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不能作出判断的离子只有K D.以上判断都不正确
-解析:选A。无色透明溶液中无Fe2+;①说明溶液呈酸性,可判断无CO23;②可以判断有
+
-;结合①②,酸性溶液中NO-有强氧化性,可判断无还原性较强的I-;③中产生白色NO332-
沉淀,溶液中有SO4,进而推断溶液中无Ba2+;③中滴入BaCl2试液,引入了Cl-,则④
中检验出的Cl-不一定是原溶液中的;⑤沉淀部分溶解,可确定有Al3+、Mg2+。综上所述,
-、SO2-,可能有K+、Cl-,一定无Fe2+、Ba2+、CO2-、溶液中一定有Mg2+、Al3+、NO343
I-。A正确,B、C、D错误。
8.(2015·高考天津卷)下列关于物质或离子检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溶液中有Fe3,无Fe2 B.气体通过无水CuSO4,粉末变蓝,证明原气体中含有水蒸气
++
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证明原粉末中有Na,无K D.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溶液变浑浊,证明原气体是CO2
解析:选B。A.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只能证明一定存在Fe3+,不能证明是否含有Fe2+,错误;B.无水CuSO4遇水生成CuSO4·5H2O,固体由白色变为蓝色,正确;C.灼烧白色粉末,火焰呈黄色,能够证明原粉末中含有Na+,无法证明是否含有K+,因为要观察钾的火焰颜色,必须透过蓝色钴玻璃滤去黄光,排除钠的干扰,错误;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是CO2,SO2也可以,错误。 9.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实验操作及现象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KSCN溶液,溶液不显红色。再向溶液中加入几滴新制的氯水,溶液变为红色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溶液褪色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的银氨溶液中,水浴加热后有银镜生成 实验结论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该气体一定是SO2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解析:选B。A项不能排除Ag+的干扰;B项检验Fe2+的操作正确;C项不能排除Cl2等具有漂白作用的气体;D项含有醛基的不一定是醛类,如葡萄糖分子中也含有醛基。 二、非选择题
++++---2-
10.某无色溶液,由Na、Ag、Ba2、Al3、AlO2、MnO4、CO23、SO4中的若干种组成,
取该溶液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得到下列框图所示现象。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溶液中一定存在的离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沉淀乙成分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步骤①中涉及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是是
:
解析:根据溶液无色,可确定一定不存在MnO-4(紫色),加过量盐酸得到气体和溶液,则一
2+3+-+定存在CO23,一定不存在Ba、Al和Ag。①所得溶液中加入过量碳酸氢铵溶液,反
应生成气体和白色沉淀,说明①溶液中一定存在Al3+,而根据①,知能提供Al3+的原溶液中一定含有AlO-2。至于③中的白色沉淀,则一定有BaCO3。但根据已有的实验,不能判断有无BaSO4。最后结合溶液的电中性原理,确定溶液中还应该含有Na+。
答案:(1)Ag、Ba2、Al3、MnO4
+--
(2)Na、AlO2、CO23
(3)取少量沉淀加入试管中,加入过量盐酸,观察沉淀是否全部溶解,若全部溶解则为BaCO3;若部分溶解则为BaCO3和BaSO4的混合物
-++-+
(4)AlO2+4H===Al3+2H2O,CO23+2H===H2O+CO2↑ 11.(2016·唐山高三统考)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合成氯苯(支撑用的铁架台部分省略)并通过一定操作提纯氯苯。
+
+
+
-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苯 氯苯 密度/g·cm3 -沸点/℃ 80.1 131.7 水中溶解性 微溶 不溶 0.879 1.11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_。
(2)装置A中制备Cl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氯气在通入D之前需净化干燥,则装置C中所加试剂的名称为________。
(4)D中通入氯气后,先看到苯呈黄色,片刻试管液面上方有白雾产生,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证明氯气和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该小组用装置F证明,则装置F置于________之间(填字母),F中小试管内CCl4的作用是________,还需使用的试剂是________。
(6)D中混合物经过滤除铁、加水及NaOH溶液洗涤、无水氯化钙干燥等分离操作后得粗氯苯,粗氯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需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分液 C.萃取 D.蒸馏
(7)已知D中加入5 mL苯,经过提纯后收集到氯苯3.0 g,则氯苯的产率为________%(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解析:本实验的流程是制取纯净的Cl2、Cl2与苯反应生成氯苯、氯苯的提纯和验证。(1)仪器b的名称是蒸馏烧瓶。(2)装置A中制取Cl2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
++Cl↑+2HO。(3)B22
△
中所加试剂为饱和食盐水,以除去Cl2中混有的HCl,C中所加试剂
为浓硫酸,是为了干燥Cl2。(4)D中苯与Cl2反应生成氯苯和HCl,Cl2和HCl都能污染空气,所以应该除去,则装置E的作用是除去Cl2和HCl气体,防止大气污染。(5)验证Cl2与苯发生的是取代反应而不是加成反应,可验证是否有HCl生成,所以在D、E之间加上F装置,小试管内CCl4的作用是把Cl2除掉,防止Cl2的干扰,验证有HCl生成可以用石蕊溶液,还可以用硝酸银溶液。(6)因为苯与氯苯互溶,所以氯苯中混有的杂质是苯,用蒸馏的方法提纯。(7)由关系式C6H6~C6H5Cl,再由反应的苯的质量为5 mL×0.879 g·cm-3,可以求出理5×0.879×112.53.0论上生成氯苯的质量为 g,则氯苯的产率为×100%≈47.3%。
785×0.879×112.5
78答案:(1)蒸馏烧瓶
(2)MnO2+4H+2Cl=====Mn2+Cl2↑+2H2O
+
-
+
△
(3)浓硫酸
(4)除去Cl2和HCl气体,防止大气污染
(5)D、E 除去Cl2 硝酸银溶液(或石蕊溶液) (6)苯 D (7)47.3
12.(2016·白城模拟)有A、B、C、D、E五种常见化合物,都是由下表中的离子形成的:
阳离子 阴离子 K Na Cu2 Al3 ++++SO24 HCO3 NO3 OH ----为了鉴别上述化合物,分别完成以下实验,其结果是①分别将它们溶于水后,D为蓝色溶液,其他均为无色溶液;②将E溶液滴入到C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加,沉淀溶解;③进行焰色反应,只有B、C为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④在各溶液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再加过量稀硝酸,A中放出无色气体,C、D中产生白色沉淀;⑤将B、D两溶液混合,未见沉淀或气体生成。 根据上述实验填空:
(1)写出B、D的化学式:B________,D________。
(2)将含1 mol A的溶液与含1 mol E的溶液反应后蒸干,仅得到一种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A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其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常用作净水剂,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净水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①知D中含 Cu2+;由②知E中含OH-,C中含Al3+;由③可知只有B、C中含
2-3+2-+K+;由④知A中含HCO-3,C、D中均含SO4。则C中含K、Al、SO4,为明矾,D
为CuSO4,A为NaHCO3,结合⑤知B为KNO3。因A与E等物质的量反应后蒸干溶液只得一种化合物知E为NaOH。
答案:(1)KNO3 CuSO4 (2)Na2CO3
-+--
(3)2HCO3+Ca2+2OH===CaCO3↓+CO23+2H2O
++
(4)Al3+3H2OAl(OH)3(胶体)+3H 13.(2016·合肥质检)某校化学实验活动小组通过实验来探究一包黑色粉末是CuO、FeO或二者的混合物,探究过程如下: (1)提出假设
假设1:黑色粉末是FeO。
假设2:黑色粉末是________(写化学式)。 假设3:黑色粉末是FeO和CuO的混合物。 (2)设计探究实验
实验小组选用稀硫酸、氯水、KSCN溶液做试剂进行实验,请将实验操作步骤及现象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步骤 取少量粉末加入足量稀硫酸 +现象 ++结论 假设1成立 假设2成立 假设3成立 Fe(OH)3 1.4 3.7 (3)查阅资料得知,通过调节溶液的酸碱性可使Cu2、Fe2、Fe3分别生成沉淀的pH如下表:
物质 开始沉淀pH 完全沉淀pH Cu(OH)2 6.0 13 Fe(OH)2 7.5 14 若经过实验分析确定,该黑色物质为CuO和FeO的混合物,实验小组欲利用该黑色粉末制取较纯净的CuSO4,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试回答:试剂1是________(填化学式)溶液;加入试剂2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该物质是________(填名称),将溶液的pH调节到______________(填范围);操作1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假设1和假设3,可以推断假设2:黑色粉末是CuO。(3)根据Cu2+、Fe2+和Fe3+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可知,pH在7.5~13之间,有Cu(OH)2和Fe(OH)2存在,两者不易分离,因此要将Fe2+氧化为Fe3+,试剂1为H2O2溶液,加入试剂2的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选择氧化铜(或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调节pH在3.7~6.0之间,Fe3+完全沉淀,而Cu2+还未开始沉淀,即可分离出Fe3+,得到CuSO4溶液,操作1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答案:(1)CuO (2)
实验操作步骤 取少量粉末加足量稀硫酸,加几滴KSCN溶液,再加几滴氯水 现象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浅绿色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呈蓝色 黑色粉末溶解,溶液先呈蓝色,后呈红色 (3)H2O2 氧化铜(或氢氧化铜或碱式碳酸铜) 3.7~6.0 加热浓缩、冷却结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