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铸造工艺设计基础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7 0:52: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铸造工艺设计基础

铸造生产周期较长,工艺复杂繁多。为了保证铸件质量,铸造工作者应根据铸件特点,技术条件和生产批量等制订正确的工艺方案,编制合理的铸造工艺流程,在确保铸件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改善生产劳动条件。本章主要介绍铸造工艺设计的基础知识,使学生掌握设计方法,学会查阅资料,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

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分析

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结构既有利于铸造工艺过程的顺利进行,又有利于保证铸件质量。 还可定义为: 铸造零件的结构除了应符合机器设备本身的使用性能和机械加工的要求外,还应符合铸造工艺的要求。这种对铸造工艺过程来说的铸件结构的合理性称为铸件的铸造工艺性。 另定义: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造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

铸造工艺性不好,不仅给铸造生产带来麻烦,不便于操作,还会造成铸件缺陷。因此,为了简化铸造工艺,确保铸件质量,要求铸件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

一、 铸件质量对铸件结构的要求

1.铸件应有合理的壁厚

某些铸件缺陷的产生,往往是由于铸件结构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采用合理的铸件结构,可防止许多缺陷。

每一种铸造合金,都有一个合适的壁厚范围,选择得当,既可保证铸件性能(机械性能)要求,又便于铸造生产。在确定铸件壁厚时一般应综合考虑以下三个方面:保证铸件达到所需要的强度和刚度;尽可能节约金属;铸造时没有多大困难。 (1)壁厚应不小于最小壁厚

在一定的铸造条件下,铸造合金能充满铸型的最小壁厚称为该铸造合金的最小壁厚。为了避免铸件的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应使铸件的设计壁厚不小于最小壁厚。各种铸造工艺条件下,铸件最小允许壁厚见表7-1~表7-5

表1-1 砂型铸造时铸件最小允许壁厚(单位:㎜)

合金种类 铸件最大轮廓尺寸为下列值时/㎜ ﹤200 碳素铸钢 低合金钢 高锰钢 不锈钢、耐热钢 灰铸铁 孕育铸铁 (HT300以上) 球墨铸铁 铸造铝合金 铸件最大轮廓为下列值时mm ﹤100 3 100-200 4-5 200-400 5-6 400-800 6-8 800-1250 8-12 200-400 400-800 800-1250 1250-2000 ﹥2000 9 9-10 10 10-12 4-5 6-8 4-8 11 12 12 12-16 5-6 8-10 8-10 14 16 16 16-20 6-8 10-12 10-12 16~18 20 20 20-25 8-10 12-16 12-14 20 25 25 - 10-12 16-20 14-16 8 8-9 8-9 8-11 3-4 5-6 3-4

表1-2 熔模铸件的最小壁厚(单位:㎜)

铸件尺寸 /㎜ 10~50 50~100 100~200 200~350 ﹥350

表1-3 金属型铸件的最小壁厚(单位:㎜)

铸件尺寸 /㎜ 50×50 100×100 225×225 350×350

表1-4 压铸件的最小壁厚(单位:㎜)

压铸件面积/㎝2 ﹤25 25~100 100~400 ﹥400

锌合金 ~ ~ ~ ~ 铝合金镁合金 ~ ~ ~ ~ 铜合金 ~ ~ ~ ~ 最小壁厚/㎜ 铝硅合金 铝镁合金、镁合金 3 3 4 5 铜合金 灰铸铁 3 3 4 5 铸钢 5 8 10 12 最小壁厚/㎜ 碳钢 ~ ~ ~ ~ ~ 高温合金 ~ ~ ~ — — 铝合金 ~ ~ ~ ~ ~ 铜合金 ~ ~ ~ ~ ~ 3 4 3 4 (2) 铸件的临界壁厚

在铸件结构设计时,为了充分发挥金属的潜力,节约金属,必须考虑铸造合金的力学性能对铸件壁厚的敏感性。厚壁铸件容易产生缩孔、缩松、晶粒粗大、偏析和松软等缺陷,从而使铸件的力学性能下降。从这个方面考虑,各种铸造合金都存在一个临界壁厚。铸件的壁厚超过临界壁厚后,铸件的力学性能并不按比例地随着铸件壁厚的增加而增加,而是显著下降。因此,铸件的结构设计应科学地选择壁厚,以节约金属和减轻铸件重量。在砂型铸造工艺条件下,各种合金铸件的临界壁厚可按最小壁厚的3倍来考虑。铸件壁厚应随铸件尺寸增大而相应增大,在适宜壁厚的条件下,既方便铸造又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力学性能。表7-5,表7-6给出砂型铸造各种铸造合金的临界壁厚。

