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钾-淀粉试纸变蓝,不能实现鉴别目的,选项B不正确。NaAlO2溶液中通入CO2发生反应:2NaAlO2+3H2O+CO2===2Al(OH)3↓+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CH3COONa溶液中通入CO2不发生反应,无明显现象,可实现鉴别目的,选项C正确。BaCl2溶液与AgNO3溶液可发生反应:Cl-+Ag+===AgCl↓,产生白色沉淀,BaCl2溶液与K2SO4溶液可发生反应:Ba2
++SO2-===BaSO↓,也产生白色沉淀,不能实现鉴别目的,选项44
D不正确。
[答案] C
思考怎样鉴别Br2(g)和NO2两种红棕色气体?
答案:(1)可采用水洗法。通入水后,得到无色溶液的是NO2,得到橙色溶液的是Br2(g)。 (2)通过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淡黄色沉淀的是Br2(g),无明显变化的是NO2。
解答有关物质鉴别试题的顺序
实验(操作方法)→现象→结论→原理(写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切忌操作、现象、结论不分,更不能先下结论再描述现象。
题组 物质的鉴别 1.(2016·郑州高三模拟)下列各组物质,不用任何试剂即可鉴别的是( ) A.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
B.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 C.NaBr、HCl、KCl三种溶液 D.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
解析:选D。NaCl、NaBr、KI三种无色溶液要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A不符合题意;HCl、NaCl、NaNO3、Na2CO3四种溶液两两混合,有气泡产生的是HCl和Na2CO3两种溶液,依据互滴法可鉴别HCl和Na2CO3,剩余的是NaCl和NaNO3两种溶液需再用AgNO3溶液鉴别,选项B不符合题意;NaBr、HCl、KCl三种溶液需先用Na2CO3溶液鉴别出HCl,再用AgNO3溶液鉴别出NaBr和KCl,选项C不符合题意;淀粉、淀粉-碘化钾、碘化钾、溴水四种溶液中溴水有颜色,溴水与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溶液颜色加深,溴水与淀粉-碘化钾溶液反应生成碘单质,碘单质与淀粉反应使溶液呈蓝色,剩余的为淀粉溶液,选项D符合题意。
2.(2016·南昌高三调研)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大量的KOH、Na2CO3、Na2SO4,为验证其中的阴离子,若限定只能使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且只准取一次待测液,则加入试剂顺序正确的是( )
A.BaCl2溶液、酚酞、盐酸 B.BaCl2溶液、盐酸、酚酞 C.酚酞、BaCl2溶液、盐酸 D.酚酞、盐酸、BaCl2溶液
2-2-解析:选A。先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至少含有CO3、SO4中的一
种;滴加酚酞,溶液为红色,证明溶液中含有OH-;滴加盐酸,产生气体,且沉淀不能完
2---全溶解,证明溶液中含有CO23、SO4,A项正确;B项中盐酸中和OH,滴加酚酞不能2---检验OH-;C项和D项,CO23水解显碱性,滴加酚酞变红不能确定是OH所致还是CO3
水解所致。
物质(或离子)鉴别常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回答时要掌握以下要领:
(1)选取试剂要最佳: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要专一,使之一目了然。 (2)不许原瓶操作。 (3)不许“指名道姓”。
(4)语言要准确,气体试剂要用“通入”,切不可把液体或固体试剂“通入××中”。
一、选择题
1.下列实验用酸性KMnO4溶液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A.鉴别乙烯和CO2
B.检验硫酸铁溶液中是否有硫酸亚铁 C.鉴别苯和甲苯
D.检验CH2===C(CH3)CHO中含有碳碳双键
解析:选D。碳碳双键和—CHO均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实际检验时要先将—CHO转化为—COOH,然后再检验碳碳双键。 2.下列鉴别方法不可行的是( ) A.用水鉴别乙醇、甲苯和溴苯
B.用燃烧法鉴别乙醇、苯和四氯化碳
C.用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苯、环己烯和环己烷
解析:选D。A、B、C均可鉴别:A中,乙醇溶于水,甲苯密度比水小,溴苯密度比水大;
B中,乙醇、苯燃烧火焰有明显差别,而四氯化碳不燃烧;C中,乙醇溶于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气泡,乙酸乙酯浮于碳酸钠溶液表面。
3.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可加热)不能鉴别的一组是( ) A.Ba(OH)2、KSCN、NaCl、Mg(NO3)2(FeCl3溶液)
B.NaNO3、NaHCO3、(NH4)2SO3、Na2SiO3(H2SO4溶液) C.NH4Br、K2CO3、NaI、CaCl2(AgNO3溶液) D.(NH4)3PO4、NaBr、CuSO4、AlCl3(KOH溶液)
