.进入21世纪,全球拥有化合物已超过2000万种, 其中部分物质由碳、氢、氧、钠中某些元素组成,请用上述元素,按要求各写出一种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①用于炼铁的气体且有可燃性的氧化物_______________; ②“汽水”“雪碧”中含有的一种酸_______________;
③能溶解蛋白质、油脂、纸张的工业原料的碱_______________; ④家庭中常用作洗涤剂的纯碱是_______________; ⑤可造人工雨雾的一种氧化物是_______________; ⑥“西气东输”工程中将要输送的有机物是_______________。
30.在H、O、C、Na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用该物质的化学式填空: ⑴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气体单质是 ; ⑵在高炉炼铁的反应中用作还原剂的氧化物是 ;
⑶酸性氧化物是 ;酸式盐是 ; ⑷有机化合物是 。
31.下列四种物质:O2、CO、CaO、H2SO4,每种物质都有不同于其他三种物质的特点,请各写出一点: ⑴O2 ⑵CO ⑶CaO ⑷H2SO4 32.已知Mn2O7是酸性氧化物,写出其与氢氧化钾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3.已知S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对空气有污染,试通过化学方程式来表示下列变化。
⑴SO2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 ⑵实验室可以用氢氧钠溶液吸收含SO2的尾气 ; ⑶工厂常用石灰浆处理含 SO2的废气 。
34.某瓶盐溶液标鉴已被腐蚀,只知其可能是NaCl溶液、也可能是Na2CO3溶液。请你对这瓶溶液进行鉴定,以确定是NaCl溶液,还是Na2CO3溶液。
⑴鉴定该溶液可用两种不同类别的试剂(任选两种 、 ) ⑵简述其中一种鉴定方法(包括步骤、现象及结论)。
35.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根据生石灰的类别,判断生石灰为什么可作干燥剂,如何判断该干燥剂能否继续使用?
36.小刚在化学实验室发现,盛放NaOH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和橡皮塞上出现了白色粉末。小刚叫来小军和小红,共同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
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对这种白色粉末的成分作了如下猜想:① 可能是NaOH ② 可能是Na2CO3 ③ 可能是NaOH与Na2CO3的混合物。
为了验证猜想,他们分别做了下面的实验。
⑴小刚取少量白色粉末,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由此小刚认为白色粉末是Na2CO3。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小军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溶液变为红色。由此小军认为白色粉末是NaOH。请判断小刚所得结论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红取少量白色粉末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由此判断白色粉末中含有________。为了验证猜想③,小红继续向溶液中滴加BaCl2试液至不再产生沉淀,然后过滤。你认为她接下来还应进行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红所做的实验中,若把BaCl2溶液换成Ba(OH)2溶液是否可行?请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7.氯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制得氯气、氢氧化钠等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2NaCl + 2H2O Cl2 ↑+ H2 ↑+ 2NaOH
现取一定质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当氯化钠完全反应时,停止通电。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
⑴参加反应的氯化钠是多少克?生成氢气多少克?
⑵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