表1-5 砂型铸造各种铸造合金的临界壁厚(单位:㎜)

合金种类与牌号 当铸件重量(㎏)为下列值时 ~ ~10 ﹥10 灰铸铁 HT100,HT150 HT200,HT250 HT300 HT350 8~10 12~15 12~18 15~20 KTH390-8 6~10 6~10 10 14~18 18 15 15 6~10 10~14 -- 10~15 12~15 15~18 15~20 12~12 10~12 15~20 18~20 25 20 20 6~12 12~18 6~8 20~25 12~18 25 25 -- -- 50 60 -- -- -- 10~14 -- -- 可锻铸铁 球墨铸铁 碳素铸钢 铝合金 镁合金 锡合金

KTH300-06 KTH350-10 KTH370-2 QT400-15 QT450-10 QT500-7 QT230-3 ZG200-400 ZG230-450 ZG270-500 ZG310-570 ZG340-640 表1-6 碳素铸钢件砂型铸造的临界壁厚(单位:㎜)

含碳量 临界壁厚

11 25 39 (3) 铸件的内壁厚度

砂型铸造时,铸件内壁散热条件差,即使内壁厚度与外壁厚度相等,但由于它比外壁的凝固速度慢,力学性能往往要比外壁低,同时在铸造过程中易在内、外壁交接处产生热应力致使铸件产生裂纹。对于凝固收缩大的铸造合金还易产生缩孔和缩松,因此铸件的内壁厚度应比外

壁厚度薄一些。

图1-1 铸件内壁的合理结构 a,b)不合理 c)合理

表1-7砂型铸造各种铸造合金件内、外壁厚相差值

合金类别 铸件内壁比外壁厚度应减少的相对值 %

注:铸件内腔尺寸大的取下限

铸铁 10~20 铸钢 20~30 铸铝 10~20 铸铜 15~20 对于锻钢制造的轴类零件来说,增大直径便可提高承载能力。但对铸件来说,随着壁厚的增加,中心部分晶粒粗大,承载能力并不随壁厚增加而成比例地增加。因此,在设计较厚铸件时,不能

把增加壁厚当作提高承载能力的唯一办法。为了节约金属,减轻铸件重量,可以选择合理的截面形状,如承受弯曲载荷的铸件,可选用“T”型或“工”型截面。采用加强筋也可减小铸件壁厚。一般筋厚﹤内壁厚﹤外壁厚。

2 . 铸件壁应合理连接

铸件壁厚不均,厚薄相差悬殊,会造成热量集中,冷却不均,不仅易产生缩孔、缩松,而且易产生应力、变形和裂纹。所以要求铸件壁厚尽量均匀,如图1-2(a)所示结构中壁厚不均,在厚的部分易形成缩孔,在厚薄连接处易形成裂纹。改为1-2(b)结构后,由于壁厚均匀,即可防止上述缺陷产生。也可用薄壁加加强筋结构。加强筋的布置应尽量避免或减少交叉,防止习惯年成热节。例如钳工划线平台,其筋条布置如图1-3所示。

铸件各部分壁厚不均现象有时不可避免, 此时应采用逐渐过渡的方式,避免截面突然变化。接头断面的类型大致可分为L、 V、K、T 和十字型五种。在接头处,凝固速度慢,容易产生应力集中、裂纹、变形、缩孔、缩松等缺陷。在接头形式的选用中,应优选L型接头,以减小与分散热节点及避免交叉连接。

逐渐过渡的形式与尺寸如表7-8所示。由表可知,壁厚差别不很大时,采用圆弧过渡(); 壁厚差别很大时,采用L型过渡,在同等情况下,铸钢件的过渡尺寸比铸铁件要大。两壁相交,其相交和拐弯处要作成圆角。

图1-2 均匀壁厚避免形成热节举例

3.结构斜度

进行铸件设计时,凡顺着拔模方向的不加工表面尽可能带有一定斜度以便于起模,便于操作,简化工艺。铸件垂直度越小,斜度越大。

搜索更多关于: 铸造工艺设计基础  的文档
铸造工艺设计基础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0n25m83ib376vac3ljxx41z4g1sgcd0186e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