解析:选C。A项,可先利用FeCl3溶液鉴别出Ba(OH)2[产生红褐色Fe(OH)3沉淀]和KSCN(溶液变为红色),然后再利用Ba(OH)2鉴别出Mg(NO3)2(产生白色沉淀),最后一种为NaCl,故能鉴别;B项,可将H2SO4分别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无色无味气体的为NaHCO3,产生白色沉淀的为Na2SiO3,产生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的为(NH4)2SO3,余下的为NaNO3,故能鉴别;C项,用AgNO3溶液无法鉴别CaCl2溶液和K2CO3溶液;D项,可将KOH溶液分别逐滴加入四种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的为CuSO4,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溶解的为AlCl3,加热有刺激性气味气体产生的为(NH4)3PO4,没有明显现象的是NaBr,故能鉴别。
4.(2016·哈师大附中模拟)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的检验、除杂试剂或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及杂质 I2(Cl2) NaHCO3溶液 (Na2CO3) CO2(HCl) NO(NO2) 检验 湿润的淀粉-KI试纸 Ca(OH)2溶液 AgNO3溶液(含稀硝酸) 观察颜色或湿润的淀粉-KI试纸 除杂试剂或方法 NaI溶液 过量CO2 饱和Na2CO3溶液 水 解析:选D。淀粉-KI试纸遇I2也会变蓝,不能检验I2中是否混有Cl2,A不正确;NaHCO3溶液与Ca(OH)2溶液发生反应也有沉淀生成,不能检验NaHCO3溶液中是否混有Na2CO3,B不正确;饱和Na2CO3溶液和CO2、HCl都能发生反应,C不正确。
5.某种气体可能是由CO、CO2、H2、NH3、HCl和H2O(g)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使其依次通过下列药品:①澄清石灰水,②Ba(OH)2溶液,③浓H2SO4,④灼热的CuO,⑤无水CuSO4粉末,结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①中未见浑浊,②中变浑浊,③中无明显现象,④中有红色物质产生,⑤中固体变蓝。若以上实验中,每一步反应都充分进行,则原混合气体中( ) A.一定有CO2和HCl,可能有H2
B.一定有H2、CO2和CO,可能有HCl
C.一定有H2、CO2和HCl,可能有CO和H2O(g),肯定无NH3
D.一定有H2,一定没有CO
解析:选C。由①②的现象说明气体中含有HCl和CO2,HCl和CO2与碱反应时,强酸性气体HCl先与碱反应,气体中含HCl,一定不含NH3,气体通过③后,得到的气体一定是干燥的,此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有红色物质产生,说明气体中有CO或H2,而得到的气体再通过无水CuSO4粉末,固体变蓝,说明气体中含有H2,CO不能确定。综上所述,本题选C。
6.下列是某同学设计的物质鉴别方案:
①用浓NaOH溶液鉴别:NH4Cl、AlCl3、FeCl3、MgSO4、NaHCO3五种物质的溶液 ②用稀盐酸鉴别:NaAlO2、Na2S2O3、K2CO3、Na2SiO3、Na2S五种物质的溶液 ③用水鉴别:NH4NO3、NaOH、BaSO4、Cu(NO3)2、Na2O2五种固体
④用Ba(OH)2溶液鉴别:FeSO4、CuCl2、Na2SO4、NH4Cl、NH4NO3五种物质的溶液 ⑤用FeCl3溶液鉴别:KI、Na2SO3、Na2CO3、Na2SO4、NaOH五种物质的溶液
在不用其他试剂且不加热的情况下,上述实验方案中能够将五种试剂都鉴别出的方案有( )
A.仅②③⑤ B.仅①②③⑤ C.仅②③④⑤ D.全部 解析:选B。①中现象分别为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红褐色沉淀、白色沉淀不溶解、无明显现象。②中现象分别为先有白色沉淀后溶解、有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放出和淡黄色沉淀、有无色无味气体放出、有白色沉淀、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放出。③中现象分别为溶解且降温、溶解且升温、不溶解、溶解得蓝色溶液、溶解得无色溶液并产生无色无味气体。④中NH4Cl与NH4NO3不能鉴别。⑤中现象分别为褐色溶液、浅绿色溶液、红褐色沉淀且产生无色无味气体、无明显现象、红褐色沉淀。
7.(2016·浙江五校联考)某无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Mg2、+++----2-Al3、Fe2、Ba2、NO3、SO24、CO3、I和Cl,取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溶液滴在pH试纸上,呈红色。
②将少许溶液浓缩后加入铜片和硫酸,有无色气体放出,通入空气则立即变成红棕色。 ③取少许溶液滴入BaCl2试液,则产生白色沉淀。
④取实验③中的澄清溶液,滴入AgNO3试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
⑤另取少许溶液,滴入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当NaOH过量时,又有部分白色沉淀溶解。
根据以上现象判断原溶液中( )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Ba2、Fe2、CO23、I
+---2+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Al3、SO24、Cl、NO3、Mg
+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