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儿童权利的中国承诺
1990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签署了联合国的儿童权利公约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二、总目标 三、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 (1)儿童与健康 (2)儿童与教育 (3)儿童与福利 (4)儿童与社会环境 (5)儿童与法律保护 四、组织实测 五、检测评估
为什么要保障儿童权利?
目的;帮助幼儿帮助幼儿最终成为成熟的,独立的,能正确行使自己权利的合格社会公民,而不是成人的附属品或奴隶
思考:保障儿童权益教育者该做什么?
第二节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
一、儿童有各种各样的权利
二、儿童的发展受制于多种多样的因素
1 .三因素论
遗传 环境 教育
△遗传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环境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遗传 50% 环境 40% 教育 10%
2 遗传+教育+环境+个体主观能动性
三、儿童的发展有差异性
遗传因素 年龄 个别 性别 已有经验 文化
儿童喜欢的幼儿园老师特质:外貌 认知因素 交往因素 性格 生活照顾 排序随儿童年龄,性别,个体不同而改变。 四、儿童通过活动得到发展
操作活动:儿童通过与物体的相互作用得到发展。 交往活动:儿童通过与教师同伴的相互作用而获得发展
儿童生长与发展的一般特点:
1 各个发展领域之间是相互关联的
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身体,情绪,社会性,智力等各方面的变化都得相互关联的 2 正常的发展表现出广泛的个体差异
每个个体都在某些方面具有独特性,并与其他个体明显不同
这些差异包括身体差异 气质差异 智力潜能差异 情绪反应差异等 3 发展的相互作用性
儿童塑造着自身的发展,并影响着他人对他们的反应
学前教育观
学前教育观:如何看待对待学前目标,学前教学任务,学前教育内容,学前教育途径,学前教育手段,学前教育教育方法等观点的总和。
教育观是指导人们开展教育活动的理论前提,他直接影响人们的教育行为。 观念→行为
E.g.美国语文课文《灰姑娘》
第一节 学前教育价值
心理学,教育学脑科学等诸多科学研究表明,学前期是人的一生中,大脑形态结构机能发展最为迅速,可塑性最强的时期,是个体情感行为语言认知等各方面发展的奠基阶段和敏感期,社个体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和关键时期。
一、学前教育对于个体的价值
(一)学前教育对人的社会性,人格品质发展的重要性。
? 社会性、人格品质是个体素质的核心组成部分,它是通过社会化的过程逐步形成发展
的
? 6岁前是人的基本行为习惯,情感态度性格雏形等基本形成的时期 ? 这一时期儿童的基本发展状况具有持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的社会性,人
格发展方向、性格和水平。
? 儿童的社会性人格的健康发展,需要成人提供良好适宜的教育环境。 ?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社会性,人格的发展有积极促进作用。
? 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期适宜的社会性教育能有力的促进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爱心,
责任感,自控力,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二)学前教育对于人的认知发展的重要性 ? 研究表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学习潜能
? 三个月大的婴儿便能进行多种学习活动
? 1岁婴儿能学会辨认物体的数量、大小、形状、颜色、方位 ? 学前期还是个体心理多方面发展的关键期
? 学前期还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创造性等重要的非智力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 这种发展特点只说明婴幼儿具有巨大的发展可能性。 良好的环境 可能性 现实性 良好的教育影响
? 儿童认知和社会行为发展的成果
? 儿童因素 ? 家庭因素
? 早期家庭学习环境 ? 幼儿园 ? 小学
有效学前教育(EPPE)
1学前教育可以为儿童接受学校教育提供一个更好的开端 2 学前教育的效果,可以产生持续的影响
3 接受学前教育有益于减轻社会不良的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
二、学前教育对于教育事业、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一)学前教育对巩固教育,促进各类各级教育协调发展的意义重大
?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终身教育的开端,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个体在早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具有不可或缺的意义价值。
(二)学前教育对于家庭和社会的价值
1 加快普及学前教育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2 普及学前教育是国际趋势,我国的教育发展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和发展是决定家庭生活是否和谐幸福、影响家庭生活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内涵:
? 普遍提高学前儿童的入园率(74%)
——《教育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 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 普遍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
——科学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机构应符合国家规定的基本办园条件,师资队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和保育。
第二节 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原则
一,我国教育的目的
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体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幼儿园教育目标 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内涵和意义 教育目标就是受教育者完成。。。。。。。。。。。。。。 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教育目标总是体现在一定的教育计划中
教育目标总是表现为一个结构性多层次和多规格的有机整体
?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幼儿的规则和要求,是幼儿教育最终结果的
反应和预期。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 ? 我国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
谐发展。
意义:对幼儿教育机构工作者的思想和观念其规范作用。 对教育的指导和控制作用 对幼儿发展评价作用
(二)制定幼儿园教育目标的依据 1教育目的
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提出来的 2 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可能性
幼儿的发展是有一定年龄特征和规律的,是一个按照一定的顺序,不断地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
(三)幼儿园教育目标的结构 1纵向结构
幼儿园教育目标 年龄阶段目标 学期教育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
2横向结构 任务目标 学习范围目标 身心发展目标
3制定教育目标应注意 教育目标的涵盖面要全面 教育目标要有连续性 教育目标要有一致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