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简述该实验能产生少量H2的原因___________(用化学用语结合少量文字表述)。 (3)装置B中试剂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F的作用是___________。
(4)为了进一步确认CO2的存在,需在上述装置中添加M于___________(选填序号),M中所盛装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__。
a.A~B之间 b.B~C之间 c.C~D之间 d.E~F之间 三、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7.以下是合成芳香族有机高聚物P的合成路线.
? ROR’+H2O 已知:ROH+R’OH???加热完成下列填空:
(1)F中官能团的名称__;写出反应①的反应条件__; (2)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 (1)写出高聚物P的结构简式__.
(4)E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一种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 ①分子中只有苯环一个环状结构,且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 ②1mol该有机物与溴水反应时消耗4molBr2
(5)写出以分子式为C5H8的烃为主要原料,制备F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322? CH1COOH????? CH1COOCH2CH1. CH1CHO???催化剂浓硫酸浓硫酸OCHCHOH四、综合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20分)
18.氮氧化物(NOx)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等危害,不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采用合适的还原剂能够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硝。 (1)活性炭还原脱硝可防止氮氧化物污染,已知: ①N2(g)+O2(g)═2NO(g) △H1=+180.5kJ?mol-1 ②2C(s)+O2(g)═2CO(g) △H2=-221.0kJ?mol-1 ③2CO(g)+O2(g)═2CO2(g) △H3=-556.0kJ?mol-1
则反应C(s)+2NO(g)
N2(g)+CO2(g)△H=__kJ?mol-1
(2)用活性炭对NO进行还原,采用相同质量不同粒径的同种催化剂M和N,测量相同时间内烟气的脱氮率,结果如图所示。
①在M、N两种不同粒径催化剂作用下,出现M和N两条不同的脱氮率与温度的变化曲线的原因是___。 ②判断M曲线上最高点A点对应的脱氮率__(填“是“或“不是”)该温度下的平衡脱氮率。
③25℃下,用NaOH溶液作捕提剂吸收产生的CO2,不仅可以降低碳排放,而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某次捕捉后得到pH=12的溶液,已知:25℃下Ka2(H2CO3)=5.6×10-11,试通过计算溶液中c(CO32-):c(HCO3-)=__。
(3)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使用某种催化剂对反应NO2(g)+SO2(g)
SO3(g)+NO(g)△H<0
进行相关实验探究。改变投料比(n0(SO2):n0(NO2)]进行多组实验(各次实验的温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测定SO2的平衡转化率[α(SO2)]。已知:KR=16,KZ=1,部分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①如果要将图中R点的平衡状态改变为X点的平衡状态,应采取的措施是__。
②图中R、X、Y、Z四点对应的实验温度分别为TR、TX、TY,TZ通过计算选择下列选项中两个温度相等是__(填标号)。
A.TR和TY B.TR和TZ C.TX和TZ D.TY和TZ
19.(6分)控制变量是科学研究重要方法。由下列实验现象一定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 选A 项 B C D 装置图 现右边试管产生气泡较左边棉球变棕黄色,右边棉球变蓝色 B中产生白色沉淀,C中溶液颜试管中液体变浑浊 色褪去 硫酸亚铁铵分解的产物中除象 快 结催化活性:Fe>Cu 论 A.A
B.B
3+2+氧化性:Br2>I2 非金属性:C>Si NH3外还含有SO3和SO2 C.C
D.D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所以反应生成次氯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则少量二氧化碳通入NaClO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2+H2O+ClO-=HCO3-+HClO,A错误; B.碳酸的酸性比醋酸弱,CO2通入CH3COONa溶液不反应,B错误;
C.n(NaOH)=0.1mol,通入n(CO2)=0.06mol,反应产物为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5OH-+3CO2=2CO32-+HCO3-+2H2O,C错误;
D.通入n(CO2)=0.03mol,三种溶液中存在碳元素的物料守恒得到:n(HCO3-)+n(CO32-)+n(H2CO3)=0.03mol 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D。 2.B 【解析】 【详解】
A.SO2能使蓝色褪去得到无色溶液,H2S能与滴有淀粉的碘水反应生成淡黄色沉淀,二者现象不同,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
B.二者均与NaOH溶液反应,得到无色溶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B符合题意;
C.与硫酸铜混合无变化的为SO2,混合生成黑色沉淀的为H2S,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 D.SO2具有漂白性能使品红褪色,H2S通入品红溶液中无现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B。 3.C 【解析】 【详解】
A.第一步反应为可逆反应且快速平衡,而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所以v(第一步的逆反应) ﹥v(第二步反应), 故A错误;B. 由第二步、第三步可知反应的中间产物还有NO, 故B错误;C.因为第二步反应为慢反应,故NO2与NO3的碰撞仅部分有效, 故C正确;D.第三步反应为快速反应,所以活化能较低,故D错误;本题答案为:C。 4.D 【解析】 【详解】
A. 向0.1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促进电离,但醋酸根离子浓度减小,电离常数不变,溶
Kac(H+)?A液中?增大,错误;
c(CH3COOH)c(CH3COO)c(CH3COO-)1?B. 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30℃,促进水解,水解常数增大,溶液中
c(CH3COOH)c(OH-)Kh减小,B错误;
c(NH?4)?1,C错误; C. 向氨水中加入盐酸至中性,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则溶液中
c(Cl-)+
-
c(Cl-)D. 向AgCl、AgBr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少量AgNO3,溶液中=Ksp(AgCl)/Ksp(AgBr),温度不变,溶度
c(Br-)积常数不变,则比值不变,D正确; 答案选D。 5.C 【解析】 【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D、E、F均是由上述元素组成的中学化学常见物质,C是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C为NH3。根据图示A能与酸或碱反应,A是四元化合物,不是Al(OH)3或Al2O3,则A为弱酸形成的铵盐,而B能与淡黄色固体D反应生成单质E,则B为CO2、D为Na2O2、E为O2,而A是四元化合物,则A为(NH4)2CO3或NH4HCO3,氨气与氧气反应生成NO与水;结合原子序数可知a为H、b为C、c为N、d为O、e为Na